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预示了中国评估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发展趋势。在比较中国与国际评估准则异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国际评估准则体系的现状及其差距,进而简述中国评估准则在与国际趋同中尚待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春生 《时代经贸》2012,(16):230-230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己于2005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响应G20和FSB倡议,在现有基础上,财政部于2010年4月2日正式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简称“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相似文献   

3.
汪洋 《时代经贸》2012,(18):204-20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从而完成了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这标志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现阶段经济、法律、会计发展水平,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即将建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而国际会计准则也由38项具体准则构成,因此在框架结构上,国内的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取得一致。但鉴于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大量存在等现实,中国会计准则还无法和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保持一致,趋同中仍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从而完成了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这标志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现阶段经济、法律、会计发展水平,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即将建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而国际会计准则也由38项具体准则构成,因此在框架结构上,国内的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取得一致.但鉴于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大量存在等现实,中国会计准则还无法和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保持一致,趋同中仍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张复宏 《经济师》2007,(7):176-177
新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实际,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把创新与趋同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协调连贯和内在一致的规则,其中企业合并方法的变化及选择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必然.本文分析了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以及取得的成果,也思考了趋同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必然。本文分析了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以及取得的成果,也思考了趋同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肖璐 《时代经贸》2013,(4):89-90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国依据国情仍旧保留了小部分差异。本文主要针对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则进行比较研究。从资产减值的定义、确认基础比较、资产转回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具有合理性、必然性、长期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的应用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并没有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计量属性,但在有关准则中却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项目,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范围基本一致,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应用的体现、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2日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具体任务和进程。为此,我国应加强与IASB的协调与配合,增强在国际趋同中的话语权;发展虚拟经济,增强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规范资本市场秩序,促进理性的交易价格形成;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依存性,客观上要求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并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因、现状及各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取得进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会计趋同是一个国际协调过程,其实质是利益之争,各国都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2.
刘成霞 《经济论坛》2007,(5):130-131
财政部宣布,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行新会计准则,同时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审计准则。此次准则体系更新,一方面充分借鉴国际准则,能趋同的地方尽量趋同;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中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以规范和解决中国当前的会计问题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它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很多理念和操作与中国目前会计准则和实务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甚至在有些方面的改变是以前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的,因此,新准则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财政部对1992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会计准则趋同于国际惯例,更符合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运行环境,更加体现了准则的实用性和规范性,本文仅就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修订中的新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对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也带来政治博弈,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趋同带来的益处,又要在趋同中把握原则.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发,使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国际会计趋同.新准则中的第二号《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与原准则规范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投资的适用范围作了重新界定,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核算方法、减值、披露等方面作了较大修订.从这些变化中也体现出了新准则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经济、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形势下,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工作的规范与指导,应不断顺应经济发展而变革,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中国自1992年开始进行探索,至2005年底已先后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中国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差异,在继续趋同的进程中应重点注意不断消除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滞后性、被动性、差异性、协调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现状的分析,以及面对会计准则的趋同,为保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保持中国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是必要的,也是恰当的.本文还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建设高质量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一些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阐述了我国准则将趋同于国际准则的动因,并对趋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在国际准则趋同的形势下我国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对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也带来政治博弈,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趋同带来的益处,又要在趋同中把握原则,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