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进行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时,为使结构方案更加全面,往往会拟定几种结构组合,此时就需要对加铺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3.
罗海清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7,(11):151-151,154
通过研究了复合式路面加铺沥青层的设计方法和典型加铺层结构组合,提出了基于FWD检测和有效厚度的弹性层状体系加铺层设计方法及复合式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青岛市旧路改造工程中拖管施工,指出了拖管施工的优点,并根据工程实践,总结出拖管式施工技术在城市旧路改造中铺设过路管道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施工准备、设备安装、挖工作坑、打导向孔及扩孔、拖管的方法等,从而为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6.
旧水泥混凝土道路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坤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8,(8):236-23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其设计及施工工艺等要求较高,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特性,结合贵州省大(方)纳(溪)公路旧路改造的情况。简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8.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让道路路面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通常都会选择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但是在加铺面层期间如果没有做好各环节工作,很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放射裂缝以及水损害的问题等.主要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重点关注的问题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加铺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剧增和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破碎、板底脱空等路面损坏,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面临着修复工作。本文结合了工程实际,对"刚改柔"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介绍旧路面材料冷再生利用的初步研究成果,提出冷再生利用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强度指标,以证实旧路面材料冷再生利用完全能满足路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旧沥青路面维修改造的影响因素,并在总结国内外旧沥青路面改造中加铺层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探讨符合广州市老城区道路现状的旧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针对不同使用状况下的旧沥青路面,考虑经济性等因素,推荐出沥青加铺层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道路的使用过程中,沥青加铺层一直经历着交通荷载及温度变化的循环作用,沥青加铺层结构中的裂缝扩展呈现为疲劳断裂特征。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从开始承载直至破坏所经历的车辆荷载及温度循环次数或作用时间)可分为疲劳裂缝形成寿命和疲劳裂缝扩展寿命两部分。疲劳裂缝形成寿命为由微观缺陷发展到宏观可检裂缝所对应的寿命,目前仍由传统疲劳理论的方法确定;而疲劳裂缝扩展寿命则为由宏观可检裂缝扩展到临界裂缝而发生破坏这段区间的寿命,用疲劳断裂力学方法确定。本文着重对沥青混合料与沥青路面的疲劳断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高速公路已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路径之一,保证其工程建设的安全规范十分重要。其路面建设可采用多种材料,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耐磨抗滑、表面平整、行车舒适、维修简便等优点,日益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中。路面平整度是反映道路综合质量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驱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行车是否舒适取决于路面的平整度,它能直接反映高速公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趋势也在逐步加快,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城市对于道路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民群众对于新时期的道路有新的要求,如何确保道路质量的同时满足对于道路承载能力日益增长的要求,是当前政府面对的问题。沥青路面作为我国主要的路面材料,具有诸多优良的特性,但是由于施工工艺水平的限制,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往往难以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本文主要从管理、施工两个方向研究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并根据工程实例进一步论证,希望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以深圳市梅观高速为例,在路基(堤)连接方面和路面连接方面,总结了国内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对于类似旧路改造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在高速公路施工中,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底基层、基层、路面施工各个程序的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