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具股权性和债权性的组合金融工具,它兼有普通债券的安全性与股票的收益性的双重特点。然而,转债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的价值评定较为复杂。由于转债价值结构的复杂性,用解析的方法无法对其定价。根据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特点,运用二项式模型,用数值的方法对其定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投资者了解可转换债券投资。  相似文献   

2.
运用B-S模型对可转换债券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由纯债券价值及期权价值共同构成。文章通过引入Black -Scholes定价模型评估期权价值 ,对该模型在我国使用的前提条件、限制因素以及计算结果的调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从理论上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是较新颖的金融工具,对其定价理论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可转债的价值应该由普通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而期权价值的确定是可转债定价中最困难,也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本借鉴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并在必要拓展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机场转债实例,对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和应用模型作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新型混合金融工具,由于具备股权债券双重特性而相当复杂。本文对国外建立在期权定价模型基础之上的多种经典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对各个理论模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可转换债券的理论定价及投资价值与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认股权的定价的基础上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了理论定价分析,得出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与标的股票的价值及其作为债券的价值相关,各种因素的重要性随证券市场上条件变动而变动;虽然可转换债券的双重特性能使其在涨势中与股价连动、在跌势中则可收息保本,但作为一种金融品种,其风险性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因其具有债权性和期权性的双重特点而在资本市场上极具灵活性。本文以上海电气2015年发行的可转债为研究对象,从可转债分为普通债券部分和买入期权部分两个方面来分析可转债的价值构成和影响因素,并且应用现金流贴现思想和B-S期权定价模型对其进行理论定价,最后分析价格偏差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可转债的定价以及投资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由3部分组成:纯粹债券价值、转换价值和期权价值。纯粹债券价值计算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转换价值以普通股的当前价值为基础,期权价值主要根据期权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8.
可转债定价理论的文献综述及基于B-S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国内外尚未有学者对中国可转债进行精确定价.通过以单因素模型为基础,运用B-S期权定价理论,选取招行可转债进行应用研究,证明我国可转债价格存在着明显低估现象.  相似文献   

9.
债券发行人为顺利进入资本市场,成功营销可转债,都自愿主动地向专业信用评级机构申请信用评级;市场投资者为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对发行人的资信状况有强烈的需求,债券评级市场潜力巨大.本文利用B-S期权定价模型原理对可转换债券的信用评级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债券发行人为顺利进入资本市场,成功营销可转债,都自愿主动地向专业信用评级机构申请信用评级;市场投资者为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对发行人的资信状况有强烈的需求,债券评级市场潜力巨大.本文利用B-S期权定价模型原理对可转换债券的信用评级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文献对可转债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外的模型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研究可转债定价时有必要考虑转股价修正条款,本文基于AFV模型建立了包含转股价修正条款的可转债定价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充分说明转股价修正条款对可转债定价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可转债定价问题时考虑转股价修正条款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2008年的熊市中,各可转债纷纷调低转股价,转股价修正条款给予投资者保护作用不容忽视。基于AFV模型,建立包含转股价修正条款的定价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转股价修正条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既涉及债务融资又涉及股权融资、都要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但二者在法律特征、融资方式、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融资成本等方面均有区别。《企业会计准则》只规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对于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尚无具体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有必要对企业发行认股权证与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补充规范。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标的公司财务绩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02~2004年间发行可转换债券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配股、增发后公司迅速下滑的绩效表现不同,转债发行后,标的公司的财务绩效基本上维持原状,甚至还优于行业对照组。对这种相对稳定的绩效表现,我们将给出几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可转债定价问题时考虑转股价修正条款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2008年的熊市中,各可转债纷纷调低转股价,转股价修正条款给予了投资者保护作用不容忽视。基于AFV模型,本文建立了包含转股价修正条款的定价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资本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具有债券和期权性质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在未转换为股票前,由于票面利率比较低,在不考虑转股失败的财务风险时,资本成本确实很低。当发生转换时,其资本成本就不能简单的用票面利率来衡量,还要考虑转换后的股权成本。本文建立了一组模型,并按一定标准选取了样本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最后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可转债资本成本普遍偏高,其大小与发行后股票价格的波动、转股价格的设计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不到控股地位时,可转债的发行将会使得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出现下降,进而损害到大股东的利益。文章利用可转债发行中的后门权益融资理论对国美电器所发行可转债的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美可转债的发行除了使得财务状况发生恶化外,还使得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发生了稀释,由此损害了大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可转债定价的研究情况,总结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针对可转债的重 要属性转股率,建立转股率决定模型,重点分析了转股率与转股溢价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1年至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