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锻炼不定期,没有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较多;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和体育锻炼行为呈现正相关。建议要加强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孙剑强  刘亮  王斐 《新西部(上)》2010,(4):249-249,252
本文通过对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七个系部六百多学生关于体育锻炼问卷调查分析看,希望参加锻炼的学生占主要多数,但因为主观与客观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认识的正确性及对体育活动重视程度较差;每天的锻炼时间较少.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达到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校260名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实际参与中锻炼意识与锻炼行为存在严重差异,锻炼频率低、持续时间短;喜欢的运动项目和实际的锻炼项目有差异:体育场地设施、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体育教材内容是影响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从而主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4.
对300名大学生作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锻炼动机。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健康、能力、乐趣和社交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外貌动机明显强于男大学生,外貌动机是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在心理动力;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强度排序是:健康>乐趣>能力>社交>外貌,个体、性别、社会和环境等因素是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璇  尹焦 《魅力中国》2014,(15):239-239
目的一通过比较医学以及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现状,总结出大学生锻炼特点,从而科学、有效改善锻炼方式,提高效果,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方法一采用自鳊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多个医学以及非医学类院校各200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大学生对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练主观十分愿意者占76.7%,实际了解并进行者占22.4%。已学习相关理论并科学锻炼的医学生占310%,非医学生占12.4%;经x2检验P均〈0.01。结论一大学生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主观意愿与实际不符,且非医学生对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及执行力度较医学生低,加强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知识的教育,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杨科  宋建洪 《新西部(上)》2010,(7):249-249,253
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认为大学生有着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学校应积极地加以引导。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使之形成稳定的、良好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从而掌握几种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米亮 《魅力中国》2013,(26):178-178
以郑州市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探讨了篮球课外体育锻炼工作的评价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参与篮球课外锻炼的评价现状,认为通过构建积分制评价方法将对提高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兴趣具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8.
蒋万青  梅玲  章娟 《魅力中国》2010,(6):367-367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了解。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职业青年的体育锻炼态度是积极向上的,锻炼价值观正确。他们的锻炼动机以强身健体为主。大多数职业青年选择集体性体育锻炼的形式,他们参加体育锻炼通常以与朋友同事一起活动为主。男青年多选择在晚饭前进行活动,女青年则倾向于在晚饭后进行体育锻炼。男青年倾向于选择锻炼强度较大、刺激性较强的项目,女青年则更喜欢能够瘦身塑形的小强度的锻炼项目。  相似文献   

9.
分别使用不同形式体育锻炼方法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干预,对比实验前后各心理评价指标,结果显示:足球、羽毛球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足球运动更有利于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涛智 《新西部(上)》2010,(3):236-236,243
本文以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还未达到要求.其原因是许多学生把闲暇时闻多数用在上网、看电影等方面上,还没有把身体锻炼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概念.所以,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引导,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活资讯     
家务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吗?有些老年人长期呆在家里,很少外出活动锻炼,认为家务劳动干得也不少,完全可以取代体育锻炼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黄光霞 《魅力中国》2011,(17):334-334
通过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初步探讨,发现学生掌握的体育锻炼常识不准确,坚持锻炼的意志力不够。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体育锻炼需要、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兴趣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中小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侧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以哈尔滨为例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社区居民有55.1%每周参加次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min,青年和中年经常锻炼的比例(28.8%、47.8%)低于老年人(62.3%)。哈尔滨市社区居民经常锻炼率处于较高水平,但中青年人群的体育锻炼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刘娅楠 《魅力中国》2011,(12):248-248
将大众健美操成为学生们终生锻炼的项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艺术来实现。本文通过对健美操教学艺术的概述及其具体表现、美学概述和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与美学的角度分析,为提高健美操教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大学生们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体育自主锻炼方式的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体育自主锻炼方式上缺乏积极性,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运动方式选择贫乏、较为单一;在影响大学生体育自主锻炼方式的因素中,场地、锻炼水平和锻炼氛围是限制大学生自主锻炼方式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体育自主锻炼上,缺乏锻炼的意识,运动方式较少,缺少锻炼的场地器材,没有专人指导,锻炼水平不够,没有好的锻炼氛围等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自主锻炼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顺利成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情绪、增强团队意识、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认知能力、减轻和消除疲劳等。因此,高校应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在体育健康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  相似文献   

18.
赵艳玲 《魅力中国》2010,(3X):239-24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法等对豫北地区大学生双休日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大学生参加双休日体育锻炼的总体现状比较令人满意,女大学生对短时间的体育锻炼兴趣较浓,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是大学生双休日体育锻炼的热门项目,场地不足和学习负担重是制约学生参加双休日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德州市农村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德州市农村中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良好,农村中学生锻炼的强度适中,锻炼的时间基本合理,德州市农村中学生课余锻炼的项目主要以篮球和跑步为主。但是要加大对德州市农村中学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体育锻炼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南充市中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提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对策。要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体育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