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部地区在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重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承接产业转移的各方面关系;要以市场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要注重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要加强资源节约和注重环境保护。主要途径是: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引进产业与本地资源结合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功能、建设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服务外包为特征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经济活动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峻的结构性问题。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需要根据中国自身的结构性特点做出调整,由单纯的强调产业承接转向产业承接、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的政策目标组合。这种变化也要求形成组合式的政策环境与之适应,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根据可获取数据测算了自20世纪90年代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以来,中国(依托FDI)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水平,包括依托外商直接投资(IFDI)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依托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外产业转移两方面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水平,通过本国替代法和承接国筛选法估算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水平,测算了中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净碳排放水平,以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碳排放水平对IFDI的脱钩程度。基于测算结果,从总量、结构、强度、脱钩程度四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依托FDI)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水平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胡星 《经济经纬》2004,(5):22-24
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的一大特点是国际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东中西部应抓住机遇,发挥不同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了加速趋势,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且同属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客体,势必在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中互相竞争.研究中国如何抓住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出现的新特点,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业转移的视角,寻求出中国今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并提出了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措施.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已经形成并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在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支持下,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等.珠三角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产业转移;统一认识,明确区域定位,整合资源、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使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转移正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承接国际与区域产业的转移,在国际产业链条的分解与资源全球化配置中把握机遇,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在协同互动中推动产业调整与产业发展,而生产要素的转换和流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使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转移正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承接国际与区域产业的转移,在国际产业链条的分解与资源全球化配置中把握机遇,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在协同互动中推动产业调整与产业发展,而生产要素的转换和流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自二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形成了三大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作为当时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部分企业近年来由于要素成本增加等原因开始通过产业转移来提高企业收益,近年来越南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较强的兴趣和需求。中越产业转移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为依托增进合作,双方政府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建立政府互访和企业家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刘文涛 《新经济》2007,(5):90-93
国际范围内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极大地促进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低端产业加速对外转移。由于中国具备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以及相当规模的制造业基础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由此促使着国际产业链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不断向我国延伸,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以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为研究样本,探寻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之间的内在耦合规律。研究发现,不同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承接地的市场化水平对成本推动型产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负影响,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产业的承接;区域梯度差异不是所有类型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在资源推动型产业转移中转移地和承接地间的产业梯度差异表现并不显著;此外,市场推动型产业转移的关联程度要显著高于成本推动型和资源推动型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转移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研究表明,产业转移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取决于产业转移质量和接收地的产业承接能力.由于西部地区承接的国际产业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进而导致区域产业转移显著地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国际产业转移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当考虑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后,随着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增强,产业转移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但相对于区域产业转移,人力资本积累更能强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经济差距缩小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雯  何劲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97-198
随着中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逐渐凸显,中国进入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集中调整期。提出并分析了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资源禀赋、交通运输、产业基础等,指出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避免的三个误区,建议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杜绝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14.
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以广西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梧州市为例,通过对梧州市2006—2009年招商引资的数据分析发现:梧州市承接转移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资源禀赋相关性强,产业转移来源地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梧州产业集聚的拉力因素,开放程度提高与资源依赖性增强、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集聚成为可能。寻找企业最小综合成本的区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因此,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是地域功能属性、综合成本和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明显加速,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承接大国。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外部驱动因素,对投资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在中国三次产业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利用FDI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就我国利用FDI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北京吸引外资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提高了出口结构中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在新形势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原毅军  李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1,(4):137-140,165
分析了承接高端制造业如何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并将这种影响分为直接带动影响与间接带动影响。并在这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了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本及技术转移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时间。进而提出积极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服务外包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高端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的人才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地正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正面临着与当年承接制造业转移同样的历史性机遇。全球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  相似文献   

19.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效措施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重组以全新态势深化发展。为增强下一阶段我国深化国际产业承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改善承接效果,我们有必要对以往各国国际产业承接的有效措施予以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前:贸易主导型产业承接1950—1985年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方面最为成功的例证就是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在此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日本、NIEs、东盟和中国在亚太地区组成所谓“雁行模式”发展序列。在此序列下,人们可以明显观察到不同经济体之间前后相续地发生了成规模的单向产业转移。转移方向大致表现为“欧美→日本→N…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深入分析这些地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领域的分布状况,有助于国家从宏观战略高度来选择未来工业发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目标。当前我国承接国际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