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素质和培养贾仕祥一、关于企业家的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主要应该具备下面三个方面的素质:1、政治素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具有同其他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同时,市场经济又总是与各国所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建设已成为共识.诚然,制度不可或缺,同时也需社会各层面的自觉意识,只有制度触及了意识,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是经济系统的基础单元,因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层面是企业家精神的提升和自觉,也就是说企业家精神要体现时代要求.这一要求就是要将和谐意识内化为企业家精神,具体体现为人本意识、环境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及其促进企业家阶层尽早出现的对策探讨吴兴科社会主义的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骨干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目标,既从根本上为企业家阶层的成长成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对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企业亏损现象,其中主要原因是企业家的素质低下造成的。为了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企业家,本文提出当前我国企业家形象塑造这一课题,并侧重从勇于创新,用人和提高企业家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呼唤着职业企业家,职业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沉浮,职业企业家以身作则,为企业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职业企业家的竞争意识是企业取胜的关键。职业企业家只有进行资本经营,才能在下个世纪赢得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精神素质的探讨刘林章现代企业生存在一个激烈动荡、复杂多变的空间,企业之间争夺市场、争夺消费者的大战趋于白热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强烈地呼唤着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是迫切需要各种类型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7.
杨林 《经济导刊》2023,(1):56-60
<正>荣毅仁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为荣毅仁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光大创造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一代代中信人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始终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全力推进改革开放不动摇,努力发挥国有企业的“六种力量”((1)),  相似文献   

8.
贾秋燕 《经济师》2000,(7):59-5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形成 ,对我国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围绕这个中心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优秀企业家饶艳萍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家们素质和才能的竞争,这就需要造就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素质优良,能够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秀企业家。那么,什么样的厂长经理才称得上企业家呢?朱基副总理曾精辟论述:企业家首先要坚...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的素质应当包括意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 一、意识素质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代中国企业家首先要有民族危机感和时代责任感,有忧患意识;其次,在思想上品德上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把握好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再次,要有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后,要注意社会效益,一刻不忘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1.
在韩国,一名真正的企业家是非常受人尊重的。韩国人都懂得,“正是千千万万个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推动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韩国高耐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回答说.在韩国就是要求企业家“树立一种建设国家经济意识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种”。作为一个企业家,这种精神是不能违背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财富,是。种亟待开发的资源,也是企业制胜市场的法宝。因此,兰尖铁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站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上去思考、去强化模拟市场核算管理,在全员积极理解、支持和参与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师兴无 《经济师》2002,(10):213-213
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 ,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领导干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提出了十种强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确立农民主体意识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农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应尊重农民利益的“话语权”,转变农民身份;承认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农民的竞争意识;畅通农民的意愿诉求渠道;更新农民的陈旧观念,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这是确立农民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经营管理者队伍状况如何 ,是决定国有企业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对于顺利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以及长远发展目标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 ,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个甚至几个精明强干的企业家 ,有什么样的经营者 ,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那么 ,现代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首先 ,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 ,既讲经济 ,又讲政治 ,既讲…  相似文献   

16.
韩桂玲 《经济师》2004,(2):143-14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因此 ,如何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队伍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从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对现代企业家提出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抱负、有奉献精神,善经营、懂管理、重科技,敢试敢闯、守法勤劳的宏大的现代企业家队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从当前来看,培养造就现代企业家队伍,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一大批现代企业家与之相适应,没有一支成熟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宏大的现代企业家队伍。企业素质和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建立职业企业队伍是时代的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本身的需要。企业家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9.
所谓意识,是指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金融意识属于经济范畴,是集理财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及信用意识为一体的统一意识流。其特征是人们的意识与货币相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目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与意识变革张新伟,武巧珍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久前闭幕的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这一改革目标又进一步系统化和具体化。在这个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我们真正的力气应花在如何推进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