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确实有“羞言利”的主张。而且,中国古之士大夫,今之知识分子也确实保持着“羞言利”的传统。很多人据此批判荀子反对商品经济,其实是误解。 《荀子》一书可以证明,荀子很拥护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市场经济。他说只有这种交易,才使水泽里的人不砍伐而有木材可用,山里的人不打鱼而有鱼吃,农民不做工匠的活而有工具可用,工匠、商人不耕田而有粮食可吃(《荀子·王制)》。葛子还主张减少田税和关税,对农业和商业予以扶持(《荀子·国富》)。而且,他也很尊重商人,说论种地,“君子不如农人”;论经商,“君子不如贾人(商人)…  相似文献   

2.
忆社戏     
鲁迅先生1922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小说《社戏》,讲了一个小说中的“我”从绍兴城里回到外祖母家鲁镇,同一群家乡小伙伴夜间驾船去赵庄看社戏的故事。翌年,他的弟弟周作人也写了一篇散文《谈“目连戏”》,谈及他20年前看这类戏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印度企业家高涨的自信心以及蓬勃的创业、创新精神背后是体制的支撑。 美籍华裔学者、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黄亚生教授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印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的专家,关于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孰优孰劣的“龙象之争”就是由他和印裔学者韩太云2003年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印度能否赶超中国》的文章而引起,这篇文章也让他开始进入很多中国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劫后余生的文坛泰斗巴金,晚年用全部人生经验倾心创作《随想录》,发出“要说真话”的呐喊。当时不明世事,热衷于风花雪月作品的我觉得巴老的呐喊有点可笑,笑他年老力衰,江郎才尽,再也创作不出《家》《春》《秋》这样的“激流三部曲”来,无所事事,所以说一些废话。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论道     
《董事会》2014,(6):10-10
“中国的三部书让你可以受益无穷。第一是《三国演义》.那里面的人才观。为什么刘备要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呢,他对人才的这种渴求、尊重、珍惜。《三国演义》就是谁有人才,哪个国家才强大。第二是《西游记》,《西游记》就是目标管理。为什么千辛万难.九九八十一难?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业》杂志推出“节能环保”专栏是非常正确的。《中国电业》不仅应设“节能环保”专栏,而且应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这一期刊登的两篇文章,一篇讲整个电力工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应当采取的措施,另一篇介绍四川内江电厂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情况,点面俱到。  相似文献   

7.
读完《中国电业》2014年第7期《逼近零公里》几篇封面文章,感觉是一种舒心的享受。这组文章体现了杂志的厚重和深度,反映了编辑、记者、作者的独具慧眼和独家报道,传递了媒体的“超前感知”和编者与读者的心灵“零公里”。  相似文献   

8.
金本毅 《广西电业》2003,(3):53-54,59
这是作者写于37年前的一篇书信体报告文学,反映了当年西津水电站工程建设者的英雄事迹。其中叙述的人和事以及那些陌生的词汇会使今天的年青人感到难解的困惑。却具有当时那个时代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1966年4月曾被编入《西津建设史》。然而不久,作者即在“文革”中被打成西津“三家村”的头目,遭到了残酷的批判和斗争。这篇文章连同他主编的《西津建设史》,同时被打入冷宫,一直未能发表和出版。今天,本刊刊发这篇被埋没了几十年的老文章。目的是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电力战线上的广大读者叙叙旧。相信对于读者了解我们电力战线上的老前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郑悦 《IT经理世界》2011,(24):114-114
和人们在电影和电视剧里了解的黑道大哥有所不同,麦可·法兰杰斯是黑道大哥中的杰出青年。在1986年10月号的《财富》杂志封面故事“五十大黑手党大哥”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当时他手下的产业,每周能赚600万-800万美元。涉及行业包括物流、娱乐和运动项目。他也因此成为马丁·斯科塞斯的著名黑帮电影《盗亦有道》(Good Fellas,直译为“好家伙”)中某个角色的原型。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2009,(3):107-107
正如轩尼诗X.O所推崇的,“经历愈多.看得愈真,愈懂欣赏”。从《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到《长恨歌》,在电影的世界里,关锦鹏以一秒二十四格的画面将百转千回的流金岁月重现于世;而在美食的疆域中,一份与深圳驹鲍私房菜的行政总厨“鲜鲍王”李驹联手打造的私房菜单,同样折射出他力求精粹的人生哲学。这场电影美食家与星级大厨的交会,立足于典雅有致的经典粤菜烹饪,注定在味觉上演绎一场火与调料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11.
李庆长,共和国的同龄人。2001年《新晚报》上一篇“有事呼他,好使”的报道,使他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他的事迹被广为人知。从变电亭班班长到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再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老劳模就像一棵常青树,在繁星闪烁、英雄人物辈出的劳模舞台上,始终不曾褪色。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2009,(4):87-87
正如轩尼诗X.O所推崇的.“经历愈多.看得愈真.愈懂欣赏”、从《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到《长恨歌》.在电影的世界里,关锦鹏以一秒二十四格的画面将西转千回的流金岁月重现于世.而在美食的疆域中.一份与深圳驹鲍私房菜的行政总厨“鲜鲍王”李驹联手打造的私房菜单.同样折射出他力求精粹的人生哲学。这场电影美食家与星级大厨的交会,  相似文献   

13.
《施工企业管理》2011,(12):89-89
《易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周易》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其最精髓的内容是“变”,本文将对《易经》中最重要的思想原则——“三易原则”即“变易”“不易”“简易”进行解读。相信,在当今大力弘扬国学的环境下,“三易”思想也可以在企业管理中找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庄大宝 《IT经理世界》2009,(1):I0030-I0031
如果说早年的电影《霸王别姬》通过人物在感慨时代,那这部《梅兰芳》显然拘谨到就人物说人物,丝毫没有张力。当然电影审查制度的背景不容忽视。看了《梅兰芳》,就觉得陈凯歌导演还没有从《无极》给他的自尊伤害中走出来:对梅兰芳不太了解的观众,挑不出这电影什么大毛病,这是陈凯歌的谨慎之处。《无极》之后,他的艺术生涯容不得有再次失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信息》2011,(10):69-69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啦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1962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1962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1986年嘎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12f],塔可夫斯基病逝于巴黎,享年54岁。  相似文献   

16.
董莉 《IT经理世界》2012,(16):36-38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兵法》、《六韬》是中国古代五大著名的兵法,现下的中国人几乎没几个人能一下子都说出来,却被一个韩国人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见证中国电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全方位地展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大型电视纪录片《电的故事》,其中北京篇、上海篇和蓄能篇已于2004年3月中旬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见证》栏目里播出,受到电视观众特别是电力行业广大职工的关注。应观众的要求,现将已播出的三集的主要内容编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新郑)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苟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范晔的悲剧     
南朝宋时著名学者范晔是《后汉书》的编纂者。《宋书·范晔传》说他”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可见他不仅著述颇丰而且能写能书能演能唱,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围绕“三个面向”狠抓校风校纪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少数中学生抽烟、喝酒,不爱学习,好逸恶劳,不思进取,虚度光阴,等等。就此,我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