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伴随公司法人制度的产生而出现,并日益成为公司治理上的一个难题.国外有关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探讨和立法规则很少针对国有公司,因而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用于分析中国的国有公司往往难以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围绕着中国国有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出现了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却产生了内部人控制、激励机制加剧控制权私人收益、否认控制权私人收益将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三个逻辑上的悖论,从而在理念和现实两个方面都导致中国国有公司的治理困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视中国国有公司在价值目标和市场地位等方面的独特秉性,立法上对因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则不能有丝毫的迁就.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美、德、日、中四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指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特有的扭曲,提出了重塑中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四性原则”:独立性、适应性、制衡性、效率性,遵循以上“四性原则”,相应设计了完善中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界对健全和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国有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控制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控制问题等方面提出的对策研究,都是建立在对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全面揭露及深入分析基本原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文力图梳理相关的学术成果,廓清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对策的研究脉络,以期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新的公司法,在研究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资委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和国有控股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有建设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国有公司的代理链条长,治理成本高,国有资产出资人难以到位,国有公司的治理成了一个世界性未解的难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渐进式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企业改革之路,特别是探索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之道。自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至今,中国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和"央企"治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对燃气行业中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两种国家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认为中国燃气行业应从从政企分离,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方面进行公司治理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公司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在学习现有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公司与私有公司管理层认知与行为方面的偏差,认为优化公司治理需要从管理层认知行为方面入手,并提出了基于管理层认知行为的国有公司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重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治理结构是事关建立公司制企业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后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问题,并从国有股权流动、强化对董事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建立职业化的经理阶层完善企业家市场、加强民主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分析了治理的问题的产生、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揭示了目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了公司化改造的基本制约条件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银行公司治理研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既不同于一般的公司治理,也不同于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而这应是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与伯利和米恩斯所强调的上市公司面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同,现代企业的股权相当集中,普遍存在着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由此产生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行为。这一问题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且相当严重。由于它不同于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既有的公司治理机制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已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在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对比改革前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面对我国尚不健全的外部资本市场导致企业融资难的现实情况,集团公司纷纷构建自己的内部资本市场,以期将外部融资的弊端内部化消除。学术界通过对制约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很多制约因素都与公司治理有关。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因素中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度、两权分离度、董事会治理规模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都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存在内部人控制、股东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不能有效行使决策权、监督机制失效和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除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具有的一般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公司治理观念以及政府对企业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在产权上的“超弱控制”等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连锁董事的企业间网络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社会学的社会镶嵌理论认为,经济行为受社会关系结构的塑造。本文将这一理论引申到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探讨连锁董事及企业间的连锁董事网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同时,利用阶层凝聚理论,本文提出,连锁董事的企业间网络代表了管理者的阶层凝聚。管理者阶层通过企业组织这个平台,为实现整个阶层和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服务。最后,本文总结出两个性质相反的公司治理的本质。即,以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的企业内部制度治理和以社会网络为核心的企业外部制度治理。公司治理的本质则从代理问题下的企业内部制度治理延伸到企业外部的社会网络与裙带关系治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及市净率为被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为被解释变量,并使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表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净利润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从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等11个行业中挑选了92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对样本总体和各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此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现阶段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不应盲目模仿英美模式无视中国的国情,过于强调股权分散。认为只有保持股权的适度集中才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体现不同资本主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安排,债权和股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着股权集中度较高、国有股权主体虚拟化严重、负债契约缺乏刚性约束力、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从完善机构投资者、深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恢复债务融资的治理功能、拓宽中小股东行权渠道四方面入手,才能提高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战略、完善的公司治理曾被认为是降低公司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但国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却认为多元化战略会降低企业价值;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有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三种。而在公司治理范畴中,研究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和高管激励三个方面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结论也呈现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总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直接计量代理成本,并结合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等因素,系统研究了董事会(含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大股东监控和债务融资(包括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等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治理机制的效率会因公司控制权的性质和成长机会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或低成长机会公司的代理问题显得较突出。在公司治理机制效率方面,管理层持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具有治理效用,而独立董事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未发挥出治理作用;大股东监控和短期债务融资在低成长机会的公司中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债务来源(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则是弱化的或恶化的,其存在不仅未缓和公司代理问题,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从而为不同性质的债务融资安排的治理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