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 企业劳动用工效率是企业总体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小和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劳动用工效率方面究竟谁高一些、谁低一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一个比较方法和指标问题。 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统计工作中,我国都直接用活劳动生产率,即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或产值来作为衡量和测定企业劳动用工效率高低的主要方法和指标(这也是国际上惯用的方法和指标)。这种活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是以全员为基础来计算的,表现为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是以一线生产工人为基础来计算的,表现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是实物形式的劳动生产率如人均产量等,也可以是价值形式的劳动生产率如人均产值等等。不管采用什么具体指标,它们都是以企业(或行业)活劳动投入量即劳动者人数为基础来计算的,都是直接用人均产出率来测定、衡量和表现企业的劳动用工效率。  相似文献   

2.
劳动生产率不同计算方法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的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中均以劳动创造增加值 (单位为元 )作为产出 ,以劳动投入的实物量 (单位为人 年或人 )作为投入 ,得出的劳动生产率单位为元 /人 年或元 /人 ,这种计算方法能反映出劳动力的素质差异 ,但却掩盖了劳动力的成本差别。当将劳动投入的实物量换算为价值量时 ,得到的劳动生产率计量单位为元 /元 ,与资本生产率计算方法相同 ,这一方法可以反映出劳动力成本上的差异 ,却不能体现劳动力素质上的差异 ,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不同性质产品生产企业对两种劳动生产率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用两种计算方法所度量的劳动生产率表示的经济学意义 ,并对全国 2 1个城市的劳动生产率进行计算比较 ,最后对各城市如何从不同生产率优势出发 ,进行产品生产和分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纵横》2011,(4):29-31
近两年来,“用工荒”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用工荒”现象不仅预示着劳动力市场进入转折阶段,同时,在“用工荒”和通胀的双重压力下,也使得中国劳动力成本随之上涨,给当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用工成本挑战。  相似文献   

4.
选择边际劳动生产率和边际劳动收益率两项核心指标,采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东北地区高劳动生产率对应低劳动力成本的客观证据。发展经济学中的拜尔利模型可以揭示东北经济二元结构固化的症结所在。东北三省劳动力的低成本效益是绝对优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潜在收益和放大效应;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需要更多地考虑"精神因素"的影响;应对农业部门进行彻底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受人口老龄化以及生育率下降的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不断放缓,同时劳动力成本则加速上升.对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前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利润和税收、出口以及吸引外商投资等尚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大幅提高.随着近期我国劳动成本上升速度开始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我国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日趋收窄.面对这种情况应未雨绸缪,积极布局,提前准备好各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受人口老龄化以及生育率下降的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劳动力成本则加速上升。随着企业劳动成本上升速度开始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日益显现,企业应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栾维新  宋薇 《经济地理》2003,23(4):529-533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已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海洋产业系统为研究样本,选取陆域产业为参照系,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间的关联强度等多方面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对陆域产业的拉动效应,指出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新的劳动力吸引磁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海洋产业增加值每提高—个百分点,将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7万人,可相应为陆域创造4.7万人的间接就业机会。研究成果对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企业用工成本管理体现企业整体管理能力的高低。成本控制在于有效的花钱.而不是无效的节约:“裁员减薪”可能是最快速最见效的办法.但它会给组织带来极大的伤害和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实施战略性的用工成本控制策略,通过提高人均产出.降低相对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发展的劳动力成本:国际比较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APEC内部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情况进行了考察,认为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是制造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并从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东西部区域发展状况等角度,研究了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做出了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关注人口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加工贸易升级问题,探讨了城市劳动供给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人口结构转型因素对加工贸易升级具有重要的解释力,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显著促进了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高。这一促进作用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用工成本渠道,同时也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人力资本渠道。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劳动参与率下降所引致的加工贸易升级主要是通过"优胜劣汰"的选择效应来实现的;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劳动供给绝对量的下降,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局部地区劳动力相对充沛也不能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劳动供给下降对劳动需求更高、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更大的行业的不利作用更强。本文的结论表明,面对人口结构渐趋老龄化的不利冲击,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是应对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发展,但是依旧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这不仅这制约着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甚至会引起劳资关系矛盾.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利益最大化,大量招收廉价劳动力,致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不断出现问题.本文重点通过分析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工业机器人是实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在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各界对于其经济后果的密切关注。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产生的人工替代和就业创造效应,并结合我国劳动力供给和产业结构现状,探究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机制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降低了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劳动力的依赖,企业在业绩下降时裁撤了更多低教育水平冗余劳动力资源,通过减少员工数量而非降低员工薪酬待遇的方式调整劳动力成本。此外,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于劳动力成本粘性的降低作用在劳动力被替代可行性较高、劳动力调整成本较低、民营企业、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客户集中度较低时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机器人换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直接证据,也为如何规避“机器人换人”的潜在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巨大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外资投资建厂,以低成本进行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明显,经济增长加速.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且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我国企业尤其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为了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从要素集约角度划分产业结构,建立VAR模型和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成本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具体机制:一是作为企业为第一投入要素所支付的费用,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改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改变人力资本存量和刺激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自2004年以来我国开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用系统仿真用工企业对劳动力资源价格的预期过程,从而找出应对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用工企业认为劳动力资源价格普遍偏高,劳动力资源自身对于市场价格的预期则是呈现着保守的看法,普遍认为劳动力资源市场价格偏低。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则在于用工企业以保守的眼光看待劳动力资源,始终以"经济人"假设来看待,而忽略了劳动力的"异质性"和对市场价格判断的有限理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推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不同程度地提高,但更令企业担忧的是--违法用工的成本将变得更大.因此,企业除了考虑如何合法用工之外,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允许灵活用工的法律背景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在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缺乏有效规制,灵活用工中第三方中介群体对劳动力市场的介入不仅催生了高额“返费”乱象,还孕育出围绕“返费”的“食利者”阶层,使得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逐年增加,劳动者权益受损.以上实践引发制造业用工和就业秩序混乱,给我国制造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在探索我国制造业灵活用工模式中高额“返费”现象生成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中各行为主体如何围绕既有劳动法律制度展开竞争和博弈,为解决产业工人就业问题和建设制造业强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劳动力供给下降、工资逐年上涨的背景下,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超过工资上涨的幅度会导致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下降,这意味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得以提升,从而可以激励工业企业更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文章综合工资和生产率因素,以单位劳动力成本衡量企业的竞争力,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单位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密集度的影响.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单位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出口密集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下降会抑制企业出口,企业会降低出口密集度并增加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Heckman选择模型两步法也表明,单位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会导致企业减少出口倾向和出口密集度.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成本激励效应的有效发挥关系到劳动者收入水平增长的可持续性和收入分配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浙江省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劳动力成本的结构调整会对企业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当前浙江省工业部门收入分配重点应在于增加福利和教育支出。本文结论暗示,我国新阶段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做到有所侧重,在保证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同时,实现成本结构的优化,实现劳动者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达到劳动者和企业双赢。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快速增长及供给关系的变化等原因促进了用工成本的上升,这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应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承接转移、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等途径,以减少用工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2012,(10):1-F000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行业竞争愈发严峻,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用工难度也日益加大。然而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凸显员工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企业,员工都是基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吉中企业董事长罗积宗先生认为,“员工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