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这几年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和“抓大放小”中,常常因对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有不同认识而影响改革的进程。党的十五大依据邓小平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给国有经济比较准确的定位。我体会,其要点有四。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三,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第四,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  相似文献   

2.
论强化国家经济控制力--兼谈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改革理论事实上一直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执政之基础,所以改革应当增强(至少不能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二十多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都没有突破这个理论限制,从全民所有制、国有股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都是如此.与之相对应,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关乎行业发展的关键项目都应该由国有企业承担.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国家政权的稳定有赖于国家对于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政府必须能掌控国民经济的运行,但是,国家经济控制力并不等同于国有经济控制力,国家经济控制力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虽已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复杂的局面,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决策。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高度进行战略部署。正.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是国家为实现其社会经济目标而设立和发展的一类公有制企业,它并不是愈多愈好,而只能是“精于高效”的少数。这里的“精干高效”是指:国有企业要能完成国家赋予的社会目标,主要应作为政府解决市场失灵和控制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岳巍 《现代企业》2006,(9):57-57,51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发展生产力、发挥和实现公有制的主导作用及控制力等方面,在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一直占有绝对优势.也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力的支持了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国有企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有些企业还相当严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建立国有资产流动机制 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崔敏,宋嘉革要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促进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流动。这就必须从过去搞好某一个特定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转变到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方面来。即通过建立国有资产流动机制来促进国有资...  相似文献   

6.
姜桂清  游伟平 《企业经济》2002,(12):34-35,52
一、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退出机制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条件 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新形势,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其中,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新形势,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和主要内容.由于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布局过宽,战线太长,大量资产分布在国有经济无需控制和难以发挥优势的行业和领域,而且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经营机制不活,效率低下,亏损面大,因此,实现国有经济从其无需控制和难以发挥优势的行业和领域中退出,是当前国有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工作重点.这不仅有利于集中财力和精力加强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国有经济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盘活大量闲置低效的国有资产,并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让出市场空间.为了实现国有经济从其无需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及时顺利地退出,提高国有企业退出效果,降低退出成本,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7.
皮连宁 《河北企业》2009,(10):55-56
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使整个国民经济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物质保证。是使国民经济得以有计划、按比例、高效益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和有力支撑。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此.必须通过改革发展充分保护好、配置好、利用好国有企业资产。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也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塑的过程,其中,绩效考核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国有企业若想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关键性作用,实现改革目标,就必须正视过往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可行的路径提升改进质量,更好地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国有企业具备更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2012年11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西部》杂志社承办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和四川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聚集一堂,就中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现根据会议纪录,整理摘要发表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改革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主要在于国有经济组织形式的变革。以承包制为主的组织形式曾经在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现有经济组织形式的局限性也日趋明显,突出地表现为机制不灵活、效益下降和短期行为严重。实践表明,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必须对现有的产权安排进行改革,并确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经济的产权组织形式。(-)国育企业产权安排的特征和问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承包制,实质是通过一组…  相似文献   

11.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要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这些企业在资本营运、技术创新、币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这是党的十五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方针的进一步深化.更为明确地阐述了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在行业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优势企业要抓住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有利时机,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决定》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思想,强调对国有经济布局进…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企业的问题和改革方针我国的国有经济规模庞大,分布广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突出的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地位由主体经济转变为主导经济。这种转变带来我国近二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随着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国有企业在对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自身长期累积形成的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露。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国有企业最突出的问题是:1.国有资产布局过于分散,结构失衡。据统计,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业)约30.9万户。这些企业几乎遍…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场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强调要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效率怵是)杂志近期刊载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的文章文章认为: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经济发展是振兴上海的根本依托。为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方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效率和国有经济的总体素质。这主要体现在,增强国有资本的经营能力,确保国有经济在动态运行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增强国有资本对重要产业和行业的控制能力,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幅射能力,并促进国有资本按结构优化的原则,不断流向…  相似文献   

14.
当前通过加速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搞活单个企业到搞活整个国有经济,由搞活国有经济进一步到搞活国有资本,通过存量资产和其经济资源的流动重组,使国有资本不断的向社会经济效益较高的领域集中,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分类指导,搞活大的,放活小的,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多元化按“抓大放小”的方针,根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一是对基础产业、支柱论业,在市场中日非竞争领域的和一些资产负债较大的企业,如电厂、粮食、糖厂、富拖、钢圈厂要继续坚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要进一步放开放活小企业武虹光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要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大小不一、类型各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必然是多样化的。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处于主导地位,完全可以在改革形式和具体做法上更加...  相似文献   

16.
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国有经济控制力及其与竞争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庆民 《经济界》2001,(2):45-47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明确的阐述,指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它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并且指出: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原先“一刀切”式的考核和监管方式弊端已逐渐显现。实行国资分类考核和管理有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实现“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目标,对进—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以及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实力的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的大局.国有企业改革被提到改革日程已历经三十年,但改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本文将在总结国有企业三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基础上,阐述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阐述了公有制与混合所有制的关系,提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成为我国经济领域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制度背景之下,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存量盘活、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等这几个方面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