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地制度是我国农地价格形成机制缺陷的表面原因,而农村人地比例过高是其深层次原因.因此,要解决农地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必须从"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农地制度,规范农地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考察政府不同干预行为对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扭曲的影响效应,为完善农地生产要素配置及优化农地市场内外环境等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 Binary 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当前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本应反映承包地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由土地要素投入产出品的边际收益价值所决定;但受市场机制不完善、乡土伦理规范等多重影响,农地实际流转价格与要素价格间产生差异,表现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扭曲。(2)政府不同的干预行为对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扭曲产生差异化效应。政府主导流转的直接干预模式会引起流转价格的高价扭曲,而通过构建流转交易平台、提供补贴等政策间接干预会缓解流转价格的低价扭曲。(3)对土地的经济诉求和保障诉求是造成流转价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形成应交予市场,政府应避免直接干预造成价格的人为扭曲,可通过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或补贴政策来间接培育优化农地市场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地非农化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分析农地非农化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地转用价格过低的原因,认为要充分考虑到农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选择价值以及产权意义上的价值,把农地的正外部效应充分内化,修正扭曲的农地资源价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非农用地的数量.运用农地非农化土地一级市场的模型,认为存在农转非市场失灵,政府要在多目标决策的前提下进行干预,通过提高价格来降低农地市场供给曲线的弹性,从而起到控制农地非农化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农地非农化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在分析农地非农化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地转用价格过低的原因,认为要充分考虑到农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选择价值以及产权意义上的价值,把农地的正外部效应充分内化,修正扭曲的农地资源价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非农用地的数量。并且运用农地非农化土地一级市场的模型,认为存在农转非市场失灵,政府要在多目标决策的前提下进行干预,通过提高价格来降低农地市场供给曲线的弹性,从而起到控制农地非农化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农地直接入市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利益是土地资源在农用和非农用之间配置的根本。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市场机制和政府决定土地边际净收益,进而决定土地资源配置,同时,作为一种不合意的选择,市场和政府都有可能出现失灵,从而引发土地资源的低效配置。我国土地征用垄断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导致严重的政府失灵,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农地直接入市调整了市场主体行为,使农地和非农建设用地边际净收益的实现得到改善。但是,与农地直接入市如影相随的市场失灵以及我国目前青黄不接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制度体系,都使这种制度改善与社会决策的最优状态仍然存在差距。要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社会最优配置,就必须在理顺国家经济关系的同时,采取诸如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完善农地直接入市配套法律法规、改变政府参与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引领农业提质增效、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那么,中国的农地是否处于有效配置的状态?文章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构建农地资源错配指标,通过对标准差指标和OP协方差指标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农地资源存在扭曲配置的情况,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使粮食产出增加1.1~3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促进农地转出而抑制农地转入,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体是不熟悉农活的年轻人,他们的非农就业不会减少家庭种粮人员数量,从而并不必然会抑制农地转入。基于此,本文利用广东省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活熟悉程度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入的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开展多项稳健性检验之后,研究结果显示:(1)不熟悉农活的非农劳动力数量越多显著的提高了农户转入农地的概率,熟悉农活的非农劳动力数量越多则对农地转入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表明非农就业并不必然抑制农地转入。(2)非农就业与农地转入的关系受到家庭种粮人员结构的影响,如果家庭只有老人种粮,不熟悉农活的劳动力非农就业则不会显著促进农地转入,反之则促进农地转入。  相似文献   

8.
