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2015,(15)
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法律制度,儒家宣扬的德治、礼治思想,有其赞赏之处,但也存在着思想的弊端。本文探讨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的关系,放眼当代,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商》2015,(39)
法律教育作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军方针的重要手段,对于全面提高官兵法律素养、夯实强军之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学员学习法律基础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员是否具有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以及能否打牢强军之基。因此,组织好士官学员法律基础学习质量的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对士官法律基础学习质量的评估的重要意义和现状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士官学员的特殊性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法治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因为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契合性:法律演进是优秀道德累积过程;法律合理性要求道德正当性;法律规范本质上是道德集群。法治教育具有单纯道德教育所不具备的实践优势:法的确定性能弥补道德多维性;法的强制性机制能弥补道德强制性的不足;法律培育的公民意识是道德意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法与经济具有相互作用,法治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新时代必须加强法治对经济的保障。现今我国经济法律体系趋于科学、完备,农业经济、对外开放相关法律将是未来调整重点。需要运用新发展理念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在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区域发展、发展绿色生态、加强对外开放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备的法制服务,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娜 《商》2015,(2):217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可见,我国要想实现法治,要使法律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体系。因为只有合乎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于无形中使人们自愿、愉快地遵循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法治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实施,而忽略了道德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德治国"、构建与法治建设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体系,才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张亚蒙 《商》2014,(26):192-19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律文化的开放性不断增强,我国在现阶段的法治进程中,法律移植拥有很高的评价地位,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我们并不能完全依附于西方的法律制度。中国的法治建设应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模式,挖掘我国自古就蕴涵着的固有的法律文明价值,使之与现代法治精神完美融合,共同推动法治之舟顺利前行,这就需要将本土资源合理转化和利用,实现我国法治建设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是否是法治社会,直到现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中华法系之博大精深,律、令、科、比、格、式等法律形式自不必详述。自周朝开始,通过建立秩序,规范行为,构建了周礼,包含了法的理念。法家也是礼树开出的花朵,大一统的秦朝搭建了具有中华法系特色的法治主义的基石。然而,传统社会的法并不仅仅只是刑,是律,亦是礼,是德,是一个包罗甚广的综合,笔者回顾西周始至秦始皇时期法的发展历程,试论述中国传统特色的法治。  相似文献   

8.
一部法律规范适用效果的好与坏,是否有漏洞,能否满足调整社会的需要,是否还有哪些关系和事实不能被现今法条所调整,法官是最有发言权的.法官成为法律解释的主体,拥有一定的法律解释权,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艳 《上海商业》2023,(12):188-190
本文旨在探讨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机制构建问题。首先,文章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特点,强调了法治保障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法治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法治保障对乡村振兴的影响,阐述了现有法律体系不足、法律实施以及法治意识和文化培养等法治问题。其次,文章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机制构建方案,包括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法律实施机制以及法治文化的建设。最后,结语部分强调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是我国法治进程特别是信息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立法与社会发展、法律与技术的协调、法律的任意性与强制性以及<电子签名法>的作用与诚信建设等方面,对这部法律进行了法理解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国的法律文化自古有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还走出国门,对亚洲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迫切需要对法律文化的借鉴与研究,来构造我们的法治社会。我们不仅要借鉴与研究西方的一些法律文化,还要借鉴与研究我们祖先的遗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这部法律日渐暴露出其不足和弊端,分析《烟草专卖法》的含义及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烟草专卖法》在市场经济下的职能和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房雪莹 《商业文化》2020,(10):16-19
律师成为推动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律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律师应提升业务水平和社会责任感,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维护经济有序运行,提升社会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律师在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律师制度于1979年恢复,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明确规定了律师的身份由国家工作人员变成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社会法律工作者,并规范了律师执业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4.
田少婕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34-235
我国对人权概念在政治法律地位予以确认,经历了一个从讳言人权到党和政府文件予以确认、再到写入国家宪法的发展过程。人权概念写入宪法是党和国家对人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我国法治型政府建设题中之义。人权制度发展,体现了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的变化和对"权利制约权力"思想的认识转变,对我国法治型政府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林 《中国报业》2012,(2):110-111
"药家鑫案件"已经发展成为"药家鑫事件",而这一法律事件对媒体的传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样,媒体传播对法律事件的作用也非常之多。药家鑫事件典型地反映了舆论监督与司法之间的博弈,而这两者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而言,非常值得关注。本文将介绍药家鑫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着重探讨药家鑫事件对法律传播的重要影响,以及从药家鑫事件看媒体传播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的法治现代化可以脱离全球化的大背景而孤立地发展。法律和经济一样,如果不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就不能得到大发展。然而,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因为法的全球化构成了对法的民族性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挑战,损害国家主权和民族自主而不能有效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律来说,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及其所带来的法律趋同化对一个国家法律发展的国家主权性产生的削弱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在法律发展过程中放弃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上,哈耶克与拉兹有不同的结论,前者崇尚建立一个自由秩序的社会,并认为法治能够对自由提供充分的保障,后者则将此看作是一种奢望;在基本法治思想方面,二者对“法治”、“法律”、“法治之价值”等也有不同的认识;在法治观上,二者则是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积极法治与消极法治、目的法治与工具法治、彻底法治与不彻底法治、对法治的完全信任与中立信任、价值主义的法律立场与实证主义的法律立场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何溢 《北方经贸》2012,(6):38-39,42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逐步形成的被人们普遍认可而用以规范人们行动的智慧结晶。法律规范则是为了解决日常纠纷,被权力机关引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在我国,习惯并未成为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然而其可以成为权威的判案理由和可论证的实质规范,因而,习惯具有法律渊源的地位。在制定法盛行的法治国家,习惯从未也不可能成为法律渊源的主流,但其作为法律渊源必不可少的支流,对司法判决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作用,它填补了法律渊源的空缺,与其他法律渊源共同推进法制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是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完善和健全对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或者社会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那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运行就犹如空中楼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完善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私人产权的合法性,才能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本文从法治建设与政府、法治建设与市场两个方面对法治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基本法,这部法律于1990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人们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行政诉讼制度的缺陷和弊端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