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探讨世界经济的未来趋势时,国际经济体系如何协调——日本对此应做出怎样的贡献,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深刻的国际经济力量的消长变化 近20年来,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力量对比呈现了历史空前的变化,这在日美两国的经济水平的升沉中有最透彻的体现。由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在国际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日本经济力量的对外倾轧、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美国经济影响下降的过程,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历史性转折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其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获得了可观的成就:从1946到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十一倍。1972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自由世界”国家生产总值的9.4%;1974年,日本的出口额约占“自由世界”国家出口总额的7%。国民生产总值如此迅速的增长,当然引起了国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不仅实现了充分就业,大幅度提高了个人收入,同时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也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于是,用于教养、在外饮食、娱乐、国际旅游等方面的费用大为增加,实现了消费生活的高水平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事业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相亲相融,他们熟悉、了解当地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习惯,但他们的观念又新于周围的人,总是在寻找机会开辟一条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路子。这样的人一旦认识、接受了合作经济的全新观念,就会迅速成长为这个领域的本土人才,把其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张砚斌就是一位这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1933年底<新徐日报>一则关于贾汪矿区利益冲突的新闻报道,引发一场新闻风波之后又作为史料流传至今.笔者详加考证后却发现,无论是其提供的主要数据还是描述的关键情节,均存在严重的失实和偏误.即便如此,该史料的价值并未因此降低.就在这种偏离性表达的背后,隐含着场区经济利益冲突中乡村社会的集体意识和实践逻辑,且其中折射出的一种弥漫化的"赎富意向",恰是分析冲突症结和场区工业化延误原因的重要考量.推而广之,对于地方性资料的简单化处理,或未经详实考证便直接照搬,或只选择符合立意者而不顾其余,或发现有不实之处便弃如敝屣等做法均不可取.即便严重失实的史料,转换观察视角或研究方法后,仍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