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茜 《时代金融》2013,(32):188-190
一直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处理国际贸易结算单证业务时均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因为交易背景的国际化带来风险多样化,如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欺诈风险、履约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所以银行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业务处理,才能与国际间的银行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操作风险引发的其他风险。随着进出口贸易和金融产品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在管理和规避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而商业银行对进口贸易结算的潜在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对出口业务风险的防范,但笔者认为出口贸易结算也存在许多风险点,故在此对出口跟单信用证结算业务中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银行卡欺诈案件的高发态势,为做好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宣传,增进持卡人对银行卡产品的了解,近日,宣城分行组织开展以“安全用卡、防范风险”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通过业务宣传、发放安全用卡手册和业务咨询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农行银行卡产品和银行卡欺诈案件的防范知识.为规避客户资金损失、  相似文献   

3.
如何充分挖掘进出口型企业的业务资源,实现进出口结算业务的协调发展是商业银行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卫新江 《中国保险》2006,(12):60-60
现代科技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有助于人们发现和识别保险欺诈。因而,在引入新技术改进承保、理赔业务管理系统的同时。应当考虑到防范保险欺诈的需要,依据这样的思路设计出来的保险公司业务处理系统除具备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外,还具备另一项重要的职能:遏制和发现保险欺诈。  相似文献   

5.
内部数据查询是保险公司防范欺诈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依托公司的业务查询系统进行数据配对查询,以识别和发现保险欺诈。具有反欺诈功能的公司业务查询系统可以设计成公司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单独设立,但不管怎样该查询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公司综合义务处理系统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的数据方面的,要保证可能与欺诈有关的各类业务信息能够及时地(最好是同步地)向业务查询系统集中,只有满足这样的技术要求,业务查询系统才能真正发挥识别和发现保险欺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关银行卡的投诉、纠纷等案件频发。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因此,加强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迫在眉睫。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突增,贷记卡的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客户利用银行卡套现造成的风险更为严重。近两年,银行卡欺诈风险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海西地方商业银行ATM机业务存在的外部欺诈风险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防范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借此探讨能有效促进商业银行降低非预期损失,并迅速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障ATM业务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海西"地方商业银行ATM机业务存在的外部欺诈风险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防范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借此探讨能有效促进商业银行降低非预期损失,并迅速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障ATM业务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佟钧 《中国信用卡》2009,(14):52-54
近年来,国内信用卡业务蓬勃发展,发卡量激增。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也日益显现,信用卡欺诈案件呈不断攀升的趋势。如何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控制风险,防止因信用卡欺诈而给持卡人、商业银行和整个社会带来危害,是发卡银行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信用卡欺诈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贷记卡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其风险防范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贷记卡业务存在的风险从贷记卡发售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角度分析,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在营销环节上,是防范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首道关卡,但一些营销人员为了完成任务,未严格履行调查职责,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信用证欺诈形式多样,按照欺诈人地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开证申请人欺诈、受益人欺诈、开证申请人联合受益人欺诈以及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共同欺诈。诈骗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假信用证欺诈、利用技术性条款欺诈、伪造单据欺诈和借用第三方欺诈等。  相似文献   

12.
要远离欺诈,持卡人就要做到‘知己知彼’,知晓骗子的诈骗手法,了解持卡人在何种情况下受骗,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招数。"这些年来,银行卡诈骗活动十分猖獗,欺诈手段不断花样翻新,本来可以带给人们方便的银行卡,一旦不慎,反而成为威胁持卡人和银行安全的工具,不但"卡"住了自己的资金,更"卡"住了自己的心情。要远离欺诈,持卡人就要做到"知己知彼",知晓骗子的诈骗手法,了解持卡人在何种情况下受骗,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招数。  相似文献   

13.
罗雯 《财会学习》2018,(12):4-6
近年,国内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从未停止,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或生产国内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产品的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都必将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海外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以及中国贸易法规和监管模式的频繁变动,都对进出口业务造成了冲击.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需在合规遵从和风险控制上,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对"财务人"眼中的进出口业务合规遵从和风险控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对进出口业务常见的风险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与分析,最后以上汽集团下属的合资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财务部门在进出口业务流程规范和管理优化方面可采取的相关措施,以供有相同需求的企业财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晓霞 《中国外汇》2014,(17):40-40
问:甲公司进出口业务量大且结算周期长,请问哪些业务需要进行贸易信贷报告?如何报告?  相似文献   

15.
银行卡之所以能成为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的金融服务工具,既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商业银行服务手段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发卡行在风险与收益间博弈后的必然选择,可以说,银行卡风险与银行卡业务相伴而生。银行卡特有的信用透支功能,跨地域、全天候的快捷结算方式,使得银行卡业务不仅要面临传统的信用风险,还要妥善处理好各种欺诈风险。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伪冒交易和以电购、邮购等方式进行的卡欺诈造成的损失超过20亿美元,占整个银行卡业务风险损失的90%以上,平均每13000笔业务中就可能出现1笔欺诈交易。防范欺诈不仅是发卡行确保银行卡业务稳健运营的必要举措,也是维护持卡人权益、保障其资金安全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四:外部数据查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数据查询是一种利用行业性的数据查询系统防范保险欺诈的方法。保险公司在业务经营中对每一笔投保、每一笔交通事故的处理、每一个病人的住院材料、每一起赔案的最终处理等都是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当这些信息分散在多个主体掌控之下、没有实现电子化的时候,就难以发挥保险信息所具有的防范和遏制欺诈的潜在优势。如果有些人经常变化投保的公司,又在不同的保险公司实施不同的欺诈,内部数据查询通常是难以识别这类欺诈的,但借助于行业性的数据查询就很容易发现这类保险欺诈。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06,(3):8-11
"十五"期间,中国进出口银行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提高;机构逐步健全,功能趋于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如何评价"十五"期间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在业务领域有哪些突破和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业务发展由来已久,给国际贸易结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何能正确地用好信用证业务?本将从信用证基础业务开始,系统化介绍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王燚 《时代金融》2014,(6):88+90
自2003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迅猛发展的十年。然而,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潜藏着种种风险,为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中国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防范和控制风险,其中就包括影响巨大的"8号文"。"8号文"的出台,究竟会对银行理财业务造成什么影响?为满足监管要求,银行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防范张瑾国际结算业务是通过两国间银行办理的由贸易或非贸易引起的债权债务的清偿,它以国*际贸易为前提,又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类属中间性业务。*随着进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深入和最终进入世贸组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