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不能再给品牌概念太多的玄妙,最后弄得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品牌了,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品牌真正地树立起来,那才是中国品牌制造的悲剧。品牌就是品牌的品,品位、品质、品行、品鉴、品寿一个都不能少。品牌就是品牌的牌,牌,就意味着胜利和失败。牌,一定程度就是一场豪赌。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创建:内在联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创建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缺乏世界著名品牌,不仅对国外技术和品牌依赖性强,而且有品无牌或有牌无品问题也较为普遍。因此,政府要转变职能,创造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的大环境;同时企业要实施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品牌战略,以提高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沈晓夫 《品牌》2002,(2):42-43
<正> 介于"一牌多品"和"一牌一品"之间的副品牌策略,其本质是对主品牌的延伸,它利用消费者对现有成功品牌的信赖和忠诚,推动副品牌产品的销售。从海尔实践看,副品牌策略确实对主品牌战略的实施进行了有效补充,还成功避开了多品牌策略实施对主品牌延伸可能产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正>"品牌"包含着双层含义。"品"即是物品,商品的等级、质量、种类;"牌"则是企业的专用名字,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文字或图案符号。把上述两层含义联系起来,"品牌"就是具有一定品味的商品名称。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地产企业正进入一个品牌经营的时代,要形成一个大的房地产品牌,必须先有品,后才有牌。对于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来说,精品的塑造都将成为日后品牌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品牌化策略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品牌化策略的基本类型中,存在着一个从单一品牌策略到多品多牌策略的连续变化区间。通过品牌延伸实行品牌集中和通过多品牌扩展实行品牌分散,日益成为当今企业品牌化策略的两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农业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新疆众多农产品面临着有品无牌的困境,如何使新疆特色农产品更好的走进全国市场,品牌营销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应推动农产品品牌培育基地建设;搭建线上营销的平台;加强农产品包装设计感;加强口碑传播,侧重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8.
品牌化策略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星 《商业时代》2003,(242):47-48
在企业品牌化策略的基本类型中,存在着一个从单一品牌策略到多品多牌策略的连续变化区间。通过品牌延伸实行品牌集中和通过多品牌扩展实行品牌分散,日益成为当今企业品牌化策略的两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对外交通港口城市,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盛誉。悠久的对外贸易史,培育了泉州人开放的意识和爱拼敢赢的文化特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泉州民营企业从草根经济发展而来,经历了从“贴牌加工、有品无牌”到“争牌创牌、有品有牌”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次创业”,形成了恒安、匹克、九牧王、特步、361°、安溪铁观音等一大批国人耳熟能详的泉州品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特殊性提出了农产品品牌创建具体四步走的战略:规范主体,合理选牌;巧妙营销,有效传牌;纵横发展,积极扩牌;脚踏实地,用心护牌。  相似文献   

11.
当前,景区旅游发展迅速,景区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逐步上升到了品牌的竞争。然而大多数的景区都处于"有品无牌"的阶段,松花湖旅游景区亦是如此。本文基于景区品牌塑造理念出发,探讨松花湖旅游景区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品牌塑造策略,旨在提升松花湖旅游景区的品牌象形与品牌影响力,达到松花湖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毕晓军 《中国市场》2010,(30):64-65
<正>近几年来,以铁观音品类为代表的福建茶业行业开始加速品牌建设步伐,依托连锁加盟模式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并由此带动大红袍、正山小种、坦洋功夫等福建各地名茶加入到造牌运动中。一时间,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茶业专卖店遍布全国,从省会到地市再到县城的各级市场。在这茶业品牌发展如火如荼、一日千里的大好形势下,笔者既为茶业品牌异军突起而庆幸鼓舞,也为茶业品  相似文献   

13.
石海娥 《光彩》2023,(1):36-37
<正>“白牌”概念诞生的比较早,最早有白牌服务器,后来是白牌PC、白牌笔记本,一直到今天的服饰、美妆、日用品、食品等等“白牌”是与“品牌”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是指无品牌或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度较低的产品,“白牌”概念诞生的比较早,最早有白牌服务器,后来又出现了白牌PC、白牌笔记本,一直到今天的服饰、美妆、日用品、食品等。比起品牌商品,白牌商品的受众群更看重商品的功能与性价比。在零售领域,白牌商品始终占据一席之地。据QYR(恒州博智)统计及预测,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白牌服务器市场销售额达243.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刘兵 《糖烟酒周刊》2007,(25):21-21
作为执行公司战略的一个工具,广告营销成为提升品牌的必要手段,更是整个营销传播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品牌是先有“品”才有“牌”,广告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品牌的品味,因此广告营销逐渐成为品牌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告正在成为众多企业营销的重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企业正不遗余力的运用广告这种快速的传播手段为销售助跑。  相似文献   

15.
谭英杰 《品牌》2013,(5):54-55
正品牌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文化附加值,告别单纯的"价格战",还要会打"感情牌",提高企业文化传播力,增强大众认同感,使企业品牌迅速上升为企业文化。中国中小茶企正承受着行业内外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中国茶企如何在观念桎梏与攻守定势中突围,实现民族茶叶品牌的华丽转身?为使中小茶企对提升品牌定位的经济环境、品  相似文献   

16.
杨银军 《品牌》2005,(12):61-61
<正> 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地位的象征。一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企业,一个企业的实力靠的是品牌的生命力。而一个品牌要从鲜为人知到家喻户晓,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品牌的"三品合一"。所谓"三品"就是企业的产品、厂品和人品。唯思可达品牌这匹饮料行业崛起的黑马,在短短的几年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面临战略同质化、智力资本化、工作人性化等挑战,企业间人力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塑造雇主品牌,吸引、激励、留住人才,推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最终获得超额附加价值,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深入剖析雇主品牌内涵和多维价值,探讨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将雇主品牌与企业战略相联系,实现雇主品牌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指出,为更好地构建雇主品牌,优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先有“品”,后有“牌”,有效吸引和保留人才;要内外兼修,全方位塑造雇主品牌;要打造雇主品牌的价值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唤明 《品牌》2008,(7):35-36
<正> 品牌是以一定的产品和服务的功能质量为基础的;能带来额外的情感上的满足;具有特定的名称、文字、符号、图案等特征。当人们说起某一品牌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一品牌所象征的商品质量、性能、服务、价格、信誉以及使用该品牌所带来的心理感受等。产品只是品牌的物质载  相似文献   

19.
营销者说频繁的促销不仅会使消费者麻木,恶性价格竞争也对行业无益,因此,需要在促销中植入品牌活动,提升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在与品牌互动娱乐中,开心购物。零售市场在旺季都会大打促销牌,但是频繁的促销不仅会使消费者麻木,恶性价格竞争也对行业无益,因此,骆驼提出"品牌大促"概念,在促销中植入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品牌追随理论由经济学领域探讨竞争性定位发展而起,发展到营销管理学领域,其战略理论巴日趋完善与成熟.本文通过对追随理论相关文献的搜集,梳理了追随理论的理论溯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品牌追随者的广告诉求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品了牌追随者可利用的各种不同的广告诉求方式从而获得市场,一是以比较诉求追随,正面出击:二是以对比诉求追随,挑战领导者;三是以差异诉求追随,求同存异;四是以比附诉求追随,勇做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