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们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要做较多的事情,为什么有时做的非常漂亮;有时确做不好呢?每当回顾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就会发现这件事做的很好;那件事做的不太好。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是事前控制好呢?还是事后整改好呢?当然是要事前控制。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做每一件事自己起到关键的作用。一、做每一件事要有责任心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做任何事情的好与坏和我们的重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这就是责任心的问题。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思想,这个事情我认为不太重要,做起来就非常的随意,实际上这个事情的确非常重要,影响了好多的工作;也许这个事…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朋友托我为他的孩子在外企找份秘书工作,“我女儿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成绩优秀、聪明能干、活泼大方,是块做秘书的好材料。”朋友这样说道。 由于工作便利,很快我找到一位在美国公司做合伙人的朋友,他回答说“我们最希望找的秘书是30岁以上,比较成熟的女性,工作踏实也肯干。太年轻的留不住,麻烦的事情反而会很多。我最近刚找到一个36岁的女秘书,用起来很顺手。” 常有外语专业毕业的年轻女孩希望我在外长为她们找份工作。“你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我问。“先当个秘书凑合着干,有合适的位置再跳。”这些自信心很…  相似文献   

3.
假如我们希望成功地应对今日生活中的种种巨变,首先必须找到一个可以将这些巨变加以组织的办法。否则,我们心中将充满无力感,并且对于超出我们控制乃至理解能力之外的事情感觉束手无策。无论做任何事情,第一步都是在混乱中理出头绪,在我所任教的商学院里学习管理的学生,经常要面对厚达30页的企业案例研究。我们给学生繁琐的案例研究,目的不是为图教学方便,  相似文献   

4.
冯仑 《企业文化》2003,(9):51-52
按:北京非典疫情来临时刻,作为企业家他是否第一想到了客户4月21日前四五天,我就已经专门和许立、王功权讨论怎样应付这事情了。我们宁愿把这件事情估计得严重一点,做最坏的打算,就是公司因此年底彻底的崩溃掉。因为如果半年一年这样下去,信心崩溃,市场不再有交易行为,员工也  相似文献   

5.
张小平 《英才》2003,(12):28-32
我们四个人的本事都不够大!《英才》:当初波导的四个创业元老是怎样走到一起的? 徐立华:完全是机遇。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跑到深圳打工,随后我同学蒲杰也来了。我们一起商量,是不是找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做。想过很多事情,包括做土豆去皮机。后来想还是做传呼机比较好,它在中国有很广阔的前景。我和蒲杰做了一个可行性报告,然后就到处找投资。在谈的时候,我另外一个同学徐锡广,从北京来深圳旅游结婚。于是我就跟他说了这个事情,问他有没有什么关系?他马上跟老家奉化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其实在规模扩张,有10个亿的企业想到100亿,100亿想到500亿,500亿想到1000亿,很多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战略雄心。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从国内走向海外.在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企业家自身思维模式和内心世界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永远是往前看的,这是经济和商业特别残酷的地方兰小欢不喜欢做预测,很多事情也难以预测。就拿他的畅销书《置身事内》来说,出版仅半年的时间,就加印十数次,销量达到几十万册,蝉联多个榜单首位——这是在写作之初不曾想到的。原本,他预想书的读者应该会是经济专业的在校学生,后来才发现,其实主要来自各行各业的中青年——与他年龄差不多,大概就是1998年大学扩招后的那批大学生——现在30岁~40岁,有了一些生活和工作阅历,已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经济的重要性有着切肤之感。  相似文献   

8.
汤谷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25岁取得硕士学位,30岁破格成为副教授,33岁晋升为教授。2006年受聘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2010年担起院长职务。2012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在预算管理、集团管控、财务战略、业绩评价与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所成就,是公司“经营者财务”学说的倡导者,在国内实务界享有“汤预算”的别称。和很多会计界的成功人士一样,他的人生履历表是丰满的。问及如何平衡学者、教授和院长的关系时,他迟疑片刻,露出朴实的笑容,坦承很难平衡。“做院长压力太大,我更乐于教书。”言语间透露出做一名学者和老师所拥有的独立自由带给他的愉悦。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们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复杂的事情分解做,很多事情就会越做越规范。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2023年3月31日上午,太行国宾馆会议大厅,当我从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王志宏会长手中接过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证书、奖牌和奖章,心中无比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物业人,这是我从业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耀,也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认可。很多领导、同事和朋友在向我表达祝贺的同时也问我,你取得这样的荣誉有什么经验?我认真想了想,无非就是八个字:踏实做人,用心做事。  相似文献   

