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钱志权 《海南金融》2008,34(1):16-20
本文简要回顾了现代均衡汇率诸种学说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现代均衡汇率学说中的基本要素,即均衡汇率FEER、行为均衡汇率BEER、自然均衡汇率学说NATREX以及均衡实际汇率ERER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这四种学说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适用性。最后,介绍了国内学者运用现代均衡汇率学说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主要包括G·Cosset(1922)的购买力平价理论,MacDonald(1998)的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JohnWilliamson(1983,1994)的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Stein (1994,1995和2002)的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以及Edwards(1989,1994)的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理论等.  相似文献   

3.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主要包括G.Cosset(1922)的购买力平价理论,MacDonald(1998)的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JohnWil-liamson(1983,1994)的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Stein(1994,1995和2002)的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以及Ed-wards(1989,1994)的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理论等。一、均衡汇率资本拓展方法(CHEER)均衡汇率的资本拓展方法(CHEER)是由Juselius(1991,1995)、Johanson(1992)以及MacDonald和Marsh(1997,1999)提出和推广的。根据卡塞尔的观点,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非零的利率差异,汇率会偏离购买力平价,利率差异对汇率只有短…  相似文献   

4.
当前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三元悖论”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弱的必然性,透视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汇率制度改革。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与其他政策改革配合协调。  相似文献   

5.
开放经济下,一国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要求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以及我国日益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政府控制资本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发生冲突.而货币政策是内部均衡的基础,汇率政策是外部均衡的基础,如何将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更好地协调起来以实现内外部均衡,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Edwards(1994)的一般均衡汇率模型来研究人民币的均衡汇率问题,选取了若干与人民币均衡汇率有关的基本经济变量,并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1995-200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得出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均衡汇率协整模型。从模型推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据此提出完善现行的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实现真正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快培育健全的国内金融市场,最终实现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汇率理论是从传统的汇率理论中独立出来的,侧重于分析内外均衡实现的汇率理论。从宏观层面来看,均衡汇率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来看,均衡汇率理论主要研究均衡汇率的决定和测算。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均衡汇率理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均衡汇率理论包括作为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法的均衡汇率理论、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和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选取影响汇率的两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实际有效汇率进行协整和误差修正建模,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估计,并对198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在1993年第四季度到1998年第三季度以及2003年第一季度到最近,人民币均衡汇率是出于上升的趋势,而在其他样本期间处于下降趋势。2.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所认为的那样被严重低估,而是围绕行为均衡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中国央行所操纵。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不断完善,人民币是高估还是低估的讨论,就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系的问题,即经济学上所说的均衡汇率问题。就目前来说,劳动生产率(贸易部门)的冲击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冲击是造成我国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主要压力。本文通过对这两项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钉住美元,相对于其它货币有大幅度升值,给中国经济启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状况,都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已接近起初汇率我国应实行一揽子货币原则的弹性管理汇率制度,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presents an extended version of the 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odel (FEER), which introduces potential output into foreign trade equations. We show that with this specification and under some plausible assumptions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model (BEER). We use the extended FEER model to analyze fluctuations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n fou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resulting FEER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s in these countries in the past nine years is largely an equilibrium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恶化以来,在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的同时,欧美日等国从中国的进口增速均出现了低于其整体进口增速的现象,这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不景气并不完全归因于外需不足,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至历史高位也是出口增速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鉴于保持出口稳定是“稳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充分发挥汇率政策工具在调节宏观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界银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相似文献   

14.
冯彩  刘玄 《上海金融》2008,9(2):73-77
本文以斯旺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中突,并对内外均衡冲突下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斯旺模型,这两种冲突的解决要求当前实行紧缩国内支出政策和人民币升值政策的配合。因此,汇率政策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当然要解决当前经济内外均衡冲突,还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一总需求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需求缺口模型,指出“均衡汇率”应该是一个区间,合意的汇率水平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权衡的结果。中国应将国内平衡作为优先目标,根据国内平衡的需要适时调整汇率政策。中长期内,随着中国内外需求格局的转变,人民币汇率双向弹性增强并保持适度升值可能是合理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了1992年1季度~2003年1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所有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建模时设定的符号相一致,并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所考察的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惟一的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考察期间内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变化是适应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GER汇率评估方法产生的背景以及CGER的三种汇率评估方法:宏观经济均衡法、均衡实际有效汇率法和外部可持续法。作者从样本结构、计量技术及全球一致性等方面分析了三种方法的贡献和缺陷以及CGER汇率评估对中国的影响,预测了CGER方法运用于未来国际汇率评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我国流动性过剩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背景,研究货币政策在协调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矛盾,分析在国外利率不断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提高基准利率水平、改变负利率状况以抑制通货膨胀;适度加大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以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三元悖论理论因为其直观性被当做相关制度选择的标准,在研究了1971—1990年间德国的经验后发现,尽管在三元悖论框架下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开放,获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可行的,但德国中央银行为了经济的良好运行,会有选择性地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本账户的开放应该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基础,一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应该以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发展为依据,单纯以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作为政策选择的参考标准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help of a Keynesian dynamic macro-economic model in an open econom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introducing an exchange rate target within the statutes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It appears that such a target would have only slight implications for the mitigation of demand or external supply shocks. In the case of internal negative supply shocks, this scheme could limit the conflict of goals between the monetary and budgetary authorities and reduce the slowdown in economic activity. Nevertheless, the fact that the central bank tends to limit the fluctuations in its interest rates already has the same implications. On the contrary, in the case of positive shocks on interest rates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 exchange rate target could have its own advantages. Such a scheme could limit the budgetary deficits and the variations in economic activity triggered by foreign sho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