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一些地方因信用环境差造成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时,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却涌动着一股诚信的热流,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立的信用担保协会相继涌现,为农民与信用社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问题,为实现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发现不少农民朋友靠外出务工鼓起了腰包。更可喜的是,他们中一些有成就的人很快又带着技术、项目、资金回到家乡,创业办厂当老板,既为下岗职工和家乡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又加快了地方经济发展步伐。笔者觉得:此举很值得广大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石,信用问题是造成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以及制约双方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山东省寿光市农村信用联社实施以评定信用明星镇、村、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以来,有效地打破了这一“瓶颈”,在广大农村中形成强大的信用冲击波。为农民和党政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启动资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排队归还信用社贷款本息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农村信…  相似文献   

4.
造成农民贷款难,既有国家政策面影响,又受农民单户经济的局限,但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信用问题。解决了信用问题,不仅能较好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而且也是农村信用社走出经营低谷,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信用社与农民信用关系的因素 农村信用社自身竞争力的提高,支农再贷款政策的扶持,使信用社逐步走出了存款资源限制,抓存款防风险保支付的工作重心,已向提高经营效益的重心转变。但由于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之间没能建立起良好的信用机制,造成了农村信用社有钱放贷难和农民用钱贷款难的矛盾,直接…  相似文献   

5.
时下,云南省邱北县有数以万计的农户大胆走向市场,利用间隙农闲到山野里捡菌子卖。昔日外出的“打工仔”、“打工妹”也纷纷不失时机地返回家乡,当上了“菌子老板”。不少农民仅靠捡菌当上了“千元户”、“万元户”。  相似文献   

6.
“想外出打工挣钱,先到法律培训班”,这已成为山东省沂水县下古村乡外出打工农民的其识 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得到劳动保护等知识是他们在培训班学习的必修课。不少打工回乡的农民高兴地说:“有了法律这个‘尚方宝剑’,打工不再受骗。” 下古村乡每年都有1000多人到外地打工 起初不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不良贷款已成为长期困扰农信社发展的顽疾。一些贷户因多方原因不归还信用社贷款:有的贷户外出打工逃避债务,长年累月不归家,音信全无;有的贷户矢口否认,企图赖账;在这些"赖债户"、"钉子户"的影响下,原本很讲信用的贷户也渐渐萌生等待、观望、攀比的不良心理,不愿主动归还贷款,给农信社清收不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几乎到了"举步维艰"、"望贷兴叹"的地步。曾有熟人开玩笑说:"张三、李四欠你们信用社那么多贷款,你们怎么不惩罚他们,看来你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啊。"听了这些话,笔者心中阵阵酸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以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契机,加大支农力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成为广大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助推器"。然而,目前小额农贷中的"五道坎",却对农民和信用社形成了双重制约:一、门槛高。目前,在广大农村,农村信用社是农民合法取得贷款的金融机构之一。农民需要贷款,一般要向农村信用社入股,然后再由信用社对其信用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增加对农民的贷款投入,农民信用观念也逐渐增强,但农民贷款难现象仍然未得到彻底解决。那么农民贷款难,到底难在何处?应该如何采取对策,破解农民贷款难这一实际问题呢?笔者认为农民贷款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手续繁琐,导致农民贷款难。由于手续繁琐,使许多农民放弃了贷款的念头。农民贷一笔款,有的要先向小组申请、村委签字盖章,然后才能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在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办理一笔贷款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而村干部和信用社的领导不可能天天在办公室守候,不少农民贷一笔款要来…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一位朋友被信用社评为信用户,但他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手续仍然那么繁琐,利率更谈不上优惠。据笔者所知,他在这家信用社开户几年了,每笔贷款都按期还款结息,从没有逾期过一笔贷款,可称上标准的信用户。另据了解,某县信用社去年所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额不足10万元。由此可见,即使是农村信用社自己评选、确认的所谓的信用村和信用户,对他们仍存有戒心,惜贷、惧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某些地方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还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将人总行关于把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与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相结…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落实社员贷款优先、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政策,有效控制贷款风险,解决农村信用社“放款难”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山西省陵川县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农户信用贷款证制度,形成了农民受益、信用社增收、政府满意的局面。 一、开展创建“信用户”和“信用村”活动 近年来,因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这个县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逾期难以收回,经营困难,多数信用社不同程度存在“恐贷”思想,同时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疏远了广大农民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此,人民银行陵川县支行和农村信用社通过广泛…  相似文献   