解读"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对征收农地的补偿作了新的规定。对于这一问题,应当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读?现提出浅见以供探讨。国家对于失地农民应当如何进行补偿,在我国理论界历来有两大派观点。其中一派的观点是,农地转非后形成的非农地市价,应当归农民所得;农民获得非农地的市价,表明农民拥有农地的开发权。如果农民只能得到农地价格,便意味着对于农民应当拥有的土地开发权的剥夺。而另一派的观点则是,农地转变为非农地后所形成的土地增值,并非农民对土地进行加工的结果,而是由整个社会(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我国农村人口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不断加深背景下,非农就业活动改变了农户家庭与农地之间的依附关系,研究非农就业活动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既有助于理解农地价值形成机理,又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以耕地作为农地的代表,采用OLS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结果 非农就业并未降低农户对农地的依赖、减少耕地要素投入,相反非农就业增强了土地替代要素的投入、激发了农户农转非的资本积累需求,从而导致农户提高了农地的价值预期。结论 (1)我国农户的非农就业转移并未完成,亟需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2)农地依旧是农户生存的重要保证,需积极支撑或培育专业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智能化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弥补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和市场都对农地承包权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优化农地承包权的配置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不能顾此失彼。究竟什么样的农地承包权配置结果有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优化?本文在探讨农地承包权农户间配置的村庄差异和个体差异对农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对苏赣农村的实证分析得知:就一个村庄集体而言,农地承包权的过度均等配置并不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将农地承包权配置给决策者经验丰富、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户家庭,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年轻的农户家庭,以及非农参与率较低的农户家庭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quantitativel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on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he examination is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heterogeneity and family joint decision-making, using the rural fixed observation point data from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land fragment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s circulation decisions of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Land fragmentation strengthens the effect of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on agricultural land outflow, and this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among females. Compared with males, the female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When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increases, the effect of the female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on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becomes significant, land outflows increase, and land inflows decrease. In the areas of eastern,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China, the female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gricultural land outflow. 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land plots strengthens the effect of the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on the outflows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east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this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for femal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The govern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design conditions and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orderly transfer of household labor, thus achieving intens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作为土地中的精华——耕地资源也在农业部门和经济建设之间面临着如何分配的矛盾。如何确保耕地资源在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间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江苏省耕地数量的变动态势进行分析,并运用区域容许耕地转换量化模型(MAC)来确定江苏省可以允许转换的耕地的最优数量,借此来确定区域耕地保护的底线及调控指标.为城市化进程中区域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种依据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淠河总干渠供水成本分析计算及两部制水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分析计算了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向农业和非农业供水以及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向合肥市供水的成本、费用、利润和税收;并根据计算结果构建了两部制水价,与现行执行水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淠河灌区的农业供水计算价格远高于执行水价,董大水库的计算水价高于执行水价,而淠河总干渠的非农业供水价格高于计算水价;向城市供水的基本水价为计量水价的1/3左右,而农业用水的计量水价为基本水价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14.
耕地资源非农化配置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作者利用资源经济学理论,构建了耕地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配置的最优决策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了耕地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配置的最优运行轨迹和确保耕地资源非农化沿着该轨迹运行的两个必要条件。通过这两个条件与耕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际状况比较,找出了实践中有待修正的一些因子,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化流转定价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为合理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价格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区间价格模型,Hurwicz准则,层次分析法,收益现值法。研究结果 :克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的价格区间为6380元/hm~2到9155元/hm~2;通过对比供需双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计算得土地流转价格系数为0.498;在价格区间内引入Hurwicz准则,测算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价格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中介代理人、以维护流转双方利益为准则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化流转定价机制不仅体现利润分享原则,也丰富了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实践应用,符合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为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新的经验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湖南、安徽、江苏3省466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Logit等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重点关注非农就业如何通过农业生产性服务间接影响农地流转。结果 非农就业是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外部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内部短缺劳动力形成有效替代,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又显著影响了农户农地资源配置行为,具体表现为促进农地转入和抑制农地转出。结论 为进一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应进一步鼓励各地区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壮大区域内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质量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估价,是以农用地定级为基础的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是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划分土地质量级别并测算土地价格。以广东云城区国有农业用地为研究对象,采取"先定级后估价"的方式,通过因素因子法综合评定农用地级别,再通过样点地价法进行估价,确定了农用地的基准地价。  相似文献   

18.
农地资源价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农地资源价格特征和构成。农地资源作为土地资产的一种,其价格具有外溢性、市场失灵性、影响因素复杂性等特征。农地价格和其他土地一样具有二元性,即包括农地物质虚幻价格和农地资本次生虚幻价格。从农地产生效益的角度看,农地价格包括农地社会效益价格、农地生态效益价格和农地经济效益价格。作为农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真正把握住县可让渡的价格仅是农地真实的价格中的极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Agricultural land conversion for urban development is a major process in the vicinity of many cities in Vietnam. This causes problems for the fabric of local society. In this paper, we evaluate four agricultural land’s acquisition projects in two areas (Hoai Duc district and Thanh Oai district) in Hanoi, Vietnam to examine two primary questions: (1) how do farmers obtain any economic benefit from 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2) how are socio-economic livelihoods of the farmers effected by land conversion? The investigation relied on a market land price's survey using a structured-interview method, in which 395 land-acquired household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response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unequal benefits among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On average farmers tend to benefit the least. Although the farmers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transform their agricultural livelihood into a non-agricultural one with probably a higher income, they are actually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in maintaining n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finding stable alternative livelihood activities, and in using the compensation for invest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