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外资银行入驻我国,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本文就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展开研究,分析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促进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华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外资银行入驻我国,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本文就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展开研究,分析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促进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华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供求视角的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着对外资银行产品创新的依赖,这不利于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中国商业银行必须从理财客户角度和融资客户角度,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推出适销对路的理财产品或者解决客户对债券及股权类理财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总行发行第6期本利丰理财产品,计划发行QDII第二期产品;外资银行争夺理财市场9月产品占比17.6%;上海农行首推指纹支付业务;上海银行理财产品挂钩新兴国家货币;部分外资银行推出“涨跌双赢”理财产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今年年底,我国银行业的大门将向外资银行全部打开,而在这个大限之前,外汇领域也就成为中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的预热主战场。在硝烟弥漫的外汇市场上,挂钩型外汇理财产品正成为各大银行的热门武器。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挂钩型外汇理财产品将成为今年的理财热点。  相似文献   

6.
个人感觉2007年中国理财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光是国内的银行,还有外资银行、证券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理财产品。其次是理财产品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类别的理财需求。三是理财市场火爆。第四,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商业银行竞相攀升理财产品的预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工商银行加大了理财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推广,全行自主研发并销售各类理财产品总额已超过9万亿元人民币,稳居国内行业第一。但大部分理财产品在县市地区基层网点销售成绩却不佳。针对我行基层网点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强化理财理念。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涌入和地方性银行的增多,县市基层行面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我行要增  相似文献   

8.
李君  苍松 《中国外汇》2006,(11):60-60
目前大连市7家外资银行分行中,日资3家,港资3家,韩资l家。日资银行主要针对本地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业务,尚未推出个人外汇理财产品。韩资银行与日资银行类似。港资银行普遍对个人理财业务较重视,目前大连外资银行理财业务主要集中于港资银行,尤其是汇丰和东亚银行。这些银行在理财产品推广宣传、销售服务及产品结构特点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强的实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易新 《金融会计》2007,(3):48-50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也称作人民币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个人投资者的委托,以人民币为主要投资币种,通过提供多种类的产品结构,进行资金投资组合管理,提升投资者资金投资回报的业务。从2004年9月光大银行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后,多家商业银行迅速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共有15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推出了97款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达到了26个。  相似文献   

10.
<正>在基金和保险理财产品频频"触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未能突破"面签"规定加入互联网销售大潮。日前,招行在京东上线的银行理财产品最终也未能成为线上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首例",上线两天便被监管叫停。不少银行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将其丰富的理财产品线与互联网金融大潮结合,但从目前来看,银行理财触网依然难过"面签"关。银监会叫停招行网售理财9月15日,京东金融开卖招商银行人民币岁月流金546号理财计划,期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的积累,个人理财逐渐成为银行、居民、媒体等关注的话题,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需求呈现出较为旺盛的成长势头。国内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理财工具和理财产品,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地域和业务限制,虽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个人理财业务,但也紧紧围绕“个人理财”这一理念大做章。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中高端个人客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累积,居民闲散资金需要新的投资渠道,以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商业银行基于此现状,致力于不断研发理财产品,完善差异化理财服务。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陆续推出理财业务,也逐步建立三级财富管理体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资银行也开始涉足商业银行的理财区域,加之同行业间竞争趋势的不断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现存的理财业务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科学的竞争规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民个人财富不断增加,个人客户对理财和投资需求日渐兴旺。据有关调查显示,78%的个人愿意接受专家的理财意见,25%愿意委托理财,50%以上愿意为个人理财支付顾问费。同时,部分资金富裕的公司和机构客户也提出了充分利用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有的客户强调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有的客户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追求高回报率。 理财产品正日益成为境内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随着2006年年底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国内理财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同业在理财市场开拓方面也互不相让,在新浪,搜狐网站举办的银行理财产品评比中,“阳光理财”也名列榜首。面对国内外同业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银行只有不断加强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满意度,才能巩固和扩大银行的客户群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建设银行对信托理财产品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以建设银行存量信贷资产为基础发行的理财产品,可称为存量模式;二是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通过资金信托,用于对公客户新增资金需求,我们称之为增量模式;三是以他行的存量信贷资产或他行客户资金需求为基础,发行理财产品,称之为他行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杨元瑛 《时代金融》2011,(30):120-121
近年来,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个人理财已成为社会焦点之一,个人理财业务也相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本文拟从创新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以部分银行儿童理财市场的经营情况为实践基础,结合国外相关市场的分析研究、经验总结及中国现实国情和市场需要的特有优势,分析儿童理财产品在我国理财市场上大规模开发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本文结论指出,一旦该市场得到重视和有效开发,将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且有助于其在入世后日趋激烈的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的积累,个人理财逐渐成为银行、居民、媒体关注的话题,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需求呈现出较为旺盛的成长势头。国内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理财工具和理财产品,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地域和业务限制,虽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个人理财业务,但也紧紧围绕“个人理财”这一概念大做章。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中高端个人客户、扩大个人金融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高举互联网大旗的时代,人们的理财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理财产品不断涌现。2013年下半年至今短短两年半的实际,我国"互联网理财"极速发展,成为理财投资界的一场新兴革命,而这场革命掀起的巨浪正在深刻的影响人类所有的层面,包括居民储蓄结构。本文从互联网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和居民储蓄结构现状出发,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影响局面储蓄结构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就互联网理财产品未来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驻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点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比较国际上完善而先进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成熟经验,进而剖析了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体制性、技术性等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尤其是在中间业务领域所面临的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争,提出了加快创新和规范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若干设想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金融》2007,(7):51-52
近年来,中国国内高端群体的金融理财服务一直受到金融业界、媒体的重视与追捧,各国内银行及外资银行不断推出有针对性的业务与理财产品,相应的报道也频频见诸于媒体,同时市场的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沉寂之后,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即便在许多银行提高了高端理财的金融资产门槛的情况下,银行专门针对高端群体开设的理财VIP服务场所仍然门庭若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驻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点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比较国际上完善而先进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成熟经验,进而剖析了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体制性、技术性等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尤其是在中间业务领域所面临的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提出了加快创新和规范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若干设想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代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供人们选择的投资理财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的收入也日益增加,对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也在增加。因此大学生开始接触一些个人理财产品,或者投向证券市场进行理财,从而期望获得更多的收入用于满足消费需求。更多的大学生愿意承受中低级风险以获取收益。但是现在大学生在理财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如个人理财意识薄弱、社会针对大学生的理财模式单一、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较少、社会存在各式所谓"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威胁大学生的理财安全等等。本文对当前大学生个人理财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明原因后对当前大学生理财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此来帮助当代大学生投资理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