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畅 《辽宁经济》2006,(12):68-68
根据“入世”承诺,我国金融业今年年底将全面向外资开放,而普遍认为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商业银行冲击最大的将是中间业务,因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怀疑"入世"之后中国政府削平外资进入门槛的事实,更没有人怀疑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于是我们注意到,中国企业在经过了近乎二十年自我调整和改革的艰难之旅后,准许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并购国有企业的思路在决策层面变得日益明朗.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开放领域的扩大,进入我国的外资将会大量增加,如何利用好这些外资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利用外资方式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时至今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不争的事实,“利弊”之争已可暂告一段落,而调整我们的政策,改进我们的思路与行为,以应对“入世”的冲击,才是当务之急。下面仅就六个笔者认为冲击较大的行业谈一谈该行业应对“入世”的政策调整思路。一、电信产业按照中美所签协议,中国在2003年以前要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和电信设备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关税限制;“入世”5年内将逐步取消外资在寻呼机、移动电话进口以及国内固定网络电话服务等领域的限制。同时,“入世”4年内将允许外资在基础电信中持股比例由开放初期的25%逐步提高到49%。在寻呼业务、数据压缩转发等电信增殖服务领域,外资持股比例由开放初期的30%逐步提高到50%以内;  相似文献   

5.
段求平 《浙江经济》2000,(10):46-47
(一)我国可望在今年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入世”的要求,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将向外资企业打开,在三五年的时间内逐步开放,并放宽对外资公司的准入及其它限制。外资保险公司将借中国“入世”契机蜂拥而入,这对保险业的发展必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就机遇而言:一是加入 WTO 有利于开发潜在的保险市场,增强国民保险意识。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会利用先进的营销、宣传战略来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市场,积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6.
信息平台     
中国高等教育将有限度向国内外私人资本开放 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向国内外私人资本有限度开放内地高等教育市场,但目前尚没有详细规则出台。 香港文汇报报道说,有关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在“入世”后的三至五年内,将考虑发行政府债券,并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民间的外资  相似文献   

7.
按照入世时的承诺,我国零售行业将于2004年底提前开放。入世对中国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外资的涌入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零售业应积极迎接挑战,明确业态定位,加强品牌建设实现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并通过适度的多元化经营战略,采用现代化经营方式,不断降低经营成本等,以增强中国零售业的竞争能力,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面临国内市场陆续对外资开放,教育产业也将对国外的教育资本放开准入约束。沈阳作为教育资源发达的省会城市,教育环境和教育基础相对成熟,在多种层次上的教育安排已臻完善,这正是国外教育资本看好的。  相似文献   

9.
一、"入世"将加速中国成人教育国际化进程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对中国来说,既面临着世界经济具有开放发展的时期,又有着来自他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力.但国际间激烈的经济竞争最终应归结于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而我国的成人教育将成为我国"入世"后教育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
冶晓娜 《发展》2006,(4):24-25
我国目前外资政策所处阶段分析 一个国家的外资政策是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程度相关联的,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是沿着"地区优惠--普惠制--产业引导优惠--对外资的国民待遇"的格局演化的.  相似文献   

11.
李巍伟 《辽宁经济》2005,(12):92-93
WTO的统一规制本身就是不同法域下的法律理念、价值、规则的融合,从这一意义上说,金融“入世”,就是金融法律的“入世”。WTO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及其立法提出了新的法律性要求,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市场开放将是全方位的。在外贸业务方面,加入WTO时就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任何地方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外汇服务;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以在上海、深圳、  相似文献   

