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京津冀一体化》最终尘埃落定,事实上标志着京津对于河北开始对等对话。不过,未来京津冀一体化能否实现,还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建立对等的开放体系,找准各自定位并实现产业协同,建立对河北的反哺和辐射机制。京津冀需"对等开放"京津冀此前不能一体化,最大的根源在于政治地位不对等。不同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京津冀掺合了太多政治因素。京津是直辖市,各有一名政治局委员,河北则是一般省,不是一个量级,所以在河北与北京和天津的交往中,总是处于下风。河北的人才、资源,向北京倒流,产生了巨大的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河北主要承担着服务京津、依靠京津、做京津的后方屏障的重任,这也成为京津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一种潜规则。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两市一省已逐步在平等的地位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地区间的经济往来和贸易交流激增,在地方经济利益得到维护的前提下,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国家级新区,不仅地缘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共生性,且未来联动发展的可能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天津、河北可以承接一些北京的功能,使北京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得以缓解。京津冀经济区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河北省,环抱京津,在京津环渤海区域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主要讨论了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功能承接作用,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河北省的比较优势促进京津冀协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没有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北京、天津的发展严重缺乏广阔的拓展空间和腹地市场。而交通一体化的率先实现,才是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在京津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方面,天津已为交通一体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未来的京津冀三方应共同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着眼于长远,以京津为圆点制定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优化完善现有路线,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和物流"一单制",共同努力尽快实现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区域创新发展新版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雄安新区战略也为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运用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泰尔系数和集中度指数,在省域(北京、天津、河北)、轴域城市群(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京秦唐发展轴)和市域(河北省11个地级市)定量分析多空间尺度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并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因子分析。研究表明,在省域、轴域城市群和市域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明显,创新集聚存在区域空间集聚效应,且创新差异依次减小,但是影响不同空间尺度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原因不存在一致性,因此促进不同空间尺度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样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当前,为了尽快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新趋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北京、天津和河北都必须尽快摆脱就天津论天津、就北京论北京、就河北论河北、就部门论部门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尽快树立起区域一体化、在“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论天津、论北京、论河北的新思维观念和工作方法。主要指的是,要把京津冀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推进各自优势优化组合和共同发展过程中求得一省两市振兴。京津冀为了求得自身发展,应把这种“一体化”作为振兴环渤海区域的新思维新战略的一个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之日,才是三地经…  相似文献   

7.
河北内环京、津,外环渤海,地处京津冀经济区核心地带,是我国政府确定的一个重点开放开发地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融合程度和相互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有专家说河北将成为首都的生态屏障,首都的“护城河”,首都的“后花园”,京津的绿色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京津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工业配套加工基地。针对河北的经济发展局势,本刊记者对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进行了专访。《中国报道》:“十一五”期间,河北将如何构筑具有河北特色的经济新格局?白克明:“十一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吹响了河北新一轮发展的进军号角。现…  相似文献   

8.
孟祥林 《北方经济》2015,(10):54-56
京津冀三地在历史上同属一个行政区划,京津两个大都市与河北省北部地区形成的"包围与被包围"的区域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上经历了"首都经济圈"、"大北京经济圈"、"环渤海经济链"、"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是在这30多年的探索中对京津冀区域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相似文献   

9.
从京津冀三地的高校分布看,京津两地处于优势,河北处于劣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也非常重要。河北省应该抓住机会,迎头赶上,同时,也需要北京、天津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大力协同,推进北京高校优质资源向河北转移或传递。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在开展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的时候,吴良镛先生就提出了大北京地区的概念。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共同构成大北京地区。对此,河北省非常赞同,并称为大北京经济圈,还提出应该再加上一个三角——京张承这个首都生态屏障三角。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河北省决心围绕“大北京经济圈”做文章。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独特区位条件,决定了河北的发展与大北京地区繁荣息息相关。以首都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构成大北京经济圈的核心层…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实际发展效果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的京津两市与较贫穷的环京津的河北省之间的巨大差异,京津对于环境的敏感与河北省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再一次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具体要求。此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特别是京津冀三地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王寅 《中国报道》2014,(7):22-23
河北建设大数据中心,北京发展总部经济,天津发力京津双城金融服务业,京津冀三地正在想方设法利用各自的长处,试图重新定位三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协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与三地经济的协同发展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京津冀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进而实现三地金融的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1.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经济功能过密,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河北省的一些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加快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2.京津竞争态势激烈,难以形成合力效应。以往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15年4月,毗邻京冀,肩负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使命。如何把自贸区的建设同京津冀经济增长更好地结合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基于2012-2017年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将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量化,实证检验表明: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存在推动作用,对京、冀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相关实施细则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悉,京津冀三地的总投资规模要大于规划,规划中的项目重点是断头路和轨道交通。据多位专家测算,从今年至2020年的六年间,京津冀三地交通方面的投资预计在1.5万亿元左右。而在这超万亿投资中,引入社会资本也是京津冀三地正在尝试的路径。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推进,河北受益最明显,环京津地区将会更加便捷地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相距京津较远的石家庄,也将依托其便利的交通区位拥有更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一体化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三地将迎来爆炸式的发展机遇。其中教育问题受到了广大民众、教师和学生的密切关注。2016年发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指出,北京将疏解部分高等教育功能,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属高校通过整体搬迁等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报告出台,人们开始讨论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高校迁移"的可行性及实施带来的系列问题和影响。立即引发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迁移"的可行性以及其实施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的广泛讨论。本小组就高校迁移问题进行专题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形式了解已迁移至北京郊区高校的情况及现状,收集了在校学生及周边民众对于以前的高校郊区化意见和反馈;通过网上问卷形式对全国(主要京津冀三地)各行各业群众进行了京津冀一体化下"高校迁移"问题的问卷调查,收集了人们对于"高校迁移"的认可度、可行性、利弊性看法的数据,揭示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高校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个人发展、高校发展、京津冀三地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就提出了新时期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绘制出在构建市场体系中同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远景蓝图。天津滨海新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市场体系中精心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更好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一、战略地位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首  相似文献   

18.
《结构调整信息》2004,(2):2-2,3
近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官员和专家商讨京津冀都市圈和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大计。北京市政府官员首次提出了“3 2”首都经济圈以及“一轴、两核、三区”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的演变对于检验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区域创新产出综合知识,应用引力模型探讨北京和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北京下科技创新的引力变化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基于断裂点模型分析了北京-天津、北京-河北以及天津-河北的创新产出辐射区间的演变过程。得到以下结论:①京津冀区域创新合作背景下,三地空间联系不够均衡,北京的核心地位较为稳定;②天津市逐步扩大自身的创新辐射范围;③在三地的交界处存在创新辐射较弱地带,需要重点定位以实现三地整合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天津、河北的经济都有所发展。但河北省地区经济普遍落后,而北京、天津的水平仍不断上升,区域间差异明显。与长三角对比,上海发挥其辐射效应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一同发展对京津冀一体化中北京如何发挥其辐射效应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从长远发展来看,北京要明确其战略定位,疏散非首都职能的产业,实现区域间资源合理分配,切实推进多方面一体化,从而实现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