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钟伟 《浙江金融》2001,(11):6-7
在200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似乎突然失去了增长引擎,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全球投资者将目光聚焦中国。此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反差:日本金融界和财政界的官员委婉地表示:人民币的汇率应该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而日元的汇率则不能不受长期低迷不振的日本经济的影响。其潜台词无非是人民币应该升值,而日元贬值则多少情有可原。据说中国政府官员则承诺在2003年前不贬值,而有的中国经济学家则称,人民币贬值可能是打破我国外贸出口徘不前的最“立竿见影”的手段。在美国经历“911”悲剧后,鉴于美国经济在二季度仅增长0.2%,因此美国经济可能衰退的阴影越重。此事件显然对全球经济乃至中国经济都有负面影响。在此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人世币汇率到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贺军 《银行家》2012,(2):42-44
2011年,中国经济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形势变化。从外部来看,最大的负面因素是全球经济环境很糟糕:美国经济在低谷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面临崩溃的危险,市场担心欧洲经济可能面临"失去的十年"。全球经济低迷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情况——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出现显著收缩,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很可能长期化。  相似文献   

3.
钟毓 《国际融资》2003,(3):24-31
人民币抑或升值,抑或贬值,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甚至关系世界经济稳定的话题。由于前几年的反复炒作,人们对人民币币值的升贬似乎已经有点麻木了。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的言论在国际上颇为流行,美、日的指责声尤其响亮,随之而来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再度响起,而且越来越强,越来越猛,不能不引起国内的警觉和担忧。人民币升值与否的大讨论再次展开。 一边是美、日“义正言辞”地要求人民币承担全球经济通货紧缩的责任,中国“有义务与美国、日本及欧洲并肩致力于全球经济稳定”。 另一边则是国内外经济学者及专家在探讨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和意义。中国真的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人民币到底应不应该升值?——一个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正等待我们去思考和作答。  相似文献   

4.
刘婧 《时代金融》2012,(30):123-124
21世纪初,全球经济形势动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经济萎缩,而中国的经济情况却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脚步。特别是2008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节节攀升,中国面对空前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2009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几乎与全球经济的复苏同步.人民币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但全球贸易失衡的主因并不在人民币。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却凸显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因此应加快推进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几乎与全球经济的复苏同步.人民币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但全球贸易失衡的主因并不在人民币.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却凸显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因此应加快推进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7.
观点五则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经济每涨1%,全球增0.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刊文称,中国经济每增长1%,就使全球经济在5年后增长0.4%。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对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  相似文献   

8.
货币战争正席卷全球,中国首当其冲。过去几年,人民币大幅升值,同时中国出口下滑,通缩风险不断加大。基于此,许多人建议,中国最合乎常理的做法应该是,改变货币政策,让人民币贬值。但这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从表面上看,形势无疑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许多人都预期中国货币政策将进行调整,从升值转为贬值。这一调整似乎令人心动,能够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的下行压  相似文献   

9.
汪涛  胡志鹏 《新金融》2010,(8):4-10
关于人民币汇率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讨论成为近期热点,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低估。国际上有一些人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最主要的原因。尽管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较严重,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造成过去几年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最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外部失衡源自国内经济中深层的结构性扭曲。我们的研究发现:多数情况得出的结果是人民币估值偏低,但确定具体的低估幅度却相对较难。对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经济基本面在汇率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基本面的因素引导汇率接近均衡水平。预计今后几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每年将上升5%-10%,由名义汇率升值和调整国内相对价格来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冲击。但是,人民币贸易结算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启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经济高度的外向性和人民币良好的国际信誉确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全球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有利的时间窗口。因此,要抓住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机遇,利用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中国经济攻坚克难的一年,是中国股票市场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跌宕起伏和中国经济的逐步复苏,股市在资金推动、业绩增长、政策支持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经历了止跌、企稳、上扬、急跌、再企稳回升的轨迹,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在此,我们邀请了中国民族证券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徐一钉,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著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盘点2009年,展望2010年,以期对投资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94年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了人民币的长期稳定。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稳定增长,对外贸易连续几年出现了双顺差,而与我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经济处于一种不景气,经济不振的状态。因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汇率生成逐渐走向市场化。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外部原因:我国经济确迅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作用体现的越来越显著,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向中国施压,除了对中国出口商品强力实行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态势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动力,这也引起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不满,因此针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开始响起,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的汇率,但是从长远的方向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高中生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动因,并解读了对中国经济正面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民币已经开始在周边国家流通,尤其是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大大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及影响力。世纪之交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带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11,(3):46-48
回首2010年,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的沼泽中缓慢地抬起了身躯,但依然是步履蹒跚。中国经济的引擎虽然依旧强劲,然而伴随着人民币升值、房地产市场调控、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情况的出现,也经历了最不稳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瑞银发布的全球经济研究报告对2012年-201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报告评估了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了在预测期内全球增长可能的变化路径。瑞银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2013年增长3.4%;欧元区将陷入衰退,但不至于扰乱美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速、萧条,许多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增加.特别是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进一步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与此相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经济企稳回升,增速明显.为遏制中国崛起,同时转移国内政治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导致中国出口商以"不公平低价"抢夺世界市场,因此频频向中国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当前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较大,既包涵国际经济环境原因,也包涵内部经济发展原因.同时,人民币升值既有不利影响,也会带来有利影响.对于不利影响,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制订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一、亚洲金融危机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1997年源于泰国、席卷亚洲、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受其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世界经济增速放慢,危机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势头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有望出现近20年来的最佳经济扩张势头。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在相当程度上是在非常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实现的。目前各主要经济体的利率都达到了几乎是二战后的最低水平,且财政状况恶化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在经历了数年的通货紧缩后,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各国通货膨胀的迹象已越来越明显。为应对全球经济复苏及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5月以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央行相继提高基准利率,美联储先后于6月30日、8月10日、9月21日三次加息,上调基金利率至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