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军伟 《中国外汇》2013,(15):68-69
外债是一把双刃剑,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使用不当会给我们的经济乃至政治带来危机。这已经在历次国际债务危机中充分得到体现。对外债的管理,既包括政府当局从国家整体角度进行的宏观审慎管理,也包括债务人就自身债务进行的微观管理。其出发点和目标是一致的,即合理使用外债,防范外债风险。本文从宏观管理角度,谈一谈对我国外债管理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海南金融》2002,(10):4-8
本从外债规模、结构以及动态角度对我国外债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外债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包括隐性外债、局部外债偿付危机以及外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等,并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外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引入外债资金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外债犹如江水,平时灌溉农田,洪涝时却可能决堤为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接踵而来的债务危机,让外债管理成为一项国家级重大金融工程。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和我国短期外债占比过高的背景下,评估外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外债管理政策的特点、实施效应、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的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剧烈振荡,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明显放缓。债务风险可能通过传递效应,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我国公布的外债统计监测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评估我国外债风险状况及外债管理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剖析当前外债管理政策存在的缺陷,提出应切实加强外债管理和监测、抑制外债过快增长、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和我国短期外债占比过高的背景下,评估外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深入评估我国外债风险状况及外债管理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剖析当前外债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加强外债管理和监测、抑制外债过快增长,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国的外债特别是中长期外债,一方面能弥补该国资金不足,另一方面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其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但过度的外债,特别是过多的短期外债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导致大量财富外流。目前我国短期外债已经占外债余额的39.8%,比25%的国际安全线高出了14个百分点,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潜在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8.
外债预警体系应具有防范性、可操作性,建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是整个预警体系的基础和分析的重点内容。本文对建立外债管理预警统计指标体系,包括衡量债务总量、债务结构、外债成本、债务偿还能力、债务风险和衡量债务状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体系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青海金融》2006,(7):7-10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外汇占款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与此同时短期外债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压力和债务风险。鉴于短期外债监管对一国经济、金融的重要性,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短期外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外债结构的优化与管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陶伟,李瑶9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偿债高峰,能否保证债务的按时偿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科学地确定我国外债的适度规模,即外债总量问题,而对外债结构管理并未给子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净流入持续在高位徘徊,对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冲击。对此,监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强协调,重点强化对非主权债务,贸易融资和短期外债的监管,实现外债流入流出的均衡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保持汇率稳定,我国对外债管理实行了某些临时性的管制措施。2001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大幅走低,继续保持外债管制将显著地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债务负担。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适时调整外汇管理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债务置换,防范外债风险,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外债周期的阶段性转换与宏观经济运行巴曙松邢毓静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外债,是指国内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外债的运用过程,也就是债务经济的过程。所谓债务经济,是指与其他经济社会保持信用关系的信用经济。国际金融理论根据债务经济中外债的借入、使用、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债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债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我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债务国之一。目前我国外债管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比重较高、货币种类集中、隐性外债严重和竞争外债使用效益低下等方面。主要应从健全管理体制、监控外债规模、合理安排债务结构、增强对外债投资项目的监管和完善外债立法等方面加强外债管理。  相似文献   

15.
短期外债是指从境外借入的所有约定期限在一年(含)以内的短期债务资金,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对短期外债管理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尚存在政策界定不完全、审核监管不到位等束缚,使短期外债管理部分规定流于形式。因此,短期外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欧债危机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欧债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这给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尽管此次欧债危机并未对中国造成直接冲击,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我国的外债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深入研究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并就加快推进我国的外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短期外债是指从境外借入的所有约定期限在一年(含)以内的短期债务资金,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对短期外债管理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尚存在政策界定不完全、审核监管不到位等束缚.使短期外债管理部分规定流于形式。因此.短期外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8.
现行实物形式的外债一般包括贸易融资、外汇租赁和出口信贷等金融行为形式外债也是以货币进行计价,但外债的流入以货物的报关进口为“提款”,外债的偿付一般是以货币形态进行支付,因此其流入、流出形态不同,而且同时具有贸易性和融资性,较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和货币形态外债来说,有其特殊性,相对于货币形态外债的管理而言,更具复杂性。本文拟就外债登记、还本付息方面,对实物形态外债的流入、流出的外汇管理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福建金融》2006,(11):39-4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外汇占款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我国外债规模中短期外债的比例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压力和债务风险。鉴于短期外债监管对一国经济、金融的重要性,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短期外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大伟  翟珊珊 《金融纵横》2014,(2):42-47,79
长期以来,我国中外资企业在境外融资政策上存在着差别待遇。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应继续落实国民待遇原则,逐步消除借用外债政策方面的差别待遇,进一步促进外债管理便利化。本文从法律角度阐述外债管理国民待遇原则的重要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阐述外债管理制度安排的可行性,以期为进一步消除差别待遇、推动外债管理便利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