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云  吴静 《商》2013,(17):410-410
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性,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增强民族地区公民的公民意识,提高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民族地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要针对教育宣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情况解决。以探索民族地区民族观教育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振兴民族贸易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吕白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如何规划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蓝图,实现腾飞,是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振兴民族贸易。一、...  相似文献   

3.
试论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金 《现代商业》2007,(30):228-229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下,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旅游业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条件,民族文化资源已成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旅游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的路子,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只有科学处理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经济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区域经济的优势,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钟慧  黄钟 《商》2013,(7Z):141-141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体制的转型,民族职业职业教育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生源分流的困境,与此同时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存在着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立法和执法缺失,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现阶段的民族职业院校主要以中等职业院校为主,培养层次低,严重限制了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民族职业教育仍是低效教育;在目前我国的民族职业教育领域,严重缺乏高学历并且专业技术过关的师资力量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将已有政策制度化,更好的贯彻国务院有关民族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大力发展和改革民族职业教育,实现民族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化;实现民族职业教育从“低效教育”到“高效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王利 《致富时代》2010,(12):105-107
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侧重点是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处于少数的民族的经济问题,具体包括某个或某些民族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特点、发展模式以及与其他民族的经济关系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研究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经济,即把一定地域范围作为研究的重点,这个地域居住的可能是单一民族,也可能是几个或多个民族,是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伍文中 《商业时代》2007,(36):61-62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缩小民族地区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基于此。本文阐述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与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民族和平共处,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构民族和谐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王蕴竹 《致富时代》2011,(10):38-38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各国经济与民族产业的发展,该文从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与现状出发,研究分析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民族产业的影响,最后对我国民族企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意见以及建立,为促进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民族产业如何走向世界,成为就有世界性、支柱性、领导性的大企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药业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药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论述了发展少数民族药业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向斯娌 《商》2014,(45):261-261
民族民间舞是一种用特殊的语言来展现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的一种舞蹈。它向人们传递了不同的民族精神,通过肢体表现的方式,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本文论述了民族民间舞的历史发展和传承、民族民间舞普及中小学课堂的价值,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身四个方面对如何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分析,从而为民族民间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更好的展现平台。让中小学生能更快的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仅是为了让他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是为了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使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  相似文献   

10.
鲁芬  毕丽芳  付秧 《江苏商论》2023,(7):50-52+57
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在提高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与吸引力,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丽江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方法。  相似文献   

11.
艾玲 《商》2014,(12):37-38
人才是民族地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加强民族人才资源开发,全面提高民族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三支队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万马奔腾的局面,以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牛帆  郝丽娥 《中国报业》2023,(4):168-169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新媒体作为青年大学生高频率使用的主流社交媒介,在丰富学生民族精神意识、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又因新媒体时代表现的开放、多元的发展特点及其碎片化的知识表达模式,对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民族认同构建重要性为切入点,进一步阐述其对民族认同的构建策略,强化对大学生优秀文化的渗透,以新媒体为载体拓宽大学生对民族认同的感知途径,全面提高大学生关于民族精神的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解决好民族关系对加快民族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一定要始终坚持广泛、深入、持久的马列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3,(9):80-81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也孕育出各式各样的民族特色饰品。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这些饰品也呈现出多样性.其中的元素更是被许多鞋服等产品创新应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如今,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新壳点,与此同时民族风的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由此可见以民族文化为商机的市场具备庞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王茜 《消费导刊》2012,(8):138-140
民族依托于社会而成为社会的因子,其产生、发展、消亡均受制于社会,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民族的个性与不同。各民族围绕着汉族生存繁衍、游牧耕作,民族间体戚与共、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了古代中国的民族力。古典民族所形成的民族力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由民族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和凝聚力五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它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发挥着精神动力、人心凝聚、方向保证、开拓创新的功能。但是,民族精神遭遇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挑战而削弱了其功能。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寻求中华民族精神结构与小康社会结构的契合、实现民族精神的现代化转换、拓展民族精神的领域和功能这三大途径及其相应的机制,培育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进而为民族精神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借鉴,最后总结了民族精神生成和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骞虎 《商》2013,(24):394-394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指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对策,目的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其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丽娜 《商》2013,(22):292-292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优质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暂处落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如何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经济发展了的民族,又如何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绣球产业为例,通过分析该地区的民族风俗、文化、旅游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得出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9.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了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我们要立足民族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的特异性,在城镇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冲突更加激烈,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网络文化的态势及民族文化的现状,指出了构建和谐网络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措施及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