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及培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群式供应链是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之间的藕合组织形式。本文对集群式供应链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和集群式供应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竞争力及其培育进行分析,为集群式供应链这种新型组织方式的构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集群式供应链: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耦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集群式供应链是在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相互耦合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供应链。该文从集群式供应链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理论、供应链理论发展与集群式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耦合为集群式供应链的概念,为集群式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宁波海天集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集群式供应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3种模式,提出了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路径发展三阶段,以及各阶段中技术知识的传导方式。以宁波海天集团为例,说明了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发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集群式供应链的视角介绍了武汉激光产业,然后结合钻石体系研究武汉激光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竞争力状况,并提出其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分析了武汉激光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整合和发展路径,从而为武汉激光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肖华茂  彭剑 《经济纵横》2012,(10):114-116
低碳经济和集群式供应链理论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理论支撑。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管理研究较多,有很多成果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应用。然而低碳经济和集群式供应链两个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不过十年,虽然也有不少的学者在关注,但对两者的研究还只停留在平行的初步的探索,很少有学者把两者进行交叉融合,所以从低碳经济的角度进行集群式供应链的生态优化研究是一个研究的新视角,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集群地域中,存在围绕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诸多研发机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甚至是终端客户等组织,以"供应商——客户"关系,通过"信任和承诺"非正式或正式契约方式进行连接,形成基于本地一体化的供应链,即为集群式供应链。本文介绍了集群式供应链的涵义和组织结构,为集群式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生态工业园和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总结出三种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共生模式,即依托型共生模式、平等型共生模式、动静脉共生模式.运用Logistic模型,对不同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共生模式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生态工业园进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耦合所形成的集群式供应链是解决目前困扰特色农业产业附加值提升问题的有效模式。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集群式供应链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义,探讨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策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集群式供应链成员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学视角研究集群式供应链中的成员互动关系。认为在集群式供应链中,由于成员所占生态位的互补性或相似性,往往形成3种互动关系,即互惠型、依附型和竞争型。通过建立不同的成员互动关系模型,并运用微分方程定性知识以及数值仿真对其分析后,指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的互动关系中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战略各不相同,从而揭示了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结构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集群式供应链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向平 《经济问题探索》2007,(4):162-165,175
构建集群式创新网络是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基于供应链来构建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有效的集群内技术创新体系.文章在探讨了集群式供应链的含义的基础上,概括了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六大优势,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内外主流的集群升级模式,全球价值链分析范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垄断企业把持的全球性价值链,作为经集群与产业链的两种中间组织有机耦合而成的复合组织,集群式产业链具有"内外兼顾""攻守兼备"的组织优势。集群式产业链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根据要素来源,可以将集群式产业链分为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不同类型的集群式产业链,其演进与升级的路径是有差异的。文章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以集群式产业链为研究对象,从产品链、知识链、价值链、产业势力与治理模式等方面在对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种集群产业链高级化及其升级路径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群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集群式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由于集群产品空间上的近似性和同质性.集群内企业极易产生低成本竞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产业集群中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依托有关经济学原理,通过阐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集群的特点,建立其相应的运行模式.该种模式能更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中地域性、低成本以及生产要素短缺等问题,并大大地节约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3.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集成化供应链理论引入商业房地产行业还没有见到有关论述,笔者根据房地产供应链分类和国内外对房地产开发流程的论述,建立了商业房地产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型,并对模型和模型中各流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方式,为量化计算模型的各项指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成员协同知识创新固然重要,然而在知识创新过程中风险的存在影响着知识创新的成果及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如果创新所带来的利益不能够大于创新的风险,那么企业应考虑是否要参与协同知识创新.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分担创新风险,为企业带来新的知识和资源,而风险识别是协同知识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对于提高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风险的特点,基于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价,为供应链成员规避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步入全球话语权竞争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升级为协同高质量创新,而建设国家自创区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与全球话语权的战略举措,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构筑区域创新创业高地的重要路径。在梳理国家自创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状况与高质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明晰基于价值链、产业链、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路径。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模式方面,主要有企业引领型模式、人才支撑型模式、平台引导型模式、机构合作型模式,其是高质量创新的重要特质所在,也是理论创新之处。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发展,从整体规划、人才管理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4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大多面临着区位低端锁定的风险,因而结合地方特色探索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模式意义深远。以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河北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构建以内部价值链治理为主体、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政府支持为助力的"一体两翼"模式,不断提升地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实现价值链层级从低端向高端飞跃。  相似文献   

18.
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因其主生产原料的供应特殊性,其供应物流核心是对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针对传统库存管理仅一级库存的不足,提出适合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的分级库存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优点是将农户纳入供应物流库存控制的链条且各级库存分工明确、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9.
对供应链风险评估中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主体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管理具有区别于传统制造业供需关系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文章针对目前国内较低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制约着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现状,提出应将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以电子供应链的构建为直接目标,以电子商务知识创新为核心,以ID代码和条码应用标识符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知识共享和2E建设为基础,以供应链整合为保障,能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提供坚实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