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彬彬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66-167,175
中国区域发展的近期研究显示,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显著的问题,如何提高欠发展地区的经济实力这一课题,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和学者的深层关注。学界的研究方法大多从区域内部着手,忽视了多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性。为此,针对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采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考虑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反馈效应等,以此量化空间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作者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uer-Round模型测算中部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在国内各区域区际经济联系中获得溢出效应最大,它从国内其他区域获得的溢出效应显著地高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同时又是对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的区域,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4.
文章从溢出效应的视角对企业间的R&D合作加以分析,并在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我国企业间的R&D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三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服务业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区的服务业区域间溢出和反馈效应比珠三角经济区大,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区的区域间溢出效应高于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而珠三角经济区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低于所受到的溢出效应。环渤海与长三角经济区之间的服务溢出频繁,珠三角与环渤海、长三角经济区之间的服务溢出较少。  相似文献   

6.
由于R&D活动的经济外部性,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了一种使我国技术水平提升、R&D能力增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无锡国家高新区跨国公司R&D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并在考察跨国公司R&D机构基本情况、R&D主要特性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间产业GDP增长的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重在对区域间产业布局和关系的调整与规划。当前我国各区域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下,都在奋力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飞速地向前发展着,西部需要开发,中部需要崛起,东北需要振兴。然而,摆在我们现实面前急需要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是否真能带动全国的发展,各区域之间在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中相互间的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强,各自的受益又如何。本文将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区域间的这种GDP相互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透视区域间GDP增长中的溢出强度和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8.
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根据2002年中国12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OECD英国1990年、1984年、1979年和1968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国及英国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结合两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中国应借鉴英国成功经验,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及退出机制,通过一系列的优惠补助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注重对大学科研的重点资助。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6,(11):44-55
本文根据中国工业行业的特征,从垂直溢出效应和水平溢出效应两个维度研究了本土工业行业间研发资本要素对研发产出的溢出效应,分别以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产出的代理变量进行检验。本文把垂直溢出效应分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利用投入产出矩阵中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内在涵义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中国2003—2011年间33个工业行业的时空数据,寻找行业间两个维度的研发资本要素对研发产出溢出效应的特点。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专利授权数或是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活动产出的代理变量,研发物质资本投入的水平溢出效应十分显著,而垂直溢出效应呈现前向溢出不显著、后向溢出显著的非对称特征。在同样的模型框架下探索了研发人力资本对研发活动产出溢出效应,同时还考察了运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活动产出的代理变量,结果发现研发人力资本投入的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效应均显著,显示出一定的对称特征。本文解释了实证结果所对应可能的经济现象并以此得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以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研究框架,引入R&D投入作为新生产要素,将金融发展作为调节变量,利用计量经济学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内地30个省份2006-2015年R&D投入和区域创新能力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金融发展为调节变量,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溢出效应;同时,在金融系统发展支持下,R&D人员投入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起消极作用,而R&D资金投入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金融系统发展,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有效配置,构建由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的金融体系,对R&D投入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技术进步活动具有外部性,它不仅能带动该创新产业的增长,同时也会促进其它产业的增长,因此关于技术进步溢出效应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了各产业的工艺创新溢出效应和产品创新溢出效应,给出了技术进步综合溢出效应较大的产业,为政府制定宏观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所建立的模型是D'Asprement和Jacquemin(1988)型的一个扩展,它构建了两个企业在不确定情形下进行R&D竞争和合作的理论模型.模型的目的是解释不确定性如何影响研发效率,比较两个企业在R&D竞争和两种合作模式下技术投入水平、产量以及企业利润的情况.主要结论是企业的R&D研发(产量)水平总是随R&D成功概率的增加而增加的.当R&D溢出较大时,企业合作研发条件下的研发(产量)水平大于竞争条件下的研发水平,也大于联合实验室条件下的研发(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溢出效应、R&D合作及政府补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纠正技术研发的负外部性(溢出效应),政府一般可以选择3种政策工具,即专利制度、R&D合作以及政府补贴。对厂商进行R&D合作和向厂商R&D提供补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考虑3种博弈情况(即R&D竞争、R&D合作和垄断),当溢出率较小时,最优R&D补贴提高了R&D的水平、增加了研发产出和厂商利润。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了共性技术的R&D竞争、R&D卡特尔、RJV(ResearchJointVenture)竞争3种基本研发组织模式;在考虑投入溢出和成果溢出共存、溢出总量随时间T变化的基础上,引入研发风险率函数,通过对各组织模式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R&D投资率进行比较,总结出更适合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组织模式。结果表明:市场机制下,企业不一定会选择RJV;从社会福利角度,RJV产生的社会剩余大于R&D卡特尔和R&D竞争模式的社会剩余;为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引导企业形成RJV。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上游及下游两个行业各有两个企业的情形,考虑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的溢出效应,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上游企业决定选择研发投资;第二阶段,上游企业选择中间产品产量;第三阶段,下游企业选择最终产品产量并在产品市场进行竞争。运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并就上、下游企业选择在研发上的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行业内部以及两个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王晶  王艺 《经济论坛》2022,(11):56-64
会展业通过会议、展览、奖励旅游等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其联动能力强,关联水平高,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强大的带动效应。对应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会展业由简单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转向生态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展是市场规律,也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基于我国2018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绿色发展视角下会展产业的关联和波及效应。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绿色发展视角下会展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度较高,与服务产业的后向关联度较高;从产业波及视角来看,会展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能够产生联动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促进会展产业绿色化发展相关建议,以期借助其影响和辐射作用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将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扩展建立了能源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利用全国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4万亿投资在考虑技术进步溢出效应时对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量的完全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服务贸易进口、FDI流入和生产率积聚效应等方面扩展了CH模型,并以APEC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教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动态变化规律,得出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积聚效应;本国R&D资本存量有助于提升技术效率,但是能否促进技术进步刖依赖于R&D投入强度;和通过服务贸易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等三个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R&D经费、R&D人员投入等要素作为变量构建知识生产函数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并以1986-2007年有关数据对我国R&D活动中的知识生产与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R&D活动中的R&D人员知识生产效率较低,知识生产活动中存在正的溢出效应。提出加大R&D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调整R&D人员结构、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