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峰 《会计师》2008,(6):11-13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从而确立了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中规定了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三个层次,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活跃市场的不完善性,以及缺乏第三方的监督,导致非合作博弈下囚徒困境影响着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的公允性以及集体决策的最优化。本文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提出以合作博弈来改变囚徒困境,并从健全现有市场,建立诚信评估机构及加强监管等角度对准确有效地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的公允价值提出建议,以期达到在集体最优决策的情况下,实现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被准确有效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是存在活跃市场,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市场,也就无法运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然而我国目前各类市场处于成长过程中,且不完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规范行为,且非法牟取暴利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比较、归纳与分析,发现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在规范公允价值计量上,未集中地对各具体会计准则共同涉及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问题进行统一的规定,没有对"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情况下运用现值等估价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问题"作出明确与具体的指导;公允价值的概念界定欠完善,确认标准未明确,计量对象的范围欠适当;对以非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资产,其减值损失转回的会计处理不恰当.对此,应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是外来事物,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时间比较短,对公允价值研究不深,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理论和我国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允价值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2006年2月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体系,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会计业务中推行公允价值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述有 《云南金融》2012,(1Z):98-99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2006年2月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体系,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会计业务中推行公允价值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丽 《财会学习》2008,(3):39-40
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在我国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资产等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反映企业价值,而研究和解决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遇到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9.
丁桦 《会计师》2010,(12):13-14
<正>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模式及其意义我国于1997年开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定义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未发生变化。公允价值作为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第一次被列入准则而进行了规范。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已颁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项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主要运用在金融工具领域、投资性房地产领域、债务重组领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领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领域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会计准则,该准则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这次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增强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有效的信息,但是很容易被企业滥用,操纵利润。本文讨论了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公允价值在新准则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应用的障碍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允价值会计问题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是争议最大且最具难度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由公允价值估价方法、估价方法参照信息以及公允价值层级三部分组成。在计量顺序上,公允价值要区分三个层次按照顺序加以确定。如果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市场报价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否则就采用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等方法对公允价值进行估价。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计量正式载入体系中,这是新体系的一大进步。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的涵义入手,进而根据现状分析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霁 《时代金融》2010,(8X):136-137
<正>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分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关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两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等两个条件。否则,则以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认换入资产价值。本文主要针对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方旭军 《时代金融》2012,(17):127-128
正确执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首先应以交换的资产是否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发生的补价是否达到"少量"这两个条件来判断;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量时,应就是否同时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这两个前题,确定应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正确理解准则的有关规定,并注意化解可能出现的税务等难点,达到正确执行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方旭军 《云南金融》2012,(6Z):127-128
正确执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首先应以交换的资产是否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发生的补价是否达到"少量"这两个条件来判断;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量时,应就是否同时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这两个前题,确定应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正确理解准则的有关规定,并注意化解可能出现的税务等难点,达到正确执行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以及损益的确认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如何选择正确的计量属性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确认,以至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可靠、更相关;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由于公允价值数据的获取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很多的估计与判断,使得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受到了限制,但是,估计和判断是会计具有的特性,我们不应将专业人员的判断与“人为操纵”混为一谈。因此,在会计计量属性中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会计报表的质量的提高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将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资本市场得到不断完善,经济也将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黎发敏 《云南金融》2011,(4X):165-165
公允价值的双重计量属性是历史的选择,资产分为通用性资产和专用性资产,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在市场上存在替代品,符合通用性资产的定义,由此得出了通用性资产适合公允价值计量,专用性资产不适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黎发敏 《时代金融》2011,(12):165+186
公允价值的双重计量属性是历史的选择,资产分为通用性资产和专用性资产,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在市场上存在替代品,符合通用性资产的定义,由此得出了通用性资产适合公允价值计量,专用性资产不适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美国《157号公允价值准则》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市场上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负债付出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法是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模式,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相似文献   

20.
曾鲁 《会计师》2010,(5):29-30
<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交易行为,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交换中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应该根据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以及换入存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的计量,分别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或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本文主要探讨了换入的存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