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多科性大学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多科性大学人文教育缺失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分析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据此提出了加强多科性大学人文教育的建议和设想。文章提出从课程内的人文学科教育和课程外的人文精神培育两个方面构建人文教育体系,要以国学经典和西方文化名著为核心构建少而精的人文课程系统;要以校园文化为核心搭建人文精神培育平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人文的视角解读了"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内涵,指出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然后从大学的职能与使命是创新这个视角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内涵,指出大学人文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必须平衡和相融。近年来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虽有所加强 ,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面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弘扬人文精神 ,是理工科大学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教育要补救专业教育和科学教育之偏,就必须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比翼齐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辅相济才能造就优秀人才:人文教育又叫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是关系人之为人的教育,是以文史哲艺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大学人文教育既不同于专业教育,也有别于纯科学教育(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它不仅高擎人文大旗,而且倡扬科学精神;它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求知、生活、做人、做事,旨在引导他们掌握人文知识,形成人文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树立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和“融通古今 ,合壁中西”的人文观 ;构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 ;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全面提高师资队伍人文素养水平 ,以及营造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6.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活力.依据"教育应把生活作为一切教育认识及其活动的根源和终极意义"的理论,拟对大学外语教师角色定位为知识和文化的客观传授者;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懈培养者;学生价值观的崇高引领者和个性绽放的人文实践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师应充满人文关怀地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习方法有所引导和铺垫"和"让学生有胜任感"等关照学生内心和生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近年来虽然在教学环境和授课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偏颇与不足,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堪忧,尤其是人文教育问题,它包括学生的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学生的想法为基础,重点研究理工科大学人文类课程设置的优点与症结,并从学生的角度适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对构筑精神家园、净化人的心灵世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要转变教育理念,彰显人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挖掘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意义内涵,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人文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重视对人性的启发,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是结合农业科学发展需要,从物理研究的方法和实验上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强化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当前,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专业至上"思想的影响,理工类院校在办学方向上过于强调专门性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大学生人文性教育。这种对人文缺失的高等教育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而要培养完整人格的人,务必需要从人文教育的渗透中来推进大学物理学科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活动,人文主义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积淀。在人文主义视域下审视教育,对人们深入认识教育的人文性质、揭示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人文主义在教育中表现为:教育目的的人文体现、教育内容的人文选择、教育价值的人文取向。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本"教育、"全人"教育、"主体"教育在教育领域得以弘扬。人文主义主张人性、人权、肯定人生价值、追求自由平等,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教育发展必将走向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11.
注重哲学教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传统,目前中国所有大学均开设了"马哲原理"课,该课在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显得较为滞后.在大学"马哲原理"课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改变当前"马哲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实现该课在大学教育中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国民素质竞争.作为培养高级人才主阵地的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也因此迫在眉睫.文化素质作为大学生素质的基础,大学素质教育也因此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始.而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塑造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作为创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思想、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认知理论为基础,大学英语凭借其独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课堂为依托、教材为蓝本、语言为载体,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中探究课程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引下,提出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畅享中国智慧,真正意义上具有四个自信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相似文献   

14.
发展的概念属于历史范畴,从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变化,标志着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在不断的深化.科学发展观已由最初的经济、环境范畴扩展到目前整个社会范畴.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探索,已从自然科学方面向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扩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应当把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作为跨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来不断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是为继续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而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在进行文化传播、传递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多姿多彩的信息游走于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使人眼花缭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考验,大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本文认为,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处变不惊,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大学语文课堂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大学通识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大学语文教师本人应当首先成为"高尚教育"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16.
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基本内涵 何谓"人文"?"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与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转变。提升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大学教师志人文素质的关系,提升大学教师人文素质,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升华思想境界,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对于大学历史使命与民族的文化创新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弘扬大学人文精神已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育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既要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这包含着我们对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展望,也是整个社会为进步和发展而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道"是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在大学日常教育、各类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道"的作用."术"是方法策略、行为过程.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应从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校园文化建设及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几方面解析大学生思想教育之"术".只有将正确的"道"与有效的"术"有机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比较两个校区的基本物质条件,试图从校园环境这一视角出发,阐述其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课题越发显得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