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雪尘 《英才》2005,(6):24-25
据说冯其庸这样的学者,读罢唐双宁狂草,彻夜未眠,引用二十二典写出《唐双宁狂草歌》并手书长卷。不管怎么样,在中国金融界,论及书法恐怕无人能出唐双宁之右;而在中国书法界,也可能没有人再比唐双宁懂金融。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 唐双宁借用陈毅那句“当着元帅是诗人,当着诗人是元帅”自喻,称自己既不是银行家也不是书法家,只是对两者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2.
《英才》:从进入金蝶到现在,你认为自己有没有得到公司上下的认可?何经华:一个出色的领导,不是选美,也不是选他的受欢迎程度。如果我们作一个员工调查,大家都给你打一百分,那你不见得就真的出色,因为你不是在竞选魅力。我们也做360度评价.我肯定不是各项指标都是第一名的。所以说,我既在乎也不在乎别  相似文献   

3.
<正>有位准备创业的朋友曾经问阎炎:“我做什么项目才能得到你的投资?”阎炎半开玩笑地回答说:“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我的投资。”  相似文献   

4.
关于个人“他们叫我黄校长”《英才》:注意到一个场景——你一出现在会场,有好几个女孩子惊呼:“黄光裕好酷啊。”你是如何看待企业家的人个魅力? 黄光裕:(笑)我觉得自己在个人形象方面一般。我个儿也不高,长相也没有特别过人的地方。《英才》:很多人说你霸气太重。黄光裕: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霸气,只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我走路特别快。《英才》:看来你是没时间为任何崇拜你的女孩停留了。黄光裕:(大笑)如果看到起眼的,我会考虑该不该留步。《英才》:你喜欢做“教父式的人物”吗? 黄光裕:所谓教父,是指我过于严  相似文献   

5.
人狂有病     
《英才》2005,(2):97-97
《英才》:看你的头衔里还有作家协会会员的名头。焦家良:我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个时代——上世纪80年代, 正是诗人、作家在社会上受推崇的时候。我当时也希望用文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英才》:文学梦真的改变了你的命运? 焦家良:也不完全是,文学并没有完全改变我的命运,但文学给了我想象的翅膀,创意的空间。《英才》:什么时候发现这一点的? 焦家良:下海之后,随着企业的发展,感受越来越强烈和深刻。文学和经商其实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6.
《英才》2008,(1)
《英才》:你大学里的专业是什么?坎巴尼斯:法律,但是我没有当过一天律师。《英才》:感到遗憾吗?坎巴尼斯:不遗憾。律师经常需要说谎,外交则可以通过非常坦诚的方式实现,最好的外交手段就是开诚布公。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想法。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从来没有对我的上级以及朋友撒过谎。有时你可以不必讲出所有的真话,但是不能说谎。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中国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家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  相似文献   

8.
《劳动月刊》2012,(10):26-28
都说闺密是毒药,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个最亲密的朋友夺走老公,搞垮家庭。可是,作为一个抢了闺密老公的女人,林优也有说不尽的委屈和隐忍。草率的婚姻今天早上,王溥给我打电话,说今天俞娇让他陪着出去逛逛,所以他明天才能过来看我,为了表示赔罪,他给我买了几件漂亮裙子。“手上还有钱吧?想玩点什么吃点什么就自己去,别亏待自己了啊!”  相似文献   

9.
《英才》2005,(12):44-44,46
异地收购叫停的原因《英才》:据说可以问你任何问题。严介和:对我的采访不用什么采访提纲的,我历来都说新闻界的朋友来了可以任意问,越尖锐越好。我没有任何要隐瞒的,过去有话讲大言不惭,我是大言无惭了。  相似文献   

10.
我想做贪官     
也许你会笑:什么?你想做贪官?是的,我百分之百地肯定回答你。自从当上乡干部,农民、朋友、熟人、同学,只要说到收入或对干部的评价,都奚落我“有灰色收入,能搜刮民脂民膏,能贪污受贿,能……”。在他们眼中,似乎干部都“弄钱”,当官的都贪污受贿。背了这么多年的黑锅,我很委屈。现在就要退休了,干革命工作也没有几年光阴了,我想出了这口恶气。你们说我贪污我就去贪污,你们说我受贿我就去受贿。反正当了几十年好人好官,你们还是把我打在贪官污吏序列。不好就不好,坏就坏,弄钱就弄钱。今天我就坏一回。我打电话叫来承包两河村公路硬化的李包工…  相似文献   

