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赖井洋 《特区经济》2005,(11):110-111
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笔者认为,必须作相对性的理解,才能科学地把握它的本质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共同富裕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目标的一个总体构想关于共同富裕问题,邓小平是这样论述的:“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有专家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将在“十一五”期间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  相似文献   

3.
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县级国有企业绝大多数属于退的范畴。响水县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深刻领会“退”的实质,选准“退”的形式,加快“退”的步伐,牢牢抓住“退而活”这一终极目标,六种形式灵活运用,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退”路。  相似文献   

4.
《首都经济》2009,(10):23-24
“不要太在乎现在的国进民退,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有时候是国退民进多一点,过一段又会表现为国进民退多一点”。不久前,万科董事长王石首次对房地产业“国进民退”发表其看法。今年5月以来,随着各路央企“地王”频频光顾,北京地产界“国进民退”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十余年来对北京投资贡献占据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民营企业一统江山的辉煌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相似文献   

5.
培庆 《上海国资》2000,(4):22-26
春风又暖江南,在万物复苏的气息中,我国的经济增长止住了先前的颓势,开始了强力攀升。竞争性产业"国退民进"的战略调整,中央决策层开发大西部等一系列新举措,都强烈表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适逢一个难得的大好时机。上海工商联的一位权威人士这样描述"民营经济"前景,她说,十五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到,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用多种形式扶小带小,从上海的情况看,小企业的概念就是一个非公经济的概念,市领导也一再强调,上海民营经济的发展,要胆子更大,步子更快。从整体发展的状况评判,上海民营经济实力尚弱但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现在还比较小,但潜在的能量正在逐步释放。民企的市场意识本来就非常强,现代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手段进步得非常快,可以讲,"国退民进"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广阔空间。然而,面对如此机遇,上海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是如何想的呢?他们在"进"的抉择和"进"的过程中,又碰到哪些头疼的难题,这是政府、也是其他阶层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刊记者对此作了专访。"国退民进":从抢一个面包到烤出更好面包中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荣把"国退民进"与"面包"扯在一起,以此来形象阐明"国退民进"对国企与民企的发展是一个共同机遇,他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  相似文献   

6.
从“削费减税”到“机构瘦身”,从“国退民进”到“简政放权”,近几年,湖北在思想解放程度和工作落实力度等方面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和勇气。[编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我国中部农村的最近一次调查中,笔者发现,老百姓由过去的指责干部转向了抱怨社会,他们一再说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社会形势变了”。主流观点认为,“三农”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国家权力与农民权利的不对称,所以出路就在于“国退民进”。但我们却发现,国家退出之后的乡村社会并不是一个自主的富有活力的社会,这个社会自身存在诸多“病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李义 《北方经济》2012,(4):45-45
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存在着两种改革观的对立:一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坚持公有制,改革其实现形式;一是按照新自由主义,取消公有制,实现私有化。前一种对应"国进民退",后一种对应"国退民进",本文试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这两种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慈善事业实在是太需要“国退民进”了。“明规则”缺失,“潜规则”就会乘虚而人。而“潜规则”大行其道,势必会破坏慈善的生态。“诺而少捐”和“诺而不捐”,既是对诚信的践踏,也是对诚信慈善者的不公平。而“糊涂账”式的捐赠所造成的误会不仅可能伤害公众的感情,也可能伤害慈善企业或慈善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通读《上海集体经济》2001年第3期上刊登的《鼓吹“集体经济退出论”--对集体经济的毁灭性掠夺》(以下简称《毁灭》)一,我们认为《毁灭》缺乏对集体经济退出的深入研究,是对多种经营方式的棒杀,并有断章取义之嫌和理解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陆晓逊 《沪港经济》2004,(10):51-51
8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开始了一场关于国企改革和"国退民进"的大辩论。郎咸平指  相似文献   

12.
改革、改制、改造传统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实现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我国的集体经济事业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道路。其间,集体经济虽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二国营”  相似文献   

13.
春节前读到某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国企需理清主业,市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国企必须退出。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国营”是个美好的词。买东西要去国营商场,吃饭要去国营饭店,洗澡要去国营浴池,就连剃头都要去国营理发馆。后来开放了,市场活起来,国有企业的弊病渐显,“国营”二字的光环也逐渐散去。再后来,国家实行产权改革,提出“国退民进”,我们身边尤其是消费领域几乎很少见到以国营为卖点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朗咸平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引发诸多争议。由此,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也形成了两种决然不同的观点。本人认为部分国有企业的“国退民进”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然的选择,但理想化的方案在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并不一定导致理想的结局。姑且不论各种国企改革方案背后所隐藏的集团利益,现有的国企改革方案显然没有考虑中国当前社会主流思想以及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冀志罡 《新财经》2009,(12):96-97
自三十年前启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基本趋势是国有成分逐步减少,民营成分逐渐增加。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大家或明言或默认,都将“国退民进”视为市场化改革理所当然的进路。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的确,私有产权和自由交易本来就是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失去了这两项基础,市场将无法独自生存。人们对国企持怀疑态度的主要理由,也正是产权不清,企业治理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7.
2008 顾雏军     
《中国报道》2008,(10):77-77
关键点 与顾雏军有关的最著名事件之一是“郎顾之争”。 2004年,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盛宴中狂欢》的演讲,直指顾雏军使用多种伎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受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国内一些人主张走西方的道路.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及时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坚定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信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结合中国国情找到了“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正确途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业进 《西部论丛》2009,(12):30-31
“国进民退”浪潮来势汹涌 2003年以来,在钢铁、煤炭、房地产等领域出现了一股国企业收购、并购鼋组的势头,到正在过去的2009年达到高潮。最近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国进民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指出,自2003年开始,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力度的差异造就了持续至今的“国退民进”。王小鲁表示,  相似文献   

20.
张捷 《环球财经》2010,(12):56-59
哪些人是中国社会真正的老百姓?哪些人是中国社会最应该增加收入的最广大人群?毫无疑问,是农民。耍增加老百姓收入,首先就应该从增加农民的收入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