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区建设》2008,(13):4-4
近日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获悉。按照中国官方贫困标准衡量,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48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  相似文献   

2.
生态移民——西部农村地区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难题,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1994年启动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前中国农村有8.51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1%,其中收入637—882元的低收入人口总数为5617万。但是,余下的尚未脱贫的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农村地区,而他们的脱贫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世行认为: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人,1993年底减少到880万人,1998年减少到42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4。6%。1999年6月,中央在北京再次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的反贫困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代表中央号召全党、全社会…  相似文献   

4.
刘祎 《浙江经济》2006,(17):61-61
近年来,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得到了改善,全国贫困规模减少,西部地区和山区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下降幅度较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3209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261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5%下降为2.8%。然而,农村绝对贫困规模整体上虽呈下降趋势,但与上世纪相比,减贫速度却明显放慢。和谐社会建设,农村是最不可忽视的一块,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但一些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绝对贫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9月27日说,每天有8亿多人在挨饿,5亿多儿童因食品不足,智力和体力得不到充分发育。 世界银行说,大约3.7亿人口,即不发达国家最贫困人口中的大约47%,生活在农业低产地区。 世界银行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在贫困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为87%,即1.736亿;那里的城市贫困人口为2620万,在这个地区贫困人口总数中占13%。 非洲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0%,为8720万,居世界第2位。非洲的城市贫困人口为2160万,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0%。南亚农村贫困人口在贫困人口总数中占79%,  相似文献   

6.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标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衡量中国贫困状况时,最为常用的贫困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贫困标准,也称政府贫困标准,另一个是世界银行的1美元1天的国际贫困标准。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683元,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为2365万;而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生活在1美元1天标准之下的人口还有1亿多。另外,部分学者和机构在研究中提出过不同的标准,各地采用的低保标准、最低生活需求标准等虽然没有使用贫困标准的名义,但实质上也是贫困标  相似文献   

7.
王建平 《老区建设》2009,(17):62-63
印度和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一道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辉煌的背后却掩不住一系列的尴尬:印度是现今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4%,截至2008年7月,人口已达11.5亿,其中农村人口占72%;印度也是当今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1/3强。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印度的贫困人口占世界总贫困人口的37.6%,1993-1994年间,印度的贫困人口达3亿2千万。  相似文献   

8.
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国内贫困人口1978年为2.5亿,到1985年末降为1.25亿,到2000年底减少到3000万人,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在1978-1985年间,国内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785.7万人;1986-1993年,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1994-2000年的扶贫攻坚开发阶段,贫困人口减少到了3000万人,年均减少714.3万人。然而,2000年以后,国内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贫困人口下降的速度和数量严重减缓,2003年出现反弹想象。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国内研究人员认为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综合能力差等,扶贫难度加大(王冠,2004);在所剩的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中,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为恶劣,文化技术素质更低,居住更为分散,构成更为复杂,扶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艰难(2004年《人民日报》短评)。本文以为,除上述原因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扶贫机制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148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2.3%。2007年在农村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因为,在农村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主要通过不断完善低保政策及实施办法来解决。与之相适应,扶贫开发应由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主向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转变,其主要目标和基本职能也相应地由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向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为主转变。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职能,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同期,我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148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2.3%。我国政府扶贫开发的伟大成就同样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1.
在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骄傲地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但愿苍生饱暖”,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壮举,从而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认为:如果以减贫的人口数量为标准,中国无疑是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政府在带领广大人民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政府…  相似文献   

12.
农村改革以来的20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97年的5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5.40/0。而且,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等事业,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仅1986年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就解决了5756万人、547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兴修乡村公路30多万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35万多公里,新建经济林园100多万个,建设基本农田几千万亩,兴办乡镇企…  相似文献   

13.
周鹏 《北方经济》2010,(3):57-58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贫困问题被认为基本上是一种农村问题。例如,世界银行(1987)利用1985年全国住户调查数据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城市仅0.40%,而农村高达12.4%。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现,相当多的城市人口陷入贫困之中。由此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朱玲 《科学决策》2006,(7):18-18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伴随着这一增长,以收入或消费衡量的贫困现象显著减少。然而极端贫困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在市场化进程中还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例如,失地农民、城市中的农民工家庭,失业者的家庭、以及遭受疾病或其它收入损失却没有保险补偿的群体,等等。据世界银行专家使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所作的分析,2003年99.2%的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可以判断绝对贫困依然是一种农村现象。就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而言,50%以上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在全国所有地区中贫困发生率最高,达21.4%。就住户的居住地形特征而言,全国一半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山区。从山区居民的人口特征来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最高,达27.1%。  相似文献   

15.
消除贫困走向新世纪本刊评论员历史的步伐正向21世纪迈进。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事业,加快了步伐走向最后的胜利。从1978年到1995年,世界贫困人口与日俱增,而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却从2.5亿人,减少到6500万人,由占全世界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降低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持续地高速经济增长,也取得了大规模的减贫成就。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至2014年已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度越来越深,贫困人口依靠经济增长和区域性扶贫开发脱贫的难度越来  相似文献   

17.
杨鑫  罗霞 《科技和产业》2023,23(18):116-123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结束进入过渡期,健康扶贫政策对巩固脱贫攻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分析健康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扶贫政策在5%的显著水平下提升了农村贫困老人的积极情感,并在1%的显著水平下降低了其消极情感;机制检验发现,健康扶贫政策通过提升农村贫困老人实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路径提升了农村贫困老人主观幸福感;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健康扶贫政策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提升了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贫困老人积极情绪。最后提出逐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拓宽健康帮扶边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树立大健康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撤校     
《中国西部》2013,(6):127-127
【教育部:农村小学10年间消失了一半】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初中数量下降26.19%。有学者拿出调研数据表明,强行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增加4.05公里,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等,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村孩子辍学率上升。  相似文献   

19.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如何有效衔接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本情况(以莲花、芦溪两县为例)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市2008年农村低保常补对象补助标准为100元,2009年提高到130元,非常补对象90元,提高到100元。莲花县总人口25.51万人,农业人口21.84万人,有农村贫困人口2.5万人,占总人口的10.4%,纳入农村低保对象9697人(2009年6月份数字),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7.2%。每月每人补差最高80元、最低35元,月人均补差65.4元。芦溪县总人口28.28万人,农业人口23.76万人,有农村贫困人口2.26万人,占总人口的8%,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0121人(2009年6月份数字),占农村贫困人口的49.6%,每月每人补差最高100元,最低35元,月人均补差67.2元。低保人数分配原则是:按平原、山区及各乡镇、村经济状况分配人数,山区乡镇、村最高达5%,平原乡镇、村最低为3.5%。低保形式是:平原地区按户保,山区按人保,主要是指标少,应保对象多,按户保自然会出现该保的没有保,不该保的又保了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人类和贫困的斗争从未结束。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全世界约有12亿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中,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相比30年前的19亿人,这个数字已有所下降。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中国和拉美,成为世界极度贫困人口主要居住国家和地区。这其中,只有中国在脱贫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