12.
陶蕙 《上海经济》2003,(3):12-14
一、入世前,外资在我国服务业的特点 我国引资有三种形式: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入世前,我国服务业中的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的中国,商业领域也将司其它行业一样,被主动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之中,使本处于转轨发展期的、"风云不定"的中国商业不得不直接面对国际零售商的全方位挑战和机遇.根据己达成的中美WTO双边谈判中有关方面协议,中国政府将作出如下承诺:(1)零售市场,除香烟一种商品不开放,另外6种商品在入世5年内暂不开放(书报杂志、药品、农药、农膜、化肥、成品油),其它商品全部开放;(2)企业存存方式上,"入世"3年内取消外商数量、地域、股份和企业设立限制,但5年之内对30家分店以上中外合资连锁企业仍然必须由中方控股;(3)在特许经营方面,允许外国公司通过特许经营形式进行营销活动,没有限制;(4)在直销问题上,承诺"入世"3年之内充分听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直销立法.由此我们不难预料到,加入WTO实际上意味中国商业领域将全面开放.而虎视眈眈的跨国零售商早已做好一切准备,中国的提前"入世"让跨国零售商正中下怀:中国加入WTO后,大型跨国零售商会依仗其强大的资本、技术、人才、价格、政策上的优势,把中国的生产、流通纳入其庞大的世界流通体系,加快其实施全球化战略的步伐.同时,关税的下降,部分零售业的保护措施将不复存在,这都会给我国的零售业带来全面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装     
伴随民营资本进入中国金融业,有关取消“内外有别”,给民营资本以“国民待遇”的呼声从未间断。 我国加入WTO,对国内金融的保护期只有五年期间,对外资金融将逐步全面开放。根据已经达成的协议,我国将在入世后两年之内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经营外币业务,5年之内允许外  相似文献   

15.
<正> 自2005年1月1日起,我国进入WTO的后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入世对我国的冲击和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关税在两三年内将接近最终减让水平,非关税措施即将全面取消,服务市场开放力度迅速扩大,将逐步取消外资进入的地域限制、数量限制、股权限制。而与此同时外资在我国境内投资仍享有很多的优惠,尤其是在税收方面。这使得我国国内企业处于极不平等的竞争地位,面临着生存考验。在这种形势下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  相似文献   

16.
正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入世"以来,宁波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开放城市,利用外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外资在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科技进步、财政增收、城市建设、民众就业等方面均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城市相比,无论是规模总量、层次结构还是质量效益、带动效应,宁波利用外资始终存在不小的差距,外资工作也一直是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进入新时期,随着国际经贸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05,(1):69-69
在中国入世三周年届满之际,中国的零售业迎来了一个非常时刻.自2004年12月11日起在企业股权比例、开店地域以及数量等各方面向外资完全开放。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对外资零售企业在地域、数量和可经营产品等方面的限制已经取消,在未来3年的”后过渡期”里,中国零售企业将从有保护的竞争阶段走向全面竞争时代。中国巨大的零售业市场将出现变局。国家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8.
港澳·综合     
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直接投资地   香港去年所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资金额高达 640亿美元,高于祖国大陆,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直接投资地。 内地入世后可刺激香港成衣出口   祖国大陆入世后将大幅放宽纺织品及成衣出口数量限制,使在内地设有生产线的香港成衣制造商受惠。国内的零售、批发、进出口咨询将进一步开放,令香港成衣业有更大的自由度开拓内销市场。 台湾首座工业港麦寮港正式运营   台湾麦寮工业专用港从 3月 1日起成为台湾首座正式运营的工业港。麦寮港是由麦寮港公司投资、兴建及经营,投资额 81亿元,试运营…  相似文献   

19.
入世与中国的外资利用——以竞争力为中心的一种观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世后,中国的关税可望降低,非关税壁垒会逐步消除,市场准入将更为广泛。在入世背景下,外资流入中国的规模将稳步的增长,这将有助于中国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制造业和农业比较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会因为入世而自发地放大,因此需要“以竞争促创新、这种不同于以往“市场换技术”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备受瞩目的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终于成立,保险系以巨额资金高调成为股东,虽然尽管中国的铁路当局多次宣布"对外开放"、"欢迎投资",并将外资作为铁路优先开放的对象,但至今却仍难觅外资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