11.
《英才》2005,(11)
“华立离破产很近”《英才》:你好像有过这么一句话,说华立离破产很近? 汪力成:是的,这是我经常说的。《英才》:这是乐观还是悲观? 汪力成:既乐观又悲观,我告诉大家的,更多的不是美好的愿景,而是我们的风险和难处,所以我要求我们每一个管理者时刻要有清醒的头脑,绝对不能乐观。我不断在每一次会议上都提醒大家: 你们不要以为华立今天做成这么大,跟过去相比我们好像可以高枕无忧,其实任何一个企业,包括华立在内离破产也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2.
《英才》2005,(3)
“下一次出击的时候,总是有阴影,博大的东西的时候不太敢赌了。但也因此让你变得更理性。斤斤计较,算好了再赌。”“三天灌醉了我两次”《英才》:当初你离开安利时,李金元是怎么找到你的? 骆超:我动一动,国内营销界一般都知道。他看中我建团队、建系统的能力。《英才》:能不能谈一谈你俩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一位法国朋友问我:“你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人变化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张小平 《英才》2003,(12):28-32
我们四个人的本事都不够大!《英才》:当初波导的四个创业元老是怎样走到一起的? 徐立华:完全是机遇。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跑到深圳打工,随后我同学蒲杰也来了。我们一起商量,是不是找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做。想过很多事情,包括做土豆去皮机。后来想还是做传呼机比较好,它在中国有很广阔的前景。我和蒲杰做了一个可行性报告,然后就到处找投资。在谈的时候,我另外一个同学徐锡广,从北京来深圳旅游结婚。于是我就跟他说了这个事情,问他有没有什么关系?他马上跟老家奉化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英才》2005,(6)
《英才》:是什么东西让你觉得当时的海南有金可淘? 冯仑:这个东西就是被迫上了花轿, 最后到了才知道是做压寨夫人,谁知道呢? 很多故事都是这样的。《英才》:你是被迫去的海南? 冯仑:当然了,我没钱,所以要自己折腾,当时只有海南能注册皮包公司、“三无”公司,全国哪儿都注册不了,就跑那儿去了。《英才》:在海南你除了收获资本,还收获了什么? 冯仑:那多了,包括一颗破碎的心。那  相似文献   

16.
《英才》2011,(11):43-45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关于磨合《英才》:你在跟包括欧洲人、美洲人搭班子的时候,觉得西方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是否也有一些你不太能接受或者接受比较慢的东西?李书福:西方人是讲道理的。我们中国人也要学会讲道理,  相似文献   

17.
《英才》2006,(8)
《英才》:大家喜欢把佳能跟索尼对比,因为索尼现在很多业务处于亏损当中,但是佳能的业绩不错。你觉得佳能成为全球第一数码相机制造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小泽秀树:我们成为全球第一,应该是2005年。造成这一个结果原因有很多,主要是集中在我们的技术能力方面,还有我们的品牌能力和市场能力方面,这三个综合来看,造成了我们非常理想的结果。《英才》:御手洗5月的时候不再担任总裁职务,当时大会上说了一句话:“未来佳能,不是第一的业务要争第一,已经第一的要更上一层楼。”这句话会对你造成压力吗?小泽秀树:压力确实有。但我更认为,无论你在商业…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05,(3)
“你们对他们有兴趣,但我对他们半点不感兴趣。你们想了解他们可以去找他们。如果我要对他们重视了,我企业就完了。”“我们慢慢地金蝉脱壳”《英才》:关于职业经理人,天狮这两年闹过一些风波。李金元:经常跳槽的不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我们在这过程中也得到了经验和教训。《英才》:你觉得有哪些因素会导致一  相似文献   

19.
马季先生有个相声段子,说有个技术人员科研项目获了奖,准备买些好吃的东西,回家犒劳犒劳自己,这时眼睛、鼻子、耳朵、脑袋不乐意了,纷纷指责这个技术人员太偏心,有了成绩只顾着给嘴吃东西,忘记其他器官的重要性了。眼睛说:“我是最重要的,没有我你什么都听不见,你能搞科研吗?能获奖吗?”耳朵说:“我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我你什么都听不见,听都听不见,你还能干什么?”鼻子也跳出来说自己是最重要的……它们都说自己重要,究竟谁更重要一些呢?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05,(6)
《英才》:你到海南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艾欣:我不是去那儿创业的。去了以后发现那个地方热火朝天的,思想很活跃, 商业也很活跃,人很多,特别是年轻人。《英才》:跟内地的反差大吗? 艾欣:差别很大,当时内地也许只有 10%的市场经济,其余90%都是计划经济。而海南已是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当时注册公司在内地是很难的,但在海南初期的市场模式下,比较容易。《英才》:是什么把那种热火朝天的气息传递给你的? 艾欣: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到这里来创一番事业。你到任何一个场所去,都是在谈生意。《英才》:当时的海南给你留下深刻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