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公益林被用作维持生态平衡的主要一环,对生态系统起着举足轻重且无可比拟的作用。论述了建设生态公益林在森林资源、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中的必要性及应用,以大力提高生态系统的愈合能力、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德钦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德钦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德钦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化、信息中心,是农村二、三产业的载体,它主要包括县城、建制镇和集镇,我县的县城拉堡镇,里雍、穿山、进德、百朋、三都、里高、土博、成团、洛满、流山10个建制镇,福塘、白沙两个集镇,以及柳兴、露塘集镇等都属于小城镇之列,在我国,按人口聚集规模大小,可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集镇、村庄等,小城镇介于城市与村庄之间,是城市与村庄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5.
6.
森林分类经营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嗯则和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森林、林木和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运营规律进行经营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就是在生态公益林区,通过资金的投入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公益林区的森林资源得以恢复;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交通方便的商品林区,通过集约经营,大量生产木材,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简述了融水县的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护成效,同时分析该县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问题与体现出的管护盲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寻求具可行性的解决对策,这对于今后融水县乃至我国其他省市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具可资借鉴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广泛筹集资金。给森林资源定个合理价,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无价的问题,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产生间接环境效益,并远远大于其提供木材的经济效益,其发挥的作用被下游和其他地区无偿使用,而各种费用只由上游的林农和政府承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些费用应由社会来负担,国家可以设立生态税,像水利建设资金一样能为生态建设提供固定资产,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应从地方财政中安排部分资金及向社会各部门、单位筹集资金,补充生态建设不足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原《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送审稿)》(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8月)中,洋溪至从江河段开发方案推荐采用洋溪一级开发方案,即洋溪正常蓄水位为176 m,正常蓄水位与从江梯级发电尾水基本衔接,能同时满足防洪、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要求。但经调查复核发现,洋溪正常蓄水位176m方案淹没较大,正常淹没人口达到1.5万,正常淹没耕地达到1.06万亩(约706.67公顷),故洋溪工程实施难度较大,但降低洋溪正常蓄水位,洋溪库尾至从江梯级河段又较难通过航道整治来满足航运要求。因此,对洋溪至从江河段的开发方案进行了初步补充研究,建议将此段洋溪一级开发方案调整为洋溪、梅林二级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一种以渴望自然,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正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趋势和新时尚.但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的经营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完善、旅游生态意识落后、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生态旅游有名无实、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文章以桂林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生态旅游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8)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进程逐渐彰显出生态与可持续融合的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以生态人文理念为基础的原则背景下进行园林景观建设,可以促进园林景观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为园林景观建设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效益,是建设绿色基础建设中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计算出已有防护林的透光度、防护林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护林的占地面积,并且还要对存在不合理的结构林带对其进行生态景观设计。同时,对项目实行区域内对防护林带的生态景观空间、生态景观的节点、重点生态景观中心以及防护林景观功能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生态化景观化,对农田防护林进行空间和结构设计。通过土地整治对农田防护林进行景观设计提升防护林带景观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为快速实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提供合理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纺织服装产业是与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被不断强调的背景下,其设计、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制定发展生态纺织品的有效策略,跨越绿色壁垒,促进现代纺织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纺织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各大纺织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文章对发展我国生态纺织品的企业应对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拥护和支持。退耕还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009~2012年生态足迹及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基本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青海省重点开发的26个区域在生态足迹方面差异极大。因此,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等实现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林业与环境、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林业建设与生态文明3个方面论述了林业发展对鹤庆县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总结了鹤庆林业发展的得失,提出了关于林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