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行为一直干扰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改变了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方式、方法,出现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隐形化和复杂化的新情况,规避了当前相关法律、法规这种非公允行为的规制。应对上市公司收款项的行为及关联方关系存续时间做出限制性规定,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关联方交易,扩大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2.
郑波 《商业会计》2002,(10):31-31
目前,财政部和证监会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和法规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压缩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空间,以求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但在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的动态博弈中,上市公司受内部利益的驱动,会设法寻找新的利润操纵手段,以逃避监管,达到摘牌保壳、顺利向投资者圈钱和维护公司品牌形象等多重目的。本文列举几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的识别方法,以期对投资者有所裨益。一、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以往,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最惯用的方式。为遏制此类关联交易泛滥,财政部于2001年年底执行《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  相似文献   

3.
关联交易泡沫——推动股市回归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方面,很多经过剥离上市的大型国企,通过抬高毛利率或降低费用率等不公允的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成为绩优蓝筹;一些退市的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高溢价出卖资产等不公允的非经常性关联交易或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得以恢复上市。另一方面,一些原本业绩很好的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高价采购材料或购买不良资产,导致业绩变脸、资金枯竭。  相似文献   

4.
谭军  张洁 《商业时代》2012,(29):78-79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业绩或操控利润,为此,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和规定,使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止。然而,一些上市公司采取更为隐秘和复杂的方式-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企图绕过相关规定来逃避监管。本文针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表现形式作了较为详细的揭露,分析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成因,并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问题的识别和有效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滢尧 《北方经贸》2014,(11):87+90-87
随着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上市公司直接与其关联方进行交易的情况日益减少,但是出现了许多公司利用"隐性关联方"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间接隐蔽手段,损害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此种隐性关联方的认定存在较为困难,应对隐性关联方多方取证加强证据,加强监控,重点防范;借助媒体,拓宽渠道。  相似文献   

6.
在关联方交易活动中,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转移资金、侵占资产等目的,往往利用对其关联方的控制权或影响力进行有悖于市场公平交易原则的舞弊行为,以此获得不当盈余。从关联购销、资金往来、关联担保、资产重组四个方面,通过上市公司的实例来分析关联交易中不当盈余管理的方式。关联方交易不当盈余手段多样,但都是在关联方交易的外壳下进行的违规的暗箱操纵,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转移资金、侵占资产等违法行为,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及其他相关者的权益。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控及管理,对于维持公司自身的健康经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联交易收益“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朝晖 《新财富》2001,(10):84-85
通过关联交易获取资产转让收益操纵上市公司利润,从而达到保配、扭亏或摘帽的目的。不少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与关联方的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润操纵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到上市公司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来操纵利润,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通过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通过虚构收入降低费用操纵利润.为了防范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应完善会计准则,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改善上市公司外部监管,建立完善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的力度,有效的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现象.  相似文献   

9.
飞草 《新财富》2003,(12):50-50,52,53,54,56
目前最大的非公允交易风险在于经常性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在日常购销及其他往来活动中。对于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进行了约束,但“一有政策,下有对策”,随之而来的就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即将实质是关联方间的交易转化这非关联交易,从而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不少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增发股票等目的,往往利用调整会计政策、关联方交易、资产置换等手段进行资产的账面重组,以达到操纵利润、粉饰业绩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手段的探析,从而揭示出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新花招,为净化会计市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联方交易因其特殊性极易成为上市公司操纵会计报表的工具,因而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完善和强化关联方交易监管,是限制和防范这种操纵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在法律监管、会计监管、外部监管以及上市公司内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和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已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屡见不鲜的现象。为达到扭亏、保牌或再融资等目的。大股东往往利用不公允的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输送利润,这些关联交易常见的类型有:出售或购买资产、资产置换、资产赠与、关联方承担债务和费甩、委托或受托经营、债务重组等。考察关联交易现有的规范措施和关联交易利润操纵方式的新变化。研究新的规范对策,对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非常多.利用关联方交易就是常用手段之一.大部分公司往往利用关联交易来达到上市发行、获得配股资格、隐藏上市公司利润或实现利润转移等目的。利用关联交易的手法又是多样化的。实务中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已经损害到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破坏了市场稳定。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盈余管理将产生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联营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联性,加上上市公司在资金市场具有特殊的融资能力,当上市公司一味地追求高利润率时,就有可能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进行人为的操纵。文章以上市公司ST博元为研究对象,通过ST博元被中计系借壳上市到最后被勒令退市的过程,论述了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行为造成的种种危害,并总结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某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违背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严重违反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为了真实反映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交易的经济实质,向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现就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有关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一、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按本规定进行处理,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  相似文献   

16.
孟娟 《商业会计》2007,(10):30-31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非常多,利用关联方交易就是常用手段之一,大部分公司往往利用关联交易来达到上市发行,获得配股资格,隐藏上市公司利润或实现利润转移等目的。利用交易的手法又是多样化的。实务中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已经损害到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破坏了市场稳定。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盈余管理将产生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李松 《商业研究》2004,(19):124-126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较为普遍,但是相关的规则却极不健全。这给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大行利润操纵带来了可乘之机,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已经引起了广大投资特别是中小投资的强烈谴责。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是一个两阶段的过程,只有从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和规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两个角度同时入手,通过建立健全两个方面的规则,依靠监管部门的严格实施,双管其下,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关联交易,遏制利润操纵。  相似文献   

18.
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范及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丽 《江苏商论》2002,(8):46-47
<正>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有效地运用关联交易可以使上市公司节约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实现集团经营目标,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很多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的行为。一些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进一步筹资  相似文献   

19.
企业之间的关联方交易中时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容易导致财务舞弊,所以关联交易一直是审计风险控制方面研讨的热点问题。为防止或规避关联方交易控制不当产生的掩饰亏损、虚构利润、操纵利润、利益输送等负面影响,文章结合我国经济实践,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关联交易现状,梳理关联交易对企业损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正确认识关联方交易中的内部控制程序、完善关联方交易审计相关法规、改善审计技术、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等对策,期望为存在关联方交易的公司损益审计提供风险防范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受提供担保、避免停牌和退市、操纵利润、获取配股资格、规避税收等不当动机影响,有时会发生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类型有剥离公司的不良资产、转让优质资产、兼并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关联交易操作利润;在资产重组中利用关联交易达到不合法的目的或行为;通过商标的使用权作为主要的无形资产来进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担保进行关联交易;利用委托经营、托管经营、租赁、承包经营的方式进行关联交易;利用商品购销的方式进行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