10.
担当风险     
<正>有一天,园艺师向井植岁男请教说:“社长先生,我看您的事业愈做愈大,而我象树上的一只蝉,一生都在树上,太没出息了。请您告诉我一点创业的秘诀吧!”井植点点头说:“好吧,我看你很适合做园艺方面的事情。这样吧,我工厂旁边有2万坪空地,我们就种树苗吧!一棵树苗多少钱?”  相似文献   

11.
“让激情真正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每一天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要对自己说:“我什么都能做!充满激情、表现激情、就从现在开始!陈世军经常这样教育和鼓励他的员工。“人生没有向往,没有追求,没有挑战,就等于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站着的时侯就应该以挑战者的姿态,这样在躺下的时侯就不后悔。”陈世军在暗暗地激励自己。和陈世军对话,让你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2.
是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能当成优秀企业家?肯定不是这样,仅有愿望不行,还要有能力。这是什么能力?我简单地说,把所有能力合在一起,称为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表示什么?我做企业的时候,我从科学院出来,企业由小到大,业务上的事情全不懂,要学会怎么采购,怎么做生产,怎么做销售,怎么做市场,怎么做服务,先把饭吃到嘴,要把业务稳定,这本身肯定需要学习。但是这些稳定以后,以为行了,其实后面事就来了。比如说一个企业,像我们开发的时候,有的企业开发了这样和那样的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淘汰了,但是企业家本身没有做好战略准备,没有为锅里…  相似文献   

13.
汪二 《中国新时代》2013,(1):124-124
我们现在日子好了,这里生活有保障,有吃不完的肉,还不用冒捕不到猎物的风险。告诉我们家的二小子,外面再好也是人家的,不如意的时候就回来,我们永远不嫌弃它我有一位法国学生,来中国做交换生,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市场经济经验,日后好在中国发展。不久前,我们偶遇于学校班车,他很兴奋,告诉我他这大半年学了很多东西,尤其是找了份英语家教工作,报酬丰厚,而且和他的学生成为了朋友。谈话间,我得知他的学生并非等闲之辈,乃一将军的孙子。他俩基本是同龄人,  相似文献   

14.
企业领导者经常会遇到情绪失控的员工,怎样与这样的员工相处?怎样在员工情绪失控的时候做恰当的处理?在处理的时侯应该把握哪些技巧?我们先从下面的案例说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03,(6):94-94
过去我们很多事情还是有点急,做一个长久企业当然要只争朝夕,但是确实很多事情还是要做得有节奏一些、如果过于着急、急功近利,有些事情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次是强迫我们将节奏放慢了,放慢了节奏后我们很多工作会做得更细致。我会将很多目标拉长,但是把内部很多管理的要求要加强。——神州数码总裁兼CEO 郭为  相似文献   

16.
太多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模仿,中小企业难以做大.简单地说,就是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你今天搞出一个好产品,明天就会有一大堆企业把你的产品仿制到市场里去.正是这种仿制性的思维,导致今天这些模仿企业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中一直胜过对手,在市场中长期领先群雄,这是每一个竞争主体心中的梦想。企业在竞争中也一直怀有这样的梦想。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就要不断地创造竞争优势并保持住这种优势。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企业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首要的就是要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指导下竞争。因为误导的竞争观点和过时的竞争思维,只会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损害企业的竞争实力。比如,同样的成本领先战略,在粗放经营方式下竞争与在集约经营方式下竞争,显然具有不同的意义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管理企业上可能很少触及到思维要创新这么一个概念和内容,那么在三九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在很多方面有创新,但是最重要是思维创新.首先我们国有企业在实践当中会碰到很多 "应当做还是不做,对还是不对?"  相似文献   

19.
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改革开放后发展非常快,这种背景下,有非常多的虚荣和浮躁,有人认为很多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很多30个人的企业变成企业集团,很多人挣了300万就去搞房地产,还有人挣了3000万搞成投资公司,等等。人们更热衷于做大事,却不曾注意,很多大事做砸了,是砸在细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