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SOM)的碳动态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海陆交错带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选取位于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三个天然红树林群落土壤剖面,采用C同位素方法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地表100cm土壤碳库分别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碳库量较大,达673.2Mg/ha,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为371.9Mg/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325.2Mg/ha。有机质分解过程、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的差异、潮汐作用、群落演替阶段以及生物干扰等,都会对红树林土壤的碳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晋西挠褶带北部奥陶系露头碳酸盐岩的系统采样,全面分析了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进而探讨了该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形成时古海水盐度与温度特征。Z值越小,δ13C越偏向负值,反映碳酸盐岩受到后期成岩作用、淡水淋滤作用的影响越强烈。通过碳氧同位素值定量计算得到成岩温度,从而定性判别在埋藏环境下的相对埋深大小、成岩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方文君 《价值工程》2012,31(13):44-45
以上海市临港新城土壤(20cm~50cm)中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壤中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采取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插值法绘制了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图。土壤有机质呈现中等程度空间自相关,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增加,沿海周边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AM)真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成员之一,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中AM真菌着生状况和群落结构特点,探讨了城市生态因子,如人类行为、植被重建与维护、城市土壤状况等对AM真菌着生状况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认为今后应加强城市生态系统中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如关键城市生态因子(如水资源匮乏、热岛效应等)改变AM真菌群落结构的效应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食品真伪、掺假掺杂的检测鉴别是食品安全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介绍了同位数比质谱仪法(IRMS)和点特异性天然同位素分馏核磁共振技术(SNIF-NMR)的基本科学原理,综述了它们在蜂蜜、酒、果汁、油脂等食品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其可能的新的应用,为采用该两种检测技术制定检测鉴别地沟油和其他食品的标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玥樾 《价值工程》2019,38(2):179-181
近些年来,土壤铯(Cs)污染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静态吸附法,比较研究了中国四种典型土壤在不同温度下(288K、298K、308K)对溶液中Cs吸附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四种土壤对Cs均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且在任何温度下,其吸附量为黑土>紫色土>褐土>红壤。随着温度的提高,每种土壤对Cs的吸附量较高。四种土壤对Cs的吸附等温线均可以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拟合。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季节温度变化可能对土壤吸附Cs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封晔 《价值工程》2015,(17):219-220
采用T-RFLP法实验研究贵州省特有药用植物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贵州省特有药用植物根际AMF种类丰富,数量较大。植物种类不同,对应的AMF群落多样性有较大差异,证明了宿主植物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同时,有机质、p H和速效磷对根际AMF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半导体企业开展碳审计的六大步骤,介绍了半导体企业FC(HFC,PFC)气体碳审计的方法,并以某半导体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FC气体的排放比例,指出C2F3,CF4,SF6是FC气体减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西藏南羌塘盆地索布查地区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的灰岩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对该地区的古海洋温度进行恢复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灰岩为海相环境中沉积的,计算结果显示温度值T(℃)为16.2~21.6,从底至顶显示为降低趋势,说明当时的环境由温暖向寒冷转变.  相似文献   

10.
宋睿飞 《价值工程》2014,(19):321-322
本文通过对双柏县林内林外小桐子林地土层(0-30cm)细菌数量和类群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小桐子林地细菌进行了方差分析及多样性指数分析。经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林内与林外的细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0-15cm之间小桐子林地的土壤细菌数量逐渐增加,15cm处达到峰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林内与林外均有类群12个,群落组成基本相同,细菌类群多样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费玄淑  张竹云  赵雪梅 《价值工程》2012,31(29):173-175
全球气候问题愈来愈严峻,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都高度的关注和参与,碳金融应运而生。本文界定了碳金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中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外碳金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上有关碳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金融概念、碳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及碳市场风险管理和政策安排等方面。这些理论成果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碳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可以从建立功能完善的碳交易所、规范发展碳交易市场、拓展碳项目融资方式、多方位提高人们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等方面尝试构建中国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3.
郭炜  农永光  赵文峰  于哲 《价值工程》2014,(28):289-290
通过分析国内外有机碳/元素碳的分析技术、不同分析的方法比较和国内外分析标准的比对研究,本文探讨了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技术方案,对NDIR检测器进行了线性测试,为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仪研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成龙  毛祖丰 《价值工程》2011,30(16):146-14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碳汇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碳汇经济已经浮出水面。文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以额度化的碳物质运动为核算对象,对企业的碳会计报表框架进行构想设计,以明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已排碳量是多少、可排碳额度是多少以及企业需要购买多少排碳额度,为企业在碳汇交易中应该购买多少排碳权提供了依据,为企业和政府管控碳排量总量,更好地使企业股碳减排,披露企业会责任履行情况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张哲  么洪波  朱绍民 《价值工程》2010,29(12):256-256
采用活性炭富集工业废气中的二硫化碳,再用无水乙醇洗脱,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进行测定。对采样、样品保存、解析液体积、解吸时间进行了分析试验。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的采样效率为98%~100%;精密度实验的变异系数为2.8%~6.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100.3%;按1L采样体积计,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8×10-5mg/m3。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变暖的根源,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企业在供应链各环节上的活动都伴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全球减排的总趋势下,降低供应链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文中介绍目前学术界将碳排放和供应链结合起来的研究热点,包括可持续供应链、碳足迹和碳交易,最后总结了研究现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涛 《价值工程》2010,29(20):7-7
本文从分析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如何建设低碳社会等方面,论证了如何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型,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8.
严鹤峰 《价值工程》2012,31(18):149-151
生态环境在目前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下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发展目标,它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随着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环境保护也随之成为了经济发展所需要重视的一项问题。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换来的事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的介绍来揭示低碳经济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根据其结果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常颖  杜春晶 《价值工程》2012,31(22):162-163
本文在阐述碳金融相关概念和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并发掘出长春市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发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市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有效措施与手段,进而推动我市商业银行碳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业碳汇的法律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娟  邹冬生 《价值工程》2010,29(34):305-307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己经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应加速林业的发展,积极增加林业碳汇。本文阐述了林业碳汇的概况,总结了目前林业碳汇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完善林业碳汇法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