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欧元区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梳理,认为欧元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在遭受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银行业冲击时,财政重组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损失;深层次原因是欧元区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和制度缺陷,欧元区内部国家发展不均衡。从财政的角度来看,欧元区不是财政联盟,不能通过转移支付,把财政状况良好的成员国向财政状况糟糕的成员国提供资金;从金融制度来看,欧元区缺少为问题银行提供无限资金的"最后贷款人"。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本流动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计未来一两年内,全球资本流动规模将继续收缩,资金竞相流向新兴市场的格局将发生改变,资金将回流发达国家本土,特别是流向美国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悄然发生,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加速演变,再到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的率先引爆,直至2011年欧元区主权债务  相似文献   

3.
郭世涛 《证券导刊》2012,(39):16-16
IMF在报告中强调,欧元区危机仍是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最显著威胁。在欧元区外围经济体中,投资者对欧元能否存续的担忧使得市场利率被推升至很高的水平。尽管区域政策有所进步,但欧元区危机仍在加深。  相似文献   

4.
李琳 《银行家》2012,(2):49-52
影响2012年汇率走势的主题和假设欧元区债务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风险,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不仅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影响,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也密切相关。当前,欧元区债务和银行危机远比2010年5月时严重——当时仅是局限于希腊等欧元区周边国家的债务危机。市场的担忧已经扩大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这些大的欧元区经济体,并且欧元区银行系统也处于如履薄冰的境地,存在流动性危机和交易对手风险。  相似文献   

5.
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热门话题.以希腊为首的"欧猪五国"(PIIGS)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市场似乎嗅到了2008年秋雷曼兄弟破产时的味道,并且担心全球经济会二次探底.在这种背景,本文将对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呈现"三速复苏"态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表现依然强劲,但在先进经济体,美国和欧元区日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欧债危机尾部风险下降推动下,日本推行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全球金融市场受到极大的提振。IMF(2013年4月)预计,全球增速约为3.3%,2014年将增长4%。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金融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管理》2012,(4):62-63
持续两年的欧元区债务危机始终困扰着全球投资市场,投资者对欧债危机进一步扩散以及欧元区解体的忧虑令欧元兑各主要货币大幅下挫,而市场避险情绪盛行令传统具避险性质的货币美元、日元和瑞郎表现相对强劲。2012年,市场情况会否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政府的施政方案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尤其在塞浦路斯"自杀式征税","血溅"全球股市之际,市场对能协助欧元区走出危机的大国中国寄寓了愿望。美国新财长雅克布·卢来华访问进一步聚集了西方发达国家关注中国的眼光。中国之所以受到关注,主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初,欧元区经济迈出了缓慢复苏的步调,但相对疲软的经济走势未能给欧元带来大的起色。随着美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全面复苏,欧元区经济也因此得到较好刺激。从此欧元区经济步入了上升的轨道,市场热议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焦点又一次聚集在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国家——希腊。这个只古欧元区GDP约2%的国家,近两年来,不断地触动市场敏感的神经。早在去年10月份.欧盟峰会刚刚同意减记50%希腊债务、增加对希腊资金援助之后,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便突然宣布举行全民公投,引发德法的强烈谴责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1.
报摘     
G20会议:法案少些承诺多些,中国经济刺激方案牵动全球经济神经,全球步入通缩时代,欧元区经济紧缩状况仍在持续,新兴市场存在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以后,欧元区经济持续萎靡不振,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威胁。自2014年以来,欧洲央行突破长期被市场和各家央行坚守的"零利率下限"实行负利率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欧洲央行成为全球首个推行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央行。其实施及其效果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负利率政策能否拯救欧洲危机仍然处于尝试阶段。本文依据政策实施背景基于负利率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渠道,对负利率政策的效果进行预测,探讨负利率政策的实施会对欧元区以及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报摘     
G20会议:法案少些承诺多些,中国经济刺激方案牵动全球经济神经,全球步入通缩时代,欧元区经济紧缩状况仍在持续,新兴市场存在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蕾 《国际金融》2012,(6):40-44
5月,既有法国总统大选,又有希腊议会选举,注定了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在"要增长、反紧缩"的呼声中,奥朗德上台,希腊选举落空,而5月23日的欧盟峰会毫无建树。市场对希腊退出欧元区和西班牙或步其后尘的担忧升级,避险情绪高涨,风险资产遭集体抛售。MSCI全球股指下跌9.2%,  相似文献   

15.
外刊文摘     
《证券导刊》2010,(20):9-10
中国外管局担心所持欧元债券在横扫整个欧元区债券市场的危机发生后,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正在审议自己持有的欧元区债务。近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代表们,正与外国银行家在北京会晤,商讨该问题。外管局隶属中国央行,负责管理国家的外汇储备。外管局的储备中,欧元区债券总额估计高达6300亿美元。对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五个所谓欧元区边缘市场都有风险敞口的外管局,表达了对这些敞口的担忧。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22日,在全球市场瞩目之下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宣布了最新货币政策决议,欧洲央行如市场所预期推出包括购买主权债券在内的“扩大资产购买计划”,力图通过向市场注入规模达1.1万亿欧元资金的方式来激活流动性,推动欧元区走出通缩风险不断攀升的困境。虽然此前在强烈的预期下,金融市场已经对此政策提前做出反应,但政策正式出台后依然引发市场剧烈动荡,欧洲股市瞬间大涨,欧元汇率迅速下探,美元指数、国际金价直线拉升。此外,欧盟其他央行未雨绸缪的政策博弈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动荡。购买主权债券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将美国拉出危机泥潭,欧洲央行仅仅依赖“欧版QE”政策,能否推动欧元区经济在2015年走出通缩风险,实现较强的复苏?本文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贺军 《银行家》2012,(2):42-44
2011年,中国经济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形势变化。从外部来看,最大的负面因素是全球经济环境很糟糕:美国经济在低谷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面临崩溃的危险,市场担心欧洲经济可能面临"失去的十年"。全球经济低迷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情况——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出现显著收缩,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很可能长期化。  相似文献   

18.
胡明 《中国外汇》2013,(1):74-75
回顾2012年,欧元兑美元汇价依然延续危机以来的大幅震荡态势,其走势在7月到9月之间出现关键分水岭。在此之前,在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阴霾笼罩下,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发酵,资金持续撤出欧元区,欧元遭到抛售,欧元兑美元汇价一度跌至1.2054的两年低点;在此之后,随着8、9月欧洲央行推出OMT计划及美联储推出QE3计划,市场信心逐渐恢复,美元开始遭到抛售,欧元快速反弹,并收复年内的所有跌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主要经济体开始酝酿或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货币市场资金不断从高风险工具撤出并涌入低风险工具,导致边缘国家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核心国家与部分非欧元区国家市场利率不断下降。文章从市场行为角度解释了欧洲出现大面积负利率的原因,指出这一现象反映出欧洲货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失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后续影响,欧债危机于2010年率先在希腊爆发,并波及至爱尔兰、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这不仅打击了欧元区的经济,使欧元区自金融海啸以来经历了两次衰退,甚至一度威胁欧元区的存亡,令市场曾经担心希腊会否被迫退出欧元区.庆幸的是,欧洲当局和欧洲央行果断地实行了多项改革和措施,让当时的危机稳定了下来.然而,今年年初希腊反对派政府上台以来,其态度一直强硬,迟迟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协议,令市场再次担心希腊会否出现违约,或被迫退出欧元区.事实上,欧元区在过去数年所做的改革已大大降低希腊问题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