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风险成为基金治理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建立不同的博弈模型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中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固定报酬机制下,投资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是存在的;显性激励报酬模型对道德风险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基于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对激励的相反作用,可以采用投资管理人市场的业绩相对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金最优激励合同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金运行中,基金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金投资人需要设计一份激励合同来激励基金管理人努力工作,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优激励合同的设计,认为最优激励合同不仅要考虑到绝对收益,还要考虑到相对收益,但仍应以绝对收益为主。  相似文献   

3.
当前,业绩报酬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广泛应用,但实务操作过程中,基金管理人取得业绩报酬的相关会计与税务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业绩报酬一般指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业绩表现,依据基金合同或合伙协议约定的方式提取的业绩奖励.业绩报酬计提通常以基金实际收益率作为提取依据,将实际收益率与事先设定的收益率(以下简称门槛收益率)进行比较,实际收益率高于门槛收益率时可提取业绩报酬,低于或等于门槛收益率则不提或提取负的业绩报酬.  相似文献   

4.
当前,业绩报酬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广泛应用,但实务操作过程中,基金管理人取得业绩报酬的相关会计与税务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业绩报酬一般指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业绩表现,依据基金合同或合伙协议约定的方式提取的业绩奖励.业绩报酬计提通常以基金实际收益率作为提取依据,将实际收益率与事先设定的收益率(以下简称门槛收益率)进行比较,实际收益率高于门槛收益率时可提取业绩报酬,低于或等于门槛收益率则不提或提取负的业绩报酬.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度,对于身为基金管理人的基金公司来说,或许是大悲大喜的一年。3月,2005年基金年报公布完毕,由于整体业绩不佳而基金管理人却赚得盆满钵满,国内基金业饱受批评。而到8月半年报公布完毕,投资者又为2006年上半年证券投资基金的惊人业绩笑逐颜开,上半年还批评基金管理人报酬体制的媒体顿时偃旗息鼓。然而,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与基金管理人报酬脱钩,却始终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发展中的一个痼疾。合理的基金管理人报酬契约到底该如何建立昵?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竞争性领域政企分开不到位,需要通过建立"社会信托投资基金"实现政企分开的目的。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容易产生基金管理人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本文根据我国当前基金管理激励合同的规定,通过基金管理费率和业绩指标两方面综合评判激励合同的最优性,得出最优的基金管理人激励合同需要作出以下两方面的调整:第一,基金管理费率应该从固定费率制改为浮动费率制;第二,业绩指标从绝对业绩指标改为相对业绩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财会通讯》2008,(9):119-122
基金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第三方治理,其逐步完善必将对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公司治理研究中的成果,通过研究内部治理中的激励方案,对比固定年费率管理费和浮动费率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效果,得出改善激励的结论,认为固定费率下是激励不相容的,浮动费率是必须的,但关键是确定好参数,并且要逐步引入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金激励合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必须引入激励合约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基金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在最优激励合约中,管理人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通过“标尺竞争”和引入监督机制可以提高激励强度,降低代理成本,增强激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因素评价模型及T-M模型的基金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国外成熟的单因素整体基金绩效评价模型和T-M模型,从风险调整收益和基金管理人择时选股能力两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不同投资风格的证券投资基金在市场处于上升和下降阶段的表现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基金绩效和基金管理人的选股择时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激励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层,承担着包括战略管理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职责,他们是企业的核心。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成为当下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广东省上市公司为例来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二、广东省高管报酬整体状况的统计描述(一)高管报酬三年纵向比较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11.
张东 《企业活力》2007,(7):92-93
<正>奖金是用来对预定的绩效目标进行激励的,通常是为了奖励那些已经实现绩效标准的完成者,或为了激励追求者去完成那些预定的绩效目标,而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支付的可变的、具有激励性的报酬。简单来说,奖金就是为了奖励完成者和激励追求者所支付的报酬,其支付依据是绩效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奖金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绩效目标,从而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2.
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冷雪霜 《价值工程》2005,24(6):113-115
本文对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不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条件下,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报酬应取决于他们努力的成果。最后讨论了在信息极端不对称的条件下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可能性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信息技术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高管报酬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先对高管报酬激励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然后,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信息技术业高管年度报酬与ROE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与ROE和IROS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规模、不同区域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部分开放式基金在成立初期会在基金契约内约定最低分红占前期收益的比例,这种红利承诺可以对基金管理人产生激励和约束效应,基金管理人可以利用这种红利承诺传递基金收益能力的信号.本文构造了开放式基金最低红利承诺的信号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我国最低红利支付率与现金净流入量相关,所以红利承诺的约束机制能够有效,但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削弱了红利承诺的激励效应,从而使得高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选择稍低水平的红利支付率以弥补规模损失,所以中等承诺红利水平的基金经理具有最突出的业绩表现和最高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信息技术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高管报酬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先对高管报酬激励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然后,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信息枝术业高管年度报酬与ROE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与ROE和IROS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规模、不同区域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张军 《上海企业》2010,(2):73-75
总报酬模型共分为两大类五大要素。第一大类是显性报酬,包括薪酬、福利两个要素,它在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第二大类是隐性报酬,即在企业中所获得的工作体验,包括平衡工作与生活、绩效与认可、个人发展与职业机会三个要素,它在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报酬激励模型 报酬激励模型能够说明企业必须使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报酬具有差异,并且差异越大,员工越能受激励驱使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即努力水平.假设企业只有两个员工,分别为1和2.若报酬制度设计为:绩效水平(achievement)较高者晋升为经理.设定ai(i=1,2)为每个员工的绩效水平,员工的努力程度(efforts)为偷懒时的ei=0和努力工作时的ei=e>0,再设员工i的努力水平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激励设计八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目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全国很多省市都在积极试点。由于薪酬激励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很多企业比较关心如何进行科学的薪酬激励设计。一般来说,薪酬激励设计中要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关系:薪金与股权的关系给予经营者的报酬结构是以薪金为主,还是以股权为主﹖薪金激励的特点是直观、可预见性强,经营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短期行为严重,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股权激励则能使经营者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经营者通过股权激励可以取得较高的收入和报酬,但风险相对比薪金激励要高。在具体设计报酬…  相似文献   

19.
《财务与会计》2010,(3):64-65
长期投资 由于ETF风险分散度好,透明度高、受管理人主观因素影响小,故而可预期性强,投资者有更充分的信息,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证明,主动管理的基金持续战胜指数的概率很低,投资时间越长,基金经理战胜指数的概率则越小;由于指数基金的费用低,长期投资会因为复利的影响显著增加指数基金的相对收益水平。从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20.
《财务与会计》2009,(10):73-74
长期投资。由于ETF风险分散度好、透明度高、受管理人主观因素影响小,故而可预期性强,投资者有更充分的信息。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证明,主动管理的基金持续战胜指数的概率很低,投资时间越长,基金经理战胜指数的概率则越小;由于指数基金的费用低,长期投资会因为复利的影响显著增加指数基金的相对收益水平。从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