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怎样准确识别真假人民币人民币的图案都是在绘制原稿后,进行照相缩印,然后由雕刻家制版,凹版印刷成。它具有墨层厚,手感强的特点。人民币的纸张主要由棉短绒、木浆和少量麻构成,具有纤维长、强度高、耐磨耐用的特点。人民币的水印是在造币过程中,用特殊工艺在钞票上...  相似文献   

2.
数字人民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安全、方便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数字化货币的发展,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对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在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的过程中,其应用场景起初只是在公共服务领域试行,现在已经扩大到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场景中,因此,数字人民币从国内市场普及再到国际化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从数字人民币本身的价值内涵出发,立足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对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条件ECM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关注参数的内生性或外生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从总体上有利于GDP的增长,但是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具有弱外生性、强外生性和超外生性等特点,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不断变迁发展,由最初官方主导的固定汇率制逐渐转变为市场主导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是中国经济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结果,也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的表现。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不同阶段和对经济的影响,总结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规律与特点,并提出完善中国汇率制度的建议。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汇率制度将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调节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SHIBOR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在一笔名义人民币本金数额的基础上互相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人民币利率(浮动利率或固定利率)款项的支付。典型的人民币利率互换是在交易中交易双方无论在交易的初期、中期还是末期都不交换人民币本金,交换的是人民币的利率,交换的利息现金流量按一定数量的名义人民币本金额...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6日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一是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由1美元兑换8.28元上升为8.11元人民币,升值2%;二是人民币汇率机制从盯着单一美元转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三是现阶段每日美元兑换人民币波动幅度限定在千分之三。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缓慢升值的状态,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2005年的汇改前的8.2765上升到2013年年底的6.1160,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如此受公众重视,在于它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正反两反面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及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都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上调为8.11元人民币,此次调整使人民币汇率上升了2%左右。此后人民币汇率拉开了升值的序幕。2006年5月15日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破8",为7.9982。之后又在2008年的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突破7.0关口,报6.9920。自此,人民币开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的升值是全球经济界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民币币值的低估触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外汇储备、过热的楼市和股市以及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等。自1994年到2004年的十余年中,人民币的汇率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830元左右的静态稳定状态。人民币的这种长期升值趋势对我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利益和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利弊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人民币升值的相关概述出发,分别论述了人民币升值的利益与弊端,最后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进行了综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陈伟 《活力》2006,(5):73-73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将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以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在原始水平上调整升值2%。是指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初始时刻就作以调整。调整水平为2%。公布内容当中可以看出,主动、可控、渐进是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的特点,其中“渐进”是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渐进,而不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渐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点应该是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不是单单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所以,以后央行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促进贸易的收支。所以对货币当局来说,升值本身的意义并不是最主要的。扩大内需、调整外汇和战略储备资产结梅、增加外币债务融资等手段,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前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国内企业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承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弊又有利,关键是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趋利避害。本文在对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企业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销售、投资、融资、成本、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树畅  郭云 《会计之友》2008,(24):70-73
人民币升值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国内企业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承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弊又有利,关键是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趋利避害、本文在对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企业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销售、投资、融资、成本、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基于我国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实务现状分析,指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及相关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支付清算体系、加大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减少出口试点企业名单审核环节、制定出台全面系统的操作规程、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晓丽  王娟 《价值工程》2006,25(5):114-116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国经济问题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出发,指明了现行人民币汇率机制存在的一些特点,进而得出了现行人民币汇率机制存在问题――强制结汇售汇存在缺陷,人民币缺乏弹性,外汇市场不完善。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本次汇率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其他中间类型的汇率制度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够成为本次汇率改革选取的目标。汇率改革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14日,央行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这是央行在我国外汇市场发育趋于成熟、交易主体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日渐增强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对钢铁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国内企业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受到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利又有弊,关键是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进行趋利避害.文章在对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钢铁企业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销售、投资、融资、成本、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钢铁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财务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甘肃省人民政府组织筹建,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2001年5月18日成立的综合类证券经营机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55339万元,是甘肃省政府国资委控股的大型国有直属重点金融企业,在甘肃资本市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基础实际上是四个:美元相对贬值;国际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出口的大幅增长与经常项目的大量逆差在投资与出口推动下的经济增长。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人民币汇率调整趋势分析,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特点是:渐进式升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延陶 《英才》2012,(12):130-131
不少人认为,热钱的涌入是这次人民币升值的"始作俑者"。然而央行并没有像以往般积极结汇则引起广泛关注。今年的人民币走势,像极了变脸大师,涨跌交替震荡,时局瞬息万变。10月时,大家都在讨论如何看待人民币贬值的问题,而11月的情况却是,人民币持续触及涨停。汇改始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由8.27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幅约为2.1%。央行同时还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