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态     
德拉吉排除欧洲央行立即行动可能性 近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接受德国《明镜》杂志采访时表示,没有发现进一步下调欧元区主要利率的迫切需要,也没有任何通缩迹象。2013年11月,欧洲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下调至0.25%这一创记录的最低点,德拉吉当即否认当前会再次下调利率,并表示目前并没有发现需要采取任何紧急行动的可能。对实际利率来说,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康的。有些国家的实际利率是负值,还有些是正值,甚至太高。我们很留意这种利率分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即成为我国央行今后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商业银行除了面临传统的经营风险外,还要进一步认识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央行连续7次降息已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实践考察,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鑫 《现代经济》2008,(4):92-93
随着2007年消费物价指数(CPI)不断创历史新高,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为抑制经济过热带来的消极影响,2007年12月26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利率,这是本年度央行第六次上调利率。上调利率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是央行惯用的"法宝"。本文将利用"四象限"模型对利率的调整如何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央行9月24日在京召开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公布了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的三项任务:一是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二是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三是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而为了有序推进上述任务,包括工行等在内的成员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正在形成。会议审议通过了《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规则》。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货币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基本具备了推出短期利率期货的条件。根据期货理论和国外成功经验,短期利率期货基础资产的选择需要考虑规模、流动性、利率波动性、参与广泛性、市场需求等因素。现阶段,我们可以选择7天期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作为短期利率期货的基础资产(利率指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我国利率政策决策和实施中存在的矛盾,2000年应该继续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利率水平应以总体稳定为主,适时进行小幅结构性调整,适度下调准备金利率,实施差别准备金利率,智谋上调境内外币利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考虑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90年代初至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历经十年,同改革初期相比,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明显提高。最近,央行公布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给各利益主体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指出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之一,其高低变动直接调节着市场资金的供求,引导资金的流向,从而使全社会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在市场经济中,利率调整既反映社会的供求状况,也体现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取向。1997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本次利率调整,存款利率平均下调1.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个百分点,这是继1996年5月1日、8月23日两次调低利率之后的第三次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三次利率累计调低幅度,存款利率达3.5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达3.45个百分点,这是中央银行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时掌握调控力度,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一大举措,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文仅就利率调整的依据及对社会经济的效应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孟晓颖  罗平 《新智慧》2006,(3):46-46
人们通常认为储蓄存款存期越长,利息收入也就越高,但对于小额外币存款而言并没有这么简单。与人民币存款相同,我国小额外币存款也有活期和定期之分,不同的是小额外币定期存款分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5个档次,而且其利息定价也相对灵活。1年期及以下的存款利率由央行定上限;而2年期存款利率则完全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央行不再限制利率上限。不难看出,很可能出现2年期利率反而没有1年期利率高的利率倒挂现象,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在2005年初的一段时间里也确实出现过。由此可见外币储蓄存期长不一定就利息高,建议储户存款时以短期为宜,以避免错失升息收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1996年以来连续七次下调了银行利率,但却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认真分析了影响利率下调的诸多因素和利率下调的实际作用,以期找出问题的症结;同时提出了完善利率调控机制在策略取向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算低利率条件下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盈利情况,本文以定期人寿保险为例,在两种缴费方式下,计算出最佳的保费资金运用方案.结果表明,即使在我国历史上最低的利率水平下,寿险公司依然能够保证2.5%预定利率的偿付能力,并还有一定的盈利水平.这个结论为将预定利率上浮至3.5%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现行发行框架下,参考欧洲和日本负利率政策的实现方式,以央行数字货币作为载体并限定其利率浮动范围,在尽量保证金融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利率分层制度将数字货币利率引入中国的利率体系,以探索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四部门的、关于金融市场利率传导的均衡模型,在理论上推导限定条件下数字货币利率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并通过TVP-VAR模型用仿真数据模拟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特定条件下的央行数字货币利率能够在对原有存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保持中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利率,进一步引导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央行下调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银行业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其流动性管理水平,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负债和资产管理,但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信贷风险增大、经营效益会降低、债券市场风险加大、资金被调控的压力增大等多种压力。所以,银行要加强资金成本管理、负债管理、信贷风险管理、债市风险管理、资金调控管理,以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改革的政策取向。近年来,央行不断加大市场基准利率建设,重点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通过对Shibor基准利率地位的定量分析,揭示Shibor在基准定价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完善Shibor的定价机制、提高定价基准性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率变动和货币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模型为工具,借助1991年至2001年外汇储备、价格水平、经济增长和国内信贷这四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数据,分析了这四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利率变动的方向和幅度,比较了第八次利率下调的幅度与上述四个宏观经济变量所要求的利率变动幅度,并对预测利率变动所使用的工具和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西方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央行在利率政策操作中所普遍采用的利率平滑操作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具体阐释了利率平滑行为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年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利率政策的实践,提出我国利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可以借鉴利率平滑的政策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入世”过渡期内,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还不具备一步改革到位、由直接控制的管理体制一下子过渡到市场自由利率体制的条件,而只有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市场化,也由此税,浮动利率体制就是“入世”过渡期利率制度的必然选择。为在过渡期完善和推行浮动利率管理体制,应强化央行的利率监管,逐步下放浮动权限,相应加大银行的责任,克服不当干预,完善风险机制、竞争机制,在条件成熟时不失时机地将浮动利率管理体制转变为自由利率管理体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与全球金融一体化接轨。  相似文献   

18.
预期理论是理解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理论,其成立与否对于投资者和央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国债收益率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研究发现,利率期限不同,结果不同。中度波动利率序列能够支持预期理论,而高度和低度波动利率序列均拒绝预期理论。其原因在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导致不同期限利率升贴水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率下调是刺激民间投资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利率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加快,民间投资的利率弹性有下降趋势,社会保障制度,投资体制以及融资环境之不足是影响利率弹性,制约降息政策启动民间投资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目前民间投资现状,从实证的立场出发,要促进民间投资利率弹性的提高,使降息政策充分发挥启动民间投资的作用,必须改善相关的市场环境。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以及服务环境从而促进投资环境的好转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了2004年~2006年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央行7天正回购利率、三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和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以及相对应时期的货币市场利率和中期国债利率,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以此研究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