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财政对农民直接补贴存在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国家转变了农民补贴政策取向,从过去以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转变为以对农民直接补贴为主。财政对农民补贴政策效果明显,发挥了积极的政策作用。但从具体执行情况看,现行财政对农民补贴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一)补贴范围界定缺陷粮食直补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通过补贴的形式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自2003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并连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系列种粮补贴政策。十余年来,补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种粮补贴政策面临诸多困惑,重新谋划思考时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关于粮食生产补贴现状、存在问题及整合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从2004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产粮大县奖励、地膜玉米补贴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经过不断完善和强化,初步形成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粮食补贴政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显露,亟待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2006年增设的农资综合直补。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广大农民对此无不欢欣鼓舞。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少且分散经营,粮食补贴发放、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实际问题,粮食补贴发放方式有待改进。笔者拟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相继出台了针对农民个人的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等财政惠农政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密切党群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惠农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刺激作用逐年弱化,政策执行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不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助资金和补贴项目不断增加,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棉油生产和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经营,粮补发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基层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效应评价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已经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化解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各项惠农补贴制度,通过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规范补贴程序等,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惠农补贴政策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补贴总量偏小、补贴方式不合理、补贴成本较高、补贴法制建设滞后等,严重影响惠农补贴政策绩效。本文在详细介绍了现行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惠农补贴政策的积极效应,认真剖析了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有效改进和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惠农强农政策不断出台,国家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入也不断增大,推动了乡镇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近年来通过乡镇涉农财政资金专项检查,也发现涉农补贴资金在发放管理和政策落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尽科学、合理之处,需要尽快研究改进。一、当前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涉农补贴项目繁杂,管理成本高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用于补贴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这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单产和全国粮食总产连年提高,解决了全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涉农补贴是党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实施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它是国家宏观调控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保持农业、农村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涉农补贴又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经对部分地区农村涉农补贴发放工作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就此课题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赵昕 《财政研究》2013,(5):51-54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增收的程度如何,是目前研究粮食直补政策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着对粮食直补政策成效的评价,也决定着粮食直补政策的改进取向,分析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必要。一、直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程度分析(一)直补政策使农民普遍增收。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从总体来看,应该说是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综合补贴收入。我国粮食直补可以划分为综合性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综合性补贴政策主要由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构  相似文献   

12.
农业补贴是一个国家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实施农业补贴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农业补贴,要让农民直接受益和得到实惠。但从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看,还没有完全达到农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助资金和补贴项目不断增加,促进了粮棉油生产和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经营,粮补发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基层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但是由于农户行为特征、农业资源禀赋和农村治理特点等方面与补贴政策存在某些不协调性,现行补贴政策存在目标与现实不完全一致的明显缺陷,从而带来了实际操作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近几年来粮食补贴政策落实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反思了政策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改革和完善粮食实行综合补贴政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加大生产投入,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机补贴总量、农机补贴的目标、农机补贴目录、补贴的侧重点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和垦区现有的农机补贴政策,从政策自身以及政策执行的角度,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机制、构建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的长效机制、强化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保障机制的建议,以期优化黑龙江省农机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在全国众多省份相继推开。改以前的“暗补”为“明补”,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体制创新,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从目前各地试点情况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因改革政策实施的单一性带来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认为有必要对各试点地区粮补改革政策作出适当拆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惠农政策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强农惠农投资补贴项目不断增多,补贴资金量逐年增加,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国家的补贴补助政策落实到位,使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惠农补贴资金在发放监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认真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财政政策。本文拟以吉林省集安市为例,谈谈县级市执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情况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落实好这项深受广大农村欢迎的惠农政策,本文根据江苏省常熟市的实践,对粮食直补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安徽省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但随着情况的变化,七年来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为此,2010年七八月份,我们深入肥东、庐江、来安、濉溪、休宁五县,实地调研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执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