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红梅 《魅力中国》2013,(31):346-346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主力受众应是农民,但资金投入、语言模式单一和思想倾向于学术化等问题,在下延操作中偏离了农民主体。未来,需要更新通俗化宣传队伍的血液,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途径和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农民化。  相似文献   

2.
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这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任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要理论联系实际;二要深入浅出,依事论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三要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四要探索并形成一套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要发挥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作用;大力培养复合型传播人才;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能力;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彭婧 《黑河学刊》2014,(7):91-92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必争之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必然选择。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文化价值取向模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空洞以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等问题,因此,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视角出发,探索统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已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强有利的理论依据,是解决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必要举措,正确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剖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探索了新的传播路径,这对于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是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正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人民才最终选择、信仰了马克思主义。随着我国国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黑河学刊》2010,(1):19-20
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号召,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才能找到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新要求,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文章试图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社会传播学角度来看,探索各种积极有效的实现路径以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保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次被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在于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指导思想的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对解决当代国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信仰缺失的问题也有着必要性与紧迫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内化到民众的精神生命中,成为民众自身的内在原则。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以民为本”,丰富宣传载体,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路径,对于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纵横双向交叉比对传统路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作用的基础上,基于现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广域应用,重点剖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的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论证其是全方位覆盖潜在受众,寻求契合大众诉求路径,精准与高效宣传的新型方法与可持续增长途径,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体系变革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明确的,只有认识到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才能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项工作之中去。本文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对其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了全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鑫铭 《西部大开发》2011,(5):21-21,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本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的人民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理性的本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性、科学性、整体性。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学理性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学理性的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网络传媒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阐述了网络传媒应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提出运用网络传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议:完善网络媒体传播体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队伍;借助网络传媒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黄睿 《黑河学刊》2012,(6):110-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在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刘国辉 《改革与开放》2012,(16):160-161
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是目前社会和高校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深刻认识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及其教育的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牵引,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抽象到具体、"深入"到"浅出"、少数人理解掌握到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是"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