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从博弈论的角度剖析了双方不同贸易政策的利益得失,从而指出采取合作方式才能有利于双方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80年代布兰德——斯本塞框架建立以来,有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模型的争论从未间断。特别是由于模型预测结果对其模型假设条件的高度依赖性,所以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的一些经典假设成为备受质疑的焦点。文章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通过不同主体在不同阶段的博弈分析,重新考察布兰德——斯本塞框架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古诺(Cournot)竞争假设。研究认为,在差异主体——多阶段博弈分析的框架下,最大化各行为主体利益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其参与的市场竞争类型(Cournot or Bertrand)没有直接关系,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本身及其内部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存在超额利润或技术外溢效应的寡头垄断产业以实现本国社会净福利的最大化.然而最终是否能实现预期的干预效果与制度环境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研究表明保持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对欲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国家而言是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贸易政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勤英 《经济论坛》2005,(12):34-35,49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涵义 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贸易政策之所以被冠以“战略”,是因为在寡头垄断模型中,政府在制定最佳贸易政策时会把外国企业或政府的反应考虑在内。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产业内贸易和相似国家问的大量贸易理论等现象,也没有将一些与政策相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对战略性贸易政策重要成果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引入自主创新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中国进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构建了一个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特征在于政府对贸易进行干预,使本国企业获得竞争性优势。但在是否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如何实施的问题上,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考虑因素。政府分类鼓励和统一鼓励的选择,对企业信息的掌握程度、产品特征(产品耐用程度、产品的需求弹性等)、成本差异、行业特征、产业集中度等都是近年来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讨论的重点因素。另外,也有学者从知识外溢、实验实证、委托—代理和FDI等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元康  杨奕 《经济论坛》2014,(5):146-15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的一些新现象,深受诸多学者的追捧,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质疑与批评,主要集中在掠夺性的贸易政策、苛刻的约束条件、战略性产业选择的量化标准、政策的业绩评价等方面。但学者们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质却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重新梳理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体系,通过对美国二战后贸易政策演变过程的分析并与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政策的比较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新贸易保护政策,它符合资本主义掠夺他国财富的需要。虽然它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也不应成为我国贸易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到全球竞争政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模型的贸易政策博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博弈特征。两国模型的贸易政策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动态博弈、零和博弈和无限的重复博弈。博弈中贸易双方的纳什均衡解(采取最优关税或出口补贴,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并不是帕螺托最优解。“触发器策略”和“针锋相对策略”,会促使博弈双方为了获得长期利益而建立一个愿意合作的信誉并惩罚对方的不合作行为,从而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也必须将推动各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初从美国开始兴起.发展至今,如今它成为美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战略政策.本文通过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再次阐述,时间上从二战后的美国战略性贸易跨越到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的战略贸易政策,空间上与重商主义以及幼稚工业保护政策相对比,总结得出结论,并且预测是否能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1.
李凯辉 《时代经贸》2010,(2):47-47,46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等现实状况都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空间与机会。自从80年代末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被引进至国内后,我们在坚持贸易逐步自由化的基本原则下,适时适度地对特定产业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培育出口优势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该理论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分析我国已经采取的有效措施,并针对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结构状况,探讨和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战略性贸易政策作了简单介绍,接着重点论述了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介绍了这一政策运用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文章最后就我国如何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实施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升级,中国应该充分发挥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作用,实施强硬的和适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并提出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潘沁  余珊萍 《生产力研究》2007,(2):86-87,119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与他国摩擦增加,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加剧了我国贸易状况的严峻性。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永远共存于不同的时代背景,选择完全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措施显然不能完成我国不断推进的工业化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实施贸易保护也只有在WTO规则有限的空间下。目前我国在这样的背景中,应当采取结构性调整的策略,不断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不仅要巩固出口,而且要扩大产品的国内市场,因此结合了贸易措施与产业措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应当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不完全竞争格局的事实存在,战略性贸易政策便成为一种催生事物应运而生,由于各国的贸易顺差与逆差的不平衡,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达成共识。本文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实施环境、实施效果来对其进行分析,对政府干预作用重新定义论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济合理性;在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今天,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全球应用环境分析也是探索在中国的政策选择及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不完全竞争下的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发达国家政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一直备受争议。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如何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植和创造竞争优势,完善市场结构,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倾斜的贸易政策保护和扶持某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来创造和强化贸易优势,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02-2006年间立案的20个对华特别保障措施案例,利用6位税则号涉案产品的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考察了对华实施特别保障措施过程中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和大小,发现特别保障措施不仅导致了指控国从中国的涉案产品进口减少,而且促使从非指控国同类产品的进口增加,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内容 1.战略性进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是指进口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对进口的干预使本国获得较大利益的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的保护贸易政策,达到从外国厂商那里抽取垄断租金、保护本困厂商进入市场或将外国厂商逐出本国市场的不同目的,以期使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飙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于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列举安徽省近年发展服务贸易的部分政策,然后阐述基于这些政策的支持,安徽省服务贸易的现状,最后针对安徽省服务贸易政策效应最大化,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实证文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贸易政策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上,是新贸易理论在政策领域的延伸与拓展,主要包括战略进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等内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被提出之后,许多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论对于实际贸易政策制定颇有借鉴意义。本文对这些实证文献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