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创业者(广州)》2006,(2):13-13
劳顾问: 我是一家外资企业的人事主管,今来信咨询一个问题:我单位有一位技术人员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申请,要求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高层认为他的劳动合同还有一年才到期,所以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在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在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劳动者不经过同意可以随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吗?  相似文献   

2.
[案例]郭某于2000年5月20日与某渔杆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02年3月6日郭某以身体不适不能从事原工作为由通知公司辞职并解除劳动合同,并于3月20日未经公司同意擅自离职。为此,5月4日公司向仲裁委申诉要求郭某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经济损失。在庭审中,郭某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进行答辩,并提出反诉请求,要求公司为其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经仲裁  相似文献   

3.
<正>编辑同志:我是某器材公司的女工,签订有三年期的劳动合同。不久前,公司召开职工大会,宣布因投资方向改变公司即将关闭,并提出要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经过考虑,我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次日即按公司要求写了一份辞职书。  相似文献   

4.
正编辑同志:2012年2月,我入职食品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一年多后觉得该工作不适合自己,于是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并得到了公司的同意。但就在我去办理离职手续,要求公司支付我未休年休假的报酬时却被公司拒绝了,理由是,我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未到期,我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2007年10月,李某经人介绍到某木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与单位签订了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为期6个月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2008年1月28日单位通知李某,将于2月28日与他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同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请问:我是某器材公司的女工,签订有三年期的劳动合同。不久前,公司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宣布因投资方向改变,公司即将关闭。公司口头提出了与各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宜,我经过考虑,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天,我即按照公司要求写了一份辞职书。一周之后,  相似文献   

7.
案例2010年10月,王某被某工贸公司负责人林某聘为公司业务经理,签订了1年期限的劳动合同,月工资8000元。2011年1月11日,林某口头告知王某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王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违法,于当月26日提请了劳动争议仲裁,要求裁决: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支付2011年1月26日至裁决之日的工资。  相似文献   

8.
殷花 《人力资源》2023,(17):52-54
<正>随着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一部分企业为追求自身发展,纷纷采取组织机构调整、岗位整合等方法实施深化改革。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果劳动者在收到企业送达的安置通知后,明确表示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双方亦未就其他安置途径达成一致,企业单方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构成违法解除呢?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下面这则案例。赵某于2011年3月1日入职某国企(以下简称“G公司”),双方签订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书,后经续签,2018年11月28日双方签订生效日期为2019年1月1日的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从事高级会计工作的戴先生于2011年11月3日与宏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戴先生的工作地点为省内,月工资不少于5000元。戴先生被派遣至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2013年12月9日,戴先生被退回宏发公司。此后,戴先生在家待岗。2014年1月14日,公司通知戴先生,将派遣他到外省的一家公司工作,戴先生当即拒绝。公司即以戴先生不接受工作变动协商为由,解除了与他的劳动合同。戴先生遂提请了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他待岗期间的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仲裁委审理后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初我应聘进了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05年6月底。2005年3月初,我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我向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要求,但企业并未同意。当时新企业正好有项目急需人手,我没想太多直接就去了新企业上班。现在原企业认定我擅自离职,迟迟不给我办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弄得我在新公司也很尴尬。  相似文献   

11.
[案例] 申诉人:王××被诉人:×时装公司申诉人王××系×时装公司模特,1999年3月28日双方订立了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合同中约定申诉人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结婚,劳动合同自行解除。2000年6月6日申诉人结婚,申诉人向被诉人请假,被诉人告知申诉人,根据公司员工手册规定,申诉人劳动合同已自行解除。申诉人没有理  相似文献   

12.
甲方乙方     
《人力资源》2013,(3):68-69
"竞业限制"可以单方解除吗HR来信:2005年3月,李某入职我公司担任销售一部经理,2010年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协议约定: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2年内,李某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的一位朋友在2004年3月15日与一家公司(非国有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1、试用期为两个月,自2004年3月15日至2004年5月14日;2、合同期限为两年,自2004年5月15日至2006年5月14日。2006年2月20日,该公司书面通知我朋友:1、公司将于2006年3月20日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请务必尽快公司办理离职手续;2、为随时能取得联系,保证公司业务的连续性,将暂时扣除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三个月后另行发放,个人档案暂缓三个月转出;3、由于公司在解除双方劳动合同时已经履行提前三十日告知的法律义务,因此不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4.
1998年3月1日,杜某到沂水县某纺织公司上班,劳动合同终止时间为2008年2月28日。2004年11月28日,公司因效益不好与杜某解除了劳动合同。杜某在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621.4元。之后,公司通知杜某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了失业手续。按规定,杜某可领取18个  相似文献   

15.
[案例] 2000年5月20日,姚某与某用人单位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2002年3月6日,姚某以身体不能从事原工作为由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并解除劳动合同。未经用人单位同意,3月20日,姚某强行离开了用人单位。5月4日,用人单位向当地仲裁部门提起申诉,要求姚某按照劳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案例李某1955年5月5日出生,系大连某木材加工厂工人,月工资1800元。2014年3月27日,李某在切割木板时,由于板材湿滑不慎将左手食指割伤。2014年4月25日,李某被认定为工伤,2014年10月17日,李某被鉴定为伤残九级。2015年1月20日,李某向工厂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工厂同意后于次日向李某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2015年3月  相似文献   

17.
《东南置业》2010,(6):99-99
2007年10月,福州陈先生花了70多万元钱,从福州某房地产公司的代理人李某手中买了一套房。签合同时,李某向陈先生出示了房地产公司的一份《授权委托书》。合同签完,陈先生付了款后,李某给陈先生开了一张收据,并盖了公章。2008年7月,房地产公司才取得商品房预售登记,可公司把陈先生买的房子出售给了第三人。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8年3月25日入职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公司),签订自2018年3月25日起至2022年3月24日止的劳动合同书,但李某长期借调在外地关联企业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公司)。2021年3月1日,热电公司向生物公司印发《关于调李某到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工作的通知》,载明决定调李某到生物公司工作,劳动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均调至该生物公司。2021年4月1日,李某与生物公司签订自2021年4月1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书。2021年6月29日,李某向生物公司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生物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为由要求生物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5万元。2021年8月11日,仲裁委以李某仲裁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予以驳回。2021年9月3日,李某又向热电公司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工作调动为由要求热电公司支付其2018年3月25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32843.03元。热电公司主张李某系因工作调动而解除劳动合同,应属于主动离职,不应支付经济补偿。当地仲裁...  相似文献   

19.
[案例]吕某于2010年3月1日进入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房屋销售,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仅约定了试用期3个月,月工资为基本工资2000元加上销售提成。2010年4月30日,房地产公司给吕某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称吕某入职以来销售业绩为零,试用期内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自§月1日起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某与某私营企业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1999年4月1日起至2000年3月31日止,合同约定王某每月工资为1500元。2000年3月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劳动合同,王某又在该企业工作到2000年7月。因工作需要企业进行人员调整,企业提出与其终止劳动关系,王某同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至此王某已在企业连续工作了一年零三个多月。王某要求企业支付两个月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但企业认为只与王某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因而只同意支付王某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王某不服,诉至莱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向企业宣传了国家有关经济补偿金发放的法律法规,经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企业同意支付给职工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这起因发放经济补偿金的年限问题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争论的焦点是,依照国家有关劳动政策规定,企业与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按职工本人在企业的工作年限计算发放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发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王某在该单位工作仅一年零三个月,不到两年的工作时间,怎么能发放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呢?但结合该案件王某的工作时间,依据有关的文件规定,企业应支付王某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