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汪曙 《技术经济》2006,25(3):85-88
危机管理脱胎于军界,发展于商业企业及公共管理界,走入学校管理界的趋势正在不断明朗、加强。作为人员聚集地,高校是危机的易发场所,因此,高校危机是管理科学中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危机事件的特点,提出我国高校的危机预防管理首先应体现在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上,把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方法应用于高校危机预防管理,按PDCA循环的程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危机管理是公共关系发展中的新领域,是对危机处理的深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反应,是社会组织在探讨危机发生规律、总结处理危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管理范畴。文章针对双汇在此次瘦肉精事件中的公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有条不紊的化解危机,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正> 何谓危机管理,依据我们的理解,危机管理是为了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在思想、组织、物质、技术等方面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的系统工程。按照危机事件的发生与化解的过程,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意识教育、对危机事件的预报和预防、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领导面对危机事件的决策和管理能力是衡量一个领导行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领导应进行适当的危机决策,化解因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危机事件,是对领导的综合能力、领导艺术以及领导协调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如何管理企业危机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2006年我国发生的"欣弗危机事件"为例,首先介绍此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其次从管理视角反思该危机事件中的得失;最后为企业管理危机提供几点参考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天荣  胡时金 《当代经济》2007,(16):148-150
危机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和机制,已成为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高校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产生的背景、高校危机事件内涵、特征和范畴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四大体系和应对危机事件三大机制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7.
企业危机与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重威 《经济论坛》2009,(1):108-109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危机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危机处理得好,企业就能因祸得福,化危机为契机;危机处理得不好,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使企业陷入绝地。危机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在实际中,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没有得到企业应有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各种企业危机事件才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企业危机问题的研究引出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进一步展开了对企业危机管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刘天荣  胡时金 《当代经济》2007,(8X):148-150
危机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和机制,已成为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高校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产生的背景、高校危机事件内涵、特征和范畴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四大体系和应对危机事件三大机制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发展进程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了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发展进程,列举了大量的危机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成果,并对我国的危机和危机管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危机和危机管理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高校危机事件划分特大型危机事件、重大型危机事件、较重型危机事件和一般型危机事件四种类型,对影响高校危机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建立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在桂林各主要高校进行高校危机管理的调查研究结果,对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亟需由强有力应急科技系统支撑的应急产业作为保障。基于应急科技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从四大主体属性及三大体系架构出发,对应急科技系统复杂属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回声模型、涌现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研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机制,提出应急科技进步促进应急产业长效发展的实践启示。研究发现,应急科技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特征,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应急科技系统中,政府、事业单位、应急企业等主体通过自适应行为不断积累经验并革新内部模型;应急科技系统发展遵循复杂适应系统刺激反应机制、资源交互机制、受限生成机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表明,其存在并遵循上述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has implemented numerous measures to cushion the impacts of the COVID-19 health crisi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Since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features a multi-instrument mix of liquidity tools and pricing signals, we employ a dynamic-factor modelling approach to derive a composite indicator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stance. Ou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shows that the PBoC’s policy response to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been swift and decisive. Specifically, our estimates reveal that the PBoC has implemented novel policy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commercial banks maintain liquidity access and credit provision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相似文献   

13.
14.
重大疫情下,科技研发在病毒溯源、病患救治、疫情防控、风险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研力量有效协同将放大和加速科技研发的作用。协同整合效果如何,既与科研单位内外部因素有关,也与科研单位间的协同互动过程有关。基于个体、组织和互动过程3个维度,分析科研力量协同整合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健全协同整合体制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培育龙头科研单位、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加强与世卫组织对接联动以及培养应急管理科研人才等方面,提出重大疫情应对中我国科研力量协同整合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城市公园绿地作 为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 空间环境,对疫情防控和维持公众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从 疫情期间公园绿地的功能作用分析入手,结合新冠肺炎病毒传 播特点、防控要求和国内典型城市应对疫情管理实践,提出了 疫期公园绿地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构建公园绿地防疫体系、 建立内外联防联动机制、实施分级分类分区域管控、综合确定 疫期游人规模、施行管控与疏导相结合等系列策略,以及启动 应急管理、安全评估与分级管控、园内环境卫生消毒、疫期优 质管养、员工健康维护、正向科普宣传等对策措施,以期提升 城市公园绿地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运行管理水 平,为做好疫情期间公园绿地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邵云飞  杜欣  周敏 《技术经济》2010,29(10):94-98
本文从应急管理体系全系统的视角,对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和运行过程进行创新设计,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全系统的视角对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设计。全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不仅有益于企业应急管理理论研究范围的拓展,更有助于企业从宏观层面构建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并通过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使应急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Understanding the ramification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for households' welfare in regions subject to fragility, conflict, and violence (FCV) is important to inform programs and policies in this context. Harmonized data from high-frequency phone surveys indicates that, at the onset of the pandemic, a higher fraction of respondents in FCV regions relative to non-FCV ones faced adverse household income changes and reported to have stopped working 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On top of that, households in FCV regions were far less likely to have received government assistance than those in non-FCV reg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t the star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re was a widening of the preexisting economic gap between FCV and non-FCV regions, raising the recovery bar for the former.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采用立意抽样法,对涵盖智能驾驶创新扩散源、潜在受用群体的25家典型机构中的95名受访者进行深度调研,结合资料分析、现场观察等质性研究法,勾勒中国智能驾驶创新扩散实践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呈现的不同创新属性扩散模式特征。结果发现:①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L1—L5级智能驾驶创新扩散源与政府及限定场景潜在受用群体创新属性之间的矛盾,却将新矛盾聚焦于非专业人士教育培训与操作易用性诉求上;②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政府及限定场景潜在受用群体对智能驾驶创新的认知进程,使得智能驾驶创新劝服与决策过程直接进入实施阶段;③智能驾驶创新采纳者钟形曲线分布发生偏移,原先属于落后者、晚期大多数类别的潜在受用群体不断向早期大多数类别身份转换。最终,提出积极寻求疫情与复工场景应用机会、定向开发并拓展产品线、加速技术迭代与升级等应急举措,以面对突发性公共危机时能够继续维系有效的扩散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的“黑天鹅”,给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并造成重大社会危机。为此,以新冠疫情引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为背景,探讨本土企业如何化危为机,提出将传统创新与社会创新融合起来等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传统创新与社会创新融合特点、机制和路径,包括对3M公司和阿里巴巴社会创新进行案例研究等。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契机,本土企业完全可以改变过去以顾客为导向的单一创新,转向与社会创新融合,实现本土企业创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是否伴随创新网络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而呈现出不同演化特征,对创新网络内部伙伴选择、关系治理和创新绩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BM专利合作网络数据,运用Feature Selection方法,从地理邻近、社会邻近、技术邻近、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5个维度分析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生命周期视角下,在创新网络创生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主要考虑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成长阶段主要考虑地理邻近性,成熟和衰退阶段主要考虑社会邻近性;②演化视角下,地理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曲线呈倒U型关系,地理邻近性在成长期达到最高点,技术邻近性在成熟期达到最高点;制度邻近性与组织邻近性呈U型关系,制度邻近性在成长期达到最低点,组织邻近性在成熟期达到最低点;社会邻近性则随着创新网络生命周期发展一直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