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入式广告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局:广告营销商希望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告受众的关注,于是他们有意识地增加产品的曝光率,甚至在不合适的载体中“强行”植入广告。可这样的做法又存在着与广告载体争夺受众之嫌,从而带来损害受众体验,遭致受众抵触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互联网方兴未艾,广告形式与时俱进,在线视频广告逐渐成为市场新宠。早期的在线视频广告与电视广告一样,它有强行播放、强制收看的特点。而且不实用,因为网络视频有很多是非常短的,用户为了看一小段视频要看一大段广告,很难接受,只适合电视等片长较长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熵的理论出发,分析广告信息的处理方法。论证了广告信息发布者和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处理过程,指出了广告信息处理应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关于消费者对广告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由于消费者选购产品与个人关注程度存在差异,本文设计了相关的分析模型,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在信息分析模型中,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对广告产品有很高的关注度时,广告信息是他进行购买该产品的中心因素,也就是说,广告信息对消费者的认知反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外,消费者最后能够记住的广告信息的多少,其差异受到广告表现形式的影响.本研究希望探讨个人对商品关注程度的高低和广告表现形式(有具体指向的广告,还是较为笼统指向的广告)在广告说服的过程中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越来越忙。当他们忙到不愿被打断时,广告主的信息如何见缝插针?如果说纽约广告周能够为全球广告指明风向的话,那你就应该让品牌叙述"原生"。不久前,NBC新闻网站热热闹闹地宣传着他们新推出的"Ad Slice"广告产品,  相似文献   

6.
植入式广告的最大特点就是潜移默化,力求摆脱传统广告直白诉求的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和巧妙的形态潜入载体,将品牌信息不露声色地传递给观众。这才是植入式广告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吴红 《广告大观》2005,(5):162-164
一句话,连听三遍,你还记不住它吗?十分钟内,一则广告连播三次,你还看不到它吗?  相似文献   

8.
广告这东西     
广告是一个奇妙的领域,当你不想她时就来勾引你,当你把她当一回事时又与你忽远忽近。我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广告世家,我祖父以之谋生,为香烟之类产品画月份牌广告,当然还设计包装招纸之类,可算是省港一杰。广告及设计自小的耳濡目染——虽然在文革时还不太吃香——但由10岁学绘画一刻起,已深深认定这是我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周建波 《商业研究》2006,(12):168-172
感性信息的基本原理是和谐规范广告信息冲突的有效方法。广告信息本身和广告信息行为都存在着二元冲突的问题,即战略性真诚信息与战术性功利信息的冲突;营销真实信息与广告诉求信息的冲突。运用感性信息的熵值大数原理和冗余小数原理,研究广告信源创意、广告传播内容和广告传播方式中二元冲突的和谐规范方法,从而以感性信息规律的角度和谐地规范广告信息二元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变传统广告形态为体验式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接收信息和传送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一定的改变。网络广告经营额尽管还没有超越传统的媒体,但是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最主要接受信息的媒介。在新消费主义时代.传统的广告形态已经不适合新兴的媒介。传统的广告重在“说服”,直接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一种“硬广告”。大多数受众在接触传统媒体广告时是存在着抑制情绪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而是被动的。  相似文献   

11.
记忆作为贯穿所有广告效果阶段的要素,是打开广告效果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在广告活动中应当采用善用创意、重复诉求、借助直观的形象、对广告识记材料的整理和编排、融入广告歌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强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获得良好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为什么“不看”广告——广告回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 《中国广告》2011,(6):120-123
广告信息的处理是一个攀登"AIDAS"①阶梯的过程,如果没有第一步"注意"的基石,后续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了解受众,或者说媒介用户的广告回避行为,以及不同媒介用户的广告回避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滚雪球文献搜集法,对近50年来的广告回避研究做了梳理,重点呈现三方面的信息:其一,广告回避的主体描述,侧重对有强烈广告回避倾向受众的特写;其二,不同广告回避方式所造成的注意力流失情况;其三,受众为什么回避广告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3.
全部的广告,说到底应该只有一个,只是一个,它不是购物特点清单,或是提供利益的清单,只是一项单一的建议!众多的广告提示像闹钟在响也没有用,广告提示不是个口号或标题。(尽管它后来可能变成一条口号。) 广告提示是一项单一的你认为是最最重要的信息,你要在广告中输送给别人的,也可以给它这样一个定义:即它常常是最能强迫你购买某项产品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当你打开电视,色彩纷呈、种类繁多的广告涌来时,触动你感官神经的不仅仅是精美的画面,最烂熟于心的往往是富有个性魅力的广告语。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信息是广告活动成功的基本要素。只有广告媒介与目标受众产生充分接触,信息才能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16.
广告活动     
2006广源传媒信息发布会在京召开;盖茨于校园做微软广告;时尚杂志竞争激烈《ELLE》首投电视广告;“立体”房地产广告现京城;苏宁遭遇暗战:20万份报纸广告遭收购;银行广告成传媒新宠;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的日益普及,让一个现实的问题越来越迫切的摆在传统媒体和广告主的面前: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与人的交互方式,由于人们的注意力被海量信息充分分解,使得互联网广告的细分和精准成为现实。而传统媒体目标受众不够精准、客户难以正确把握广告效果、缺少互动性以及传播成本高成为制约传统广告发展的瓶颈。广告收入下降、订户减少已让传统媒体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8.
有限信息和信息不时称是导致逆向选择和交易费用上升影响竞争均衡的主要原因.供求之间需要广告中介缓解信息问题的压力.但广告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有害于竞争,同样,广告商也会因有限信息而影响其营销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化媒体的浪潮下,企业广告投放的渠道越来越宽广,同时也极易造成广告的泛滥。在网络上,点开网页,各色商品广告随处可见,广告信息的接收者往往难以辨别真假;对于广告商来说,不菲的广告费,强行的植入式广告,效果也微乎甚微。在信息化时代,如何让广告获得最大效益,也让人们更清晰接受突如其来的广告成为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下企业广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精简措施,以期能够使企业广告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打开电视机、收音机,一翻开报纸,杂志,一走上大街小巷,广告就铺天盖地向你袭来,广告里的俊男靓女、名人明星,总是自作多情地向你挤眉弄眼,自我陶醉地向你骚首弄姿,眉目传情,自欺欺人地传经送宝,现身说法,摆出一付不把你诓进陷阱和圈套,不把你的口代掏个底朝天,就势不罢休的架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