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务部在发布的《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来华FDI大量增加而中国技术水平提升速度则显得相当缓慢。我国给跨国公司让出了市场而技术发展却相当缓慢,这与我国“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有着很大的差距。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管理(北京)》2005,(1):110-110
《上海国资》杂志最近刊登张雪松的文章认为,众多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受制于政策大多采取了合资形式,而且许多跨国公司拥有多家合资企业。零散的布局及相互竞争对其全面实施中国战略十分不利,因此跨国公司重新整台在华业务的动机迫切。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进入20余年来,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确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某些表现也受到了国人的质疑。其中,滥用知识产权就是一例。不久前,商务部条法司司长尚明曾公开表示:“尽管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和竞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他们也可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实施某些限制竞争的行为,影响我国企业发展。”近日,国家科技部一份《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情况及其对策研究报告》,更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该《报告》不仅列数了跨国公司在华滥用知识产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亦有针对性地就微软、思科、英特尔、美国通用、飞利浦等DVD“6C”和“4C”联盟成员等多家厂商展开个案调查。种种迹象表明,知识产权滥用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拓展市场的“利器”,其后果已严重影响到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在此严峻背景下,相关政府部门该扮演什么角色?本土企业又应该如何进行反击?  相似文献   

4.
《物流技术》2005,(3):107-107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指出,中国不仅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而且正在成为颇有吸引力的研发基地和世界性市场,中国会继续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报告分析说,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重点将逐渐由传统的制造业向研发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  相似文献   

5.
麦肯锡公司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指出,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如此结果,实在令人诧异。仅就专业知识、技能是否对口来看,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盛行"先工作后就业"的求职者,不符合企  相似文献   

6.
解析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70%的海外直接投资和 50%以上的商品出口,控制行业标准、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竞争的游戏规则和发展趋势。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如何迎接跨国公司的挑战?本文就跨国公司在华公司的投资动机、战略的演变和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12,(1):156-168
一个在中国生长的外国人的人生轨迹和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轨迹竟然能如此休戚相关,丰田在华拓展的关键人物服部悦雄为《汽车商业评论》讲述历史现场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8.
<正>自1994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第一家外资研究与开发机构开始,外资研发机构逐渐增多。并且形成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热潮。截至2004年底,全球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家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种R&D机构已达700多家,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全球重要R&D基地之一。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加快在华的战略部署,在此形势下,跨国公司在华技术研发投资呈现出以下变化动向:1.研发投入明显增加,且不断提升在华R&D机构的地位跨国公司从全球技术战略竞争的角度考虑其在华R&D  相似文献   

9.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29日,他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之后,在国内外的多个重要场合,他对新常态的内涵又作了深入全面系统的阐释。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他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  相似文献   

10.
毕夫 《上海企业》2014,(11):49-50
<正>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日前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贸易报告》显示,虽然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6.1%,达到16 7.9亿美元,但在高端医疗设备,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却异常严重。这一结论与前瞻产业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给出的判断完全吻合。该报告指出,在我国医用器械领域,约80%的CT市场、90%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吸引着诸多跨国公司纷至沓来。据统计,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00多家落户中国。随着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逐步增多,其经营活动也出现本土化的新动向,本土化策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具体落实的载体。而人力资源本土化则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关键和根本,已经成为了众多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各种统计资料显示,在一般管理人员层面,许多在华的跨国公司已基本实现了本土化。而在管理高层方面,也向本土化迈进,如微软最早有杜家滨、吴士宏,后有高群耀等,微软…  相似文献   

12.
《河北企业》2004,(11):41-42
美林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零售业和家用电器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普遍亏损。唯一盈利的西门子家电也证实了这项研究报告,《华尔街日报》更是以“想要在中国赚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评价在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美林公布的这份报告,评估了七个行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运作情形,  相似文献   

13.
以《财富》世界500强在华跨国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水平及其在华社会责任发生异化的现象。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相对于其母国总部的社会责任表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发生了显著的弱化。(2)国际化水平高、敏感性行业、母国经济水平高、英美法系、距离中国地理距离远的跨国公司,其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水平显著更高,入华时间早晚因素对其在华社会责任水平高低不具有显著影响。(3)国际化水平高、母国经济水平高、英美法系、距离中国地理距离远的跨国公司,相比较其母国总部而言,其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弱化程度显著更低,入华时间早晚和敏感性行业两个因素对其在华社会责任的弱化不具有显著影响。文章研究丰富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跨境变异的文献。  相似文献   

14.
<正>入世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动机、背景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看,与跨国公司的对接难度加大,竞争将更加激烈。为此,我们必须认真了解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努力把自己的优势拉长,采取的对应措施应当更有特色,更有力度,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相似文献   

15.
陈思 《中外企业家》2009,(4X):77-78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不少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一种典型的进入方式就是在华并购。介绍并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客观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应对并购行为应采取的思路和措施。通过这些简要分析,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有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我们的实际经济活动,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评选说明     
界定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与社会系统中的新角色、新地位,识别跨国公司2012年度在华发展趋势是我们制作“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榜单的目标.今年在样衣企业的选择上,我们将财富500强作为重点考察目标,在兼顾行业特性、细分市场冠军的基础上,筛选出100家在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跨国公司作为指数企业,通过对它们的本土化评价全面反映跨国公司整体在华发展的实力与运营现状;并重点推出“本地创新20强”,表彰那些“为中国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7.
政策     
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投资物流商务部日前正式颁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根据该规定,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领域将大大拓宽,通过设立投资性公司,将可在华从事服务外包、采购以及进入物流领域。从事直接投资,注册资本至少要达到3000万美元,其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活动不  相似文献   

18.
李倩倩  宋颖 《价值工程》2009,28(6):56-58
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不能否认他们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但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从环境规制内涵、在华跨国公司给中国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我国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方式三方面阐释了对在华跨国公司进行环境规制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对跨国公司环境规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跨国公司与规制者(政府官员)合谋,使得规制效率低下或无效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对在华跨国公司环境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吸血鬼,他们只要盈利,仅此而已。”——《商业周刊》业界的两种观点如何认识与看待跨国公司,在国内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强调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全面地开放中国市场必将对中国的本土企业产生重创,认为跨国公司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带有新殖民主义的思想,主张限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减缓开放的力度,确保社会与经济的长治久安,力图民族工业的复兴。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交《加强支柱产业自主创新,防范经济殖民化》,指出我国三大支柱产业主权80%已被外方控制和主导,涉及信息…  相似文献   

20.
边看边说     
低碳生活并不遥远贵刊2010年1月号《在华跨国公司:环保真相》引导读者深入了解在华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的真实表现,也引起了读者对我国环保现状的高度重视。一次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