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完善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绩效管理,构建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特征及绩效内涵的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E1D”的绩效评价标准,运用逻辑模型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绩效形成机理和绩效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包括宏观影响评价、方案评价、技术评价、机构评价和成果评价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利用五级量表法设定了各指标的评判等级。  相似文献   

2.
现有评价指标较少对财政支出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难以全面反映财政支出的真实绩效。将逻辑模型引入指标设计中,从“投入—产出—中短期结果—长期结果”四个层面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更好地体现绩效评价的经济、效率和效果原则。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同企业创新战略而衍生的主流与新流创新特征,运用逻辑框架法思想,从创新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4个维度,构建出体现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特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基于正态云的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以解决部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最后,以国内6家汽车企业为例,测算其以燃油动力为主的主流创新绩效和以新能源动力为主的新流创新绩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有效衡量不同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绩效的差异,同时,测算两种创新对企业整体创新绩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区域新产品开发的绩效进行全面有效的测量,从区域新产品开发绩效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出发,确立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科技产业化项目结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目前科技产业化项目结题绩效评价的评价逻辑、角度、指标、操作性等基础上,依据指标、数据的客观性、易获性和可量化性原则,以定量指标为主,兼顾定性指标,运用主因子分析法构建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绩效评价量表,对指标内涵、评分标准及评判参考因素给予详细说明界定,增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评价指标的构建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指标体系的确定是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中的实质内容和关键环节,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予以体现,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是取得正确评价结果的先决条件.通过对现行财政支出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特点分析,提出指标体系要基于绩效内涵和财政支出的过程特性构建思路,并构建出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究竟应该采用何种维度来测量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回顾公共管理领域内主客观绩效测量方法L的争论,认为主客观性不能作为区别使用机构数据和农户评价数据的充分条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协同供给格局和有效供给目标也要求农户作为绩效评价平等主体的参与。在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时纳入机构和农户评价两个维度,将有助于完善评价内容、引导评价目标以及综合农村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保险绩效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者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的避免或减少程度,在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农业保险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农业保险绩效的基本内容和维度构成,从投入、产出、效果三大评价维度出发,构建农业保险绩效评价的层次体系;再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实际情况,确定了7项二级评价指标和37项三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多指标合成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保险绩效排名.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科学视角,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绩效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构建以"投入—过程—产出—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专家筛选、隶属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多阶段实证甄选,建立以评价指标筛选、权重确定、指数计算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模型。模型分析与应用实践表明,基于全过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水平与可持续效应,而评价体系中基础产出与发展质量间的协调促进是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敏捷供应链协调绩效的评价是敏捷供应链系统(ASCM)研究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综合分析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隶属度将绩效的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评价,将专家经验与数学模型结合起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敏捷供需协调绩效评价的Fuzzy统计模型,实现供应链供需绩效评价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治理目标为导向的结果有效作为评价重点,依照科学社会学中的科学二分法理论,结合典型文献构建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检验与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科技社团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正向显著影响组织社会影响力与满意度水平;第二,当前我国科技社团总体治理有效性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科技传播能力较强,但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偏弱,且学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其中,医科类较好,交叉学科则表现欠佳;第三,我国科技社团治理改革内在驱动力不足,政策效用与行政干预现象较明显。事实上,行政干预力量最弱的科技社团,其治理有效性水平反而最高。当前,治理转型的突破口集中在挂靠到事业单位的科技社团。  相似文献   

12.
以治理目标为导向的结果有效作为评价重点,依照科学社会学中的科学二分法理论,结合典型文献构建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检验与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科技社团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正向显著影响组织社会影响力与满意度水平;第二,当前我国科技社团总体治理有效性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科技传播能力较强,但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偏弱,且学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其中,医科类较好,交叉学科则表现欠佳;第三,我国科技社团治理改革内在驱动力不足,政策效用与行政干预现象较明显。事实上,行政干预力量最弱的科技社团,其治理有效性水平反而最高。当前,治理转型的突破口集中在挂靠到事业单位的科技社团。  相似文献   

13.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共调节政策,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是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在合理构建制造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对2005-2014年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再利用差值对比法对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业政策作用效力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从产业结构、组织、科技、布局角度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政策实施绩效水平及其演进阶段性特征,可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制造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专利与科技奖励双轨制之下,专利奖励是在专利授权基础上的奖励,其实质是一种科技行政奖励。在实体上它要服从科技奖励的规律,在程序上必须遵循行政奖励程序。对专利奖励的法律规制,最根本是要通过立法的完善,包括完善专利奖励的一般的原则性规定,明确有关专利奖励条件、范围、标准等关于奖励结构的实体性规定,最后是从程序法的角度对专利奖励程序和法律救济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一项旨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在借鉴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的实际情况,按照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层次性、逻辑性等原则,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和日常评价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绩效评定提供了依据。最后,从项目实施与管理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可为提高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类众创空间快速发展,及时把握与评估科技创意方案水平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分析科技创意方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创新性、价值性、可行性3个维度设计了科技创意方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规则的科技创意方案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鼓励科研人员对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展,逐步建立起与美国科技及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奖励机制。近些年来,美国完善的科技奖励体系作为科技体制内部的重要环节,对规范美国科技的发展方向,持续推动美国的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科技奖励和美国社会科技奖励两个层次的研究,详细介绍各种奖励的推荐和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评价有助于科技服务业政策优化和改进,运用国内新兴的PMC指数模型对辽宁省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及2012—2020年我国68份典型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高频词,构建科技服务业政策评价指标模型,以辽宁省科技服务业政策为核心,构建辽宁省与相关省市样本对比框架。研究发现,辽宁省科技服务业政策存在政策对象认知不清晰、政策工具使用不全面、政策机制构建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与促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科技中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构建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形成的因素,阐述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机制;最后从完善组织机制、重视外部环境建设、增强造血机能、发挥推动和引导机制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国家科技奖励的发展趋向,阐述了国家科技奖励对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影响,进而提出了适应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促进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