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已过,经济增长、物价调控,以及财政货币调控均在当年"两会"提出的目标值之内。2013年的两会在即,对即将出台的四大经济调控目标,普遍预期是:GDP增速在7.5%;CP目标在4%以内;财政预算赤字/GDP约为2%;广义货币增速在13%,信贷新增在8.5万亿元。2013年中国能否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转型能否顺利推进,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是否适宜?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国最终实现了广义货币增长13.8%,仔细分析,来之不易。 2013年,中国的货币增速能保持在13%,就算成功了。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管理》2012,(15):18-21
2012年“两会”期间,温总理提出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为7.5%,CPI的调控目标为4%以内。由于令球经济增速低迷.除农产品之外的大宗商品价格滑坡,中国经济本身也处于转型期,使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出现趋势性下行。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这是1990年以来中国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达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定下的“7%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  相似文献   

5.
图志$资讯     
《中国外汇》2013,(6):10-11
2013.3.5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5%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CPI预期增长目标为3.5%。报告同时提出:2013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广义货币M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3月5日开幕的"两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5年GDP平均7%的增速,这是近20年来各"五年规划"中较低的一个目标。为何"十二五"规划中GDP增速目标如此调低?  相似文献   

7.
加强财政调控与抑制通货膨胀梁尚敏一、正确认识财政调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在高速增长的轨道上运行(1992-1994年经济增长分别为13.2%、13.4%、ll.8%),财政收入也相应地形成了快于经济增长的新格局(1992-1993年分...  相似文献   

8.
《金融博览》2014,(2):50-50
2013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的GDP预期增长目标确定为7.5%,凸显出决策层在经济增长方面的“求稳”心态。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7.7%、7.5%和7.8%。  相似文献   

9.
有人就有钱     
家父在世的时候,经常喜欢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有人就有钱"。如果用这个视角来审视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以及诸多传统行业被电商冲击的现状,可谓一针见血。随着地方两会的陆续闭幕,各地的2015年GDP增速目标也随之披露。根据媒体的统计,多达21个省(直辖市)下调了今年的GDP增速目标。其中,吉林今年GDP目标定为8%,相比2013年12%的目标下调了4个百分点,也是本次下调幅度最大的省份;同为中部的黑龙江经济增速也下  相似文献   

10.
孙小光 《武汉金融》2012,(8):55-57,59
近年来,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持续减缓,存款增长乏力已经成为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货币创造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近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宏观因素影响:一是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基础货币调控为主要手段的数量调控政策;二是存款被股票、理财、信托产品等其他金融资产分流。但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增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对存款增长的继续下滑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宏观·国内     
《投资北京》2013,(1):10
社科院预计2012年GDP增7.7%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的2013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12年全年GDP的增速为7.7%,2013年GDP增速达8.2%。我国宏观经济显现触底企稳迹象,稳增长仍将是2013年经济的首要任务。蓝皮书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增长7.7%,接近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固定资产投资按预期增长,出口增长则  相似文献   

12.
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1—2008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加权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经济增速和货币供给增速的合理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中性论成立,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并无实际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刺激货币供给扩张,另一方面引起物价上涨;而货币供给扩张又会在满后期上引起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月,我国货币供给M2超过99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大关,而2006年1月,我国货币供给M2才刚刚达到30万亿元。从同比增速看,2013年1月,我国货币供给M1和M2同比增速出现明显回升走势,尤其是货币供给M1同比增速由前几个月的5%-6%,大幅度回升到15.3%。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造GF统计量检验了我国2001年以来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因果关系,并通过设计"格兰杰-F"检验和"格兰杰-F"统计量考察了经济增长在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传导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货币增长并非总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2008年以后,货币增长逐渐成为影响物价水平的主因,但经济增长是实现这一因果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由于货币因素所导致的物价水平上涨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M2/GDP指标近年来节节攀升引发了各界对我国是否存在“货币超发”的激烈讨论。本文在指出指标M2/GDP缺陷的基础上,采用△M2/△GDP指标,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M2的增速与我国物价指数CPI涨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两者处于比较适度的平衡增长状态,并未出现明显的货币超发迹象;脉冲响应测试显示,近年来我国物价涨幅对货币供给的冲击呈现出敏感性逐年提高的现象,给通过货币供给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6.
胡艳妮 《金融博览》2009,(10):18-19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3月份,货币增速快速回升。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5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1%,增速较上个月进一步增加4.67个百分点,创下1996年11月以来的新高;狭义货币M1余额为17.65万亿元,同比增长17.04%,增速较上个月大幅增加6.17个百分点,恢复到2008年5月前后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0-2019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中国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对比2002年以前的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甄别三个不同货币供应层的作用差异,剖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研究发现,作为货币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依然有效,其中狭义货币M1的稳定增长对GDP增速的提高具有显著长期倾向,M0和央行的资金投放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着直接影响,广义货币M2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没有能够反映到通货膨胀度量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金融》2013,(4):127-134
<正>一、引言金融海啸冲击过后,各国均采取一系列措施拯救陷入萧条的经济,扩大货币投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货币政策亦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从统计数据看,近5年来中国M2年均增长18%左右,超过GDP增速与CPI之和约6个百分点。2012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到97.42万亿,同比增速为13.8%,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分析我国货币供应结构及其供应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效应和趋势,正确看待和科学调控货币供应量,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对我国货币供应过量引发物价过快上涨争议的回答,故本文试图对此作抛砖引玉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2013年的开局数据已公布,GDP同比增长7.7%,环比仅增1.6%,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仍然运行在2011年以来形成的下行减速趋势中。而过去两年,虽然有超过GDP增速加通货膨胀的温和货币供应增速,以及更快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虽然有超过GDP1%以上的财政赤字,但中国经济仍在每年惯性下行1.2个百分点以上。因此,要维持2013年中国经济的弱复苏,也许需要政策更有新意。如何解读这些开局数据?这又会给全年宏观经济运行以何种预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M2/GDP指标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2/GDP指标的国际比较发现:第一,M2/GDP并非判断一国是否“货币超发”的准确指标.经济货币化进程的推进、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都是影响M2/GDP指标的因素.第二,中央银行无法很好地控制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从而无法很好地控制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同时,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脱媒,也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第三,有关我国M2增速合理区间的经验公式已逐渐失效,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