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台湾商业城"在大陆各地拔地而起近年来,大陆内地从青岛、重庆再到武汉,不约而同都推出全新概念的"台湾商业城",甚至连只有不到50家台商的太原市,也要建造"台湾大酒店"及"台湾商业风情街"。抢攻大陆内需市场,已成为目前台商的全民运动。2011年11月29日,原本只能容纳210位的台北10l大楼欣叶食艺轩,硬是挤进了250多人,人声此起彼落,就像煮开了锅的水一样。而这  相似文献   

2.
<正>与沃伦·巴菲特齐名的美国投资大师杰姆·罗杰斯在接受台湾《商业周刊》越洋专访时说道:"中国铁路业可提高国家竞争力,好景可望延续10年以上。"罗杰斯曾三度开车环绕中国大陆,他在火车站里观察拥挤的人群,预见到铁路会是中国人运输的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信息制造业"西移"大陆台商投资大陆,早期大都集中在传统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到2000年以后,出现了一股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向大陆"西移"的热潮。根据台北市电脑公会与《数位周刊》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台湾科技厂商2001年赴大陆投资增长72%。此外,台北市电脑公会针对岛内411家厂商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2005年5月,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制作了"为什么台湾如此重要(Why Taiwan Matters)"的专题报道。文章中提到,台湾信息电子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地位犹如"中东原油",认为这两者都是短期内不可取代的;没有了它,世界经济将无法运作。这也难怪,台湾信息电子制造技术在世界信息产业中一直占有很大优势;甚至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5.
闵杰 《港口经济》2012,(5):35-36
68海里,是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的直线距离,成为大陆到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1996年台海关系紧张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联合军事演习在平潭进行。而今后,在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这里将成为创新两岸合作模式的“先行先试”地区。  相似文献   

6.
台湾现有2100万人口,但保险业实力雄厚,其保费额超过大陆一倍,人均保费额为大陆的118倍。据统计,1989年至1993年,台湾保险业务年平均增长率达15%。根据国际保险业权威刊物,瑞士再保险公司出版的《SIGMA》杂志1995年第五期披露的数字,1993年,台湾保费收入为111亿美元,在世界上的排  相似文献   

7.
张恒 《西部大开发》2004,(11):58-59
台湾的便利商店与量贩店密度在全球首屈一指,由于台湾市场将近饱和,业者不约而同把"复制"成功经验的触角伸向大陆。全家便利商店、统一企业以及远百集团等龙头厂商都已赴大陆安营扎寨多时,而近年来的天福、上岛,则更显咄咄逼人之势。难怪业内人士都在惊呼:今年成了台湾连锁店进军大陆的"市场元年"。  相似文献   

8.
大陆在台商眼中从"大工厂"变为"大市场"——"对台商来说,大陆过去仅仅是一个‘大加工厂’,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市场’。"7月21日,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下称"台北世贸中心")驻南京专案主任林国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6月18日,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台湾诚品书店联合举办的"书香上海,阅读世纪"书展,在诚品书店台北信义店开幕,1500种、5600册套大陆图书在此展出,引来了众多台湾读者。在诚品书店台北信义店3楼,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下属26家出版单位的千余种图书亮相。水浒人物画代表作《戴敦邦画说一百零八将》、收录吴昌硕目前存世以  相似文献   

10.
<正>《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已满两年,有力地促进了台湾产品对大陆的出口,不仅惠及面广,成效显著,并且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事实证明,ECFA对促进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两岸经济联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了岛内民众一致好评。特别是台湾产秋刀鱼、石斑鱼、虱目鱼等农渔产品,由于享受货物贸  相似文献   

11.
肖冬华 《特区经济》2012,(5):255-257
"推拉理论"为台商投资向大陆地区转移的动力分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框架。在台湾"推力"和大陆"拉力"的作用下,我国台商大陆投资升温。在产业选择上,随着台商投资形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在大陆投资农业,以农业为主的绿色投资升温。在区域选择上,中西部地区成为台商新的投资热点。面对新的形势,应借助台湾"推力",强化大陆"拉力",促进我国台商大陆投资掀起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王雨佳 《新财经》2009,(10):64-66
大陆与台湾实现“两岸三通”,台湾就进一步向大陆敞开了大门。对于台湾经济和台湾企业来说,大陆企业的大手笔资金,是最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大陆"踩煞车"台湾经济跟着"熄火"?欧债危机导致全球需求疲弱,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台湾行政部门8月中旬将今年全年台湾GDP年增长率预测下调到1.66%,引起岛内一阵不安。自今年春节迄今,台湾创下罕见的连续5个月出口负增长,7月份甚至衰退了2.6%,是金融风暴后的新高。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更是节节下滑。7月台湾对大陆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1%。总计1到7月,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金额比去年同期减少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由台湾《工商时报》组织,以发行人兼社长彭垂铭先生为团长的“台湾《工商时报》大陆商业投资考察团”一行116人,在江苏南京、无锡和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活动,并就商业流通、医院等三产领域的有关项目进行了洽谈,达成了一批合资合作意向。台湾《工商时报》组团在江苏进行商业投资考察@杨剑  相似文献   

15.
<正>"陆生法案"于5月10日在台湾获得初审通过。所谓"陆生法案"是指包括"《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大学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及"《专科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关于大陆学生开放来台及承认大陆学历的相关问题。与以往台湾"采认"大陆学位和学历、开放台生赴大陆求学的政策相比,此次的"法案"虽依然使人有一种"千  相似文献   

16.
黄原一 《中国报道》2012,(10):96-96
作为大陆到台湾交流的学生,当被一位台湾同学问到大陆是否还到处是牛车的时候,"震惊"一词已经远远不能够表达我的感受了。然而,这只是一个序曲。后来我陆续被问了许多问题:你们是不是随便说一句话就会被抓起来、你们是不是没有电视没有电脑……  相似文献   

17.
台湾投资者六成四资金投往大陆台湾“经济部”新近公布的一份《制造业经营意向调查报告》透露,台湾近三年来有投资计划的厂商将64%的资金投向大陆,而对台湾本岛的投资意向不高。据称,这份报告抽样调查了五千家台湾厂商,结果显示,近三年来进行过投资的厂商中,大多...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0年6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签署至今已满周年,且"货品贸易早期收获清单计划"(简称"早收计划")的正式实施也即将满一年,盘点得失,台湾究竟是"亏"了还是"赚"了?根据ECFA的要求,大陆方面于2010年10月28日开放台商投资会计、电脑、研发、会议及视听等5项服务业,其中台商赴大陆投资电脑、研发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外科好手正在开始外流,并且大量流入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医疗改革如火如荼,"十二五"规划明确指示,要大幅扩张民营医院。台湾医师成为新一波浪潮的主角。如今,台湾368个乡镇,66%没有急诊医师,47%没有外科医师,43%没有妇产科医师,36%没有儿科医师。台湾留不住好医生,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飞往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台湾人力资源机构“1111人力银行”6月底公布的调查发现,近54%的台湾“上班族”有赴大陆求职的意愿,而且随着两岸开放幅度加大,欲赴大陆求职的“上班族”出现年轻化趋势。寻找大陆工作机会的台湾求职者目前平均每天近2万名,创两年来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