12.
信用户     
那是我参加信用社工作的第一年,我在一个只有6名员工的山区小社当农金员(现在都叫信贷员)。那年3月份,全市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评选信用村和信用农户,根据评选要求,凡是在信用社贷款能按期还本付息、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都可评为信用户,并由镇政府、村委会和信用社敲锣打鼓送去“信用户”的牌匾。相反,那些拖欠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则会收到我们的催收还款通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丰县华山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办社宗旨,全面推行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积极开展创建信用村活动,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贷款农户、地方政府、信用社“三方满意”的良好局面。 ——以创建信用村为载体,增加农民信用意识 如何找到信用社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切入点,做到省时、省力、增效益、守信誉?2000年初,华山农村信用社分别在全镇10个行政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认识到只有通过创建信用村活动,全面推行小额农贷及联保贷款才是实现农民增收和自身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4.
对银行、信用社来说,贷款利息是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谓生存之本,是维持银行经营的“生命线”。而目前,企业向银行、信用社屡屡“打白条”,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利息急剧增长,已成为当今银行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有资料表明,1994年山东省企业欠银行、信用社贷款利息达40多亿元,到1995年8月末,某市的20多个基层信用社应收未收贷款利息高达7546万元,应收利息的急剧增长,使该市的22个信用社亏损1932万元,亏损面达92%。企业欠息,根源何在?危害在哪?如何建立新型银企信用关系? 企业欠息 银行家们苦不堪言 企业经济效益的好环,直接影响着银行、信用社利息的收入,决定着银行、信用社利润的高低。时下,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低或不适销,造成产品积压,效益低下,经营  相似文献   

15.
信合短波     
●为及时、有效地支持农民搞好春耕生产,河南省光山县农村信用社采取压缩非农贷款,大力组织存款和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等措施,全力筹措信贷资金,积极为农民排忧解难。目前首批1500万元的春耕生产专项贷款已发放到农民手中。(周金谟廖世祥)●山东省蒙阴县常路信用社认真贯彻上级行精神,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信用约定服务活动,此服务就是与广大农民签订协议,签约后信用社将全力给予资金支持、全方位的结算服务,还为其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此项活动充分发挥了信用社支农贷款的投入力度。仅一季度就发放农业贷款168万元,有力…  相似文献   

16.
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策问题,解决农民贷款难需以金融体制、信用环境、政策扶持等多方面采取协调配套的综合措施。我们认为信用社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做好支农服务工作。农业银行政策性支农资金的投入,有政策性引导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信用社在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下,适当地跟进注入资金,可对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  相似文献   

17.
拉起手 奔富路河南省卢氏县农村信用联合社有300多名职工,133个信用社、信用分社、储蓄所、信用站遍布全县乡村。他们把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放在工作的首位。自1994年开始,在全县200多个行政村实施"千家扶贫"工程,每个基层单位,每位职工都要联系一到三...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农户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大力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但面广量大的农户信用档案依靠手工管理,不仅查找繁琐,效率低下,而且还隐藏着信贷道德风险隐患。开发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对农户信用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并对其优越性、基础条件、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阐述,对完善农户征信体系,探索全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想外出打工挣钱,先到法律培训班学习”已成为山东省沂水县下古村乡外出打工农民的共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得到劳动保护等知识是他们在培训班学习的必修课。不少打工回乡的农民高兴地说:“有了法律这个‘尚方宝剑’,打工不会再受骗。” 下古村乡每年都有1000多人到外地打工。起初不少人认为外出打工凭力气,只要老实肯干就能挣到钱,可是往往事与愿违。1996年该乡南门楼村4名青年到山西大同一煤矿打工时,被骗去所有的证件,不准外出,不准通信,不仅事先讲好的每月800元工资打了水漂,还被任意延长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20.
郊区便仓信用社在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与十位穷得“叮当响”的农民交上了朋友,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发展,一兴摘掉“穷帽子”,使他们走上了富裕路。这一惊人的成绩,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晌。 去年四月份,便仓信用社在大规模清收非正常贷款活动中,发现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有的因做生意亏了本,有的因天灾人祸等原因,无法归还贷款、造成信用社资金沉淀。针对这种情况,信用社领导班子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与其“放水逼鱼”,还不如“放水养鱼”,培植储源。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