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洪  秦喜杰 《生产力研究》2005,38(4):195-198
论文从目标企业角度出发,指出其在并购中的策略行为实质———在联合的基础上进行斗争。首先在分析博弈论与并购的关系、博弈论理性假设的基础上,分析博弈论常见案例在目标企业选择中的应用及如何利用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接着从博弈论角度对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两种并购方式进行区分,建立系统的目标企业的并购应对策略行为模型,从理论上解释并购中目标企业能够获取大部分并购溢价之迷。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博弈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目标企业角度,提出目标企业在并购中的博弈行为实质———联合基础上的斗争,目标企业在并购中决不是消极被动的。首先在分析博弈论与并购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博弈论常见案例在目标企业选择中的应用及如何利用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接着从博弈论角度对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两种并购方式进行区分,首次建立系统的目标企业在并购中的应对策略行为模型,计算并购双方的得益,从理论上解释并购中目标企业能够获取大部分并购溢价之迷。论文用实际案例进行佐证,并提醒主并企业要注意目标设置的并购陷阱。  相似文献   

3.
陈海声 《现代财经》2006,26(1):32-37
本文首先分析了原创性R&D的投资收益特征和投资特征,指出原创性R&D以内源融资为主、以股权融资为主,并通过对广东省部分大、中企业研发投、融资状况的调研,分析广东省大中企业R&D以应用性开发为主,提出现阶段R&D融资的基础措施。即,实行R&D过程与销售实现的早期结合;从产业链角度进行扩股;以并购形式扩股;以股权形式联合,可加速R&D融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并购商誉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从股权融资成本这一角度,分析并购商誉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购商誉通过股权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来间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并购商誉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企业应理性并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2006,(1):146-148
项目名称: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增资扩股,项目名称:北京齿轮总厂增资扩股,项目名称:北京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项目名称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第一弹簧广增资扩股,项目名称:北京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项目名称: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转让股权,项目名称: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出让,项目名称: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显现平台功能记者近日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获悉,截至2014年6月3日,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已累计实现挂牌企业668家,其中股份公司24家,有限责任公司644家,其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已逐步显现。数据显示,该交易中心目前会员单位201家;124家企业通过该中心实现融资交易23.33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54家企业实现增资扩股6.06亿元,64家企业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融资10.44亿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介绍,在此挂牌的股份公司绝大多数处于盈  相似文献   

7.
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从融资方式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企业各种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程度顺序。结果表明:股权融资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债务融资、内部融资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系数比较,得到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程度强弱顺序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8.
基于融资优序理论,文章构建了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融资创新"I-A-I"模式:内部资本市场融资(I)—战略联盟融资(A)—金融创新(I)。实务证据显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与融资风险;集团化运作及境外上市更有利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实施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战略联盟融资伙伴中债务型多于股权型,并购贷款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债务型融资的主要类型,国外同行、国外PE更愿意成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股权型融资伙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金融创新包括参与主体创新、融资方式创新、交易方式创新、契约条款创新和风险控制创新,并购上市公司、银团贷款、分步收购、新股预约权、目标企业破产等金融创新方式已被广泛使用,并购基金、优先股、股权—现金互换、价格调减机制、并购保证保险等金融创新方式尚待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傅海燕 《经济师》2011,(8):266-266,268
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每一项并购活动都伴随着巨大的资金需求,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企业并购往往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并购融资不可避免。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企业并购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购活动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文章通过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对比分析,以成本和风险最小化为基本原则,提出相对优化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包括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财务顾问在企业并购整体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一个企业并购创意一旦产生,财务顾问就要帮助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企业并购成本、策划并购活动、安排并购融资、进行并购效果评价、实行并购企业财务整合及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等等,这些无不体现出财务顾问在企业并购中的关键性理财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比较研究和回归分析,探讨并购行为和并购类型分别与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主并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对并购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并购行为有助于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提高,且这种积极作用具有持续性。其中,横向并购与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而纵向并购和多元化并购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主并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对并购创新效应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非国有企业横向并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而国有企业并购创新效应不显著;高新技术企业横向并购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投入水平,而非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创新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创新效应相关研究,可为国内企业并购行为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择2009—2017年我国A股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技术并购能否给收购公司带来技术创新效应,以及收购公司成长潜力水平对技术并购与技术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从两维度区分不同类型技术并购以检验其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结果发现:技术并购能够显著带来技术创新产出效应和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收购公司成长潜力越大,技术并购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越显著。此外,相对技术进入型并购,技术巩固型并购更能给收购公司带来显著技术创新效应,而国内技术并购与跨境技术并购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We formulate a model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ssuming a monopolistic competitive industry that exhibits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We provid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non‐trivial Nash equilibrium in the acquisition market at which the most productive firm acquires a range of less‐productive firms. Most importantly, we show that domestic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ies ar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motionary. We also show that such typ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will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foreign firms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their market share. In addition, domestic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ll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mported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4.
The 1990s was a decade of increased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decade also witnessed a sharp increase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increase in international mergers in more integrated economies is rather puzzling. It is a well-established result that due to the “business stealing effect”, mergers in integrated markets are not likely to be profitable. A reasonable conjecture would therefore be that closer integration of markets would redu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present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Economic integration may trigger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by reducing the business stealing effect and by reducing the reservation price of the target firm. The paper thus provides explanations to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cross-border mergers in a world of more integrated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ransformative nature of the life sciences in the context of pharmaceutical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Drawing on interviews with senior scientists and managers from large pharmaceutical firms, and secondary data on general industry trends, it identifies diverse company strategies for capturing and exploiting new technologies/knowledge and explor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represent a cluster of related activities that provide various strategic options for managing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deficit. However, because the preferred balance between in-house R&D and externally sourced knowledge depends on a number of firm-specific factors, as well as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external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ere is increasing variation between large companies in how these activities are exploited and strategically managed.  相似文献   

16.
跨界技术并购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新的创新思路,在技术融合与创新背景下,其优势易于发挥。在并购发生后,高管团队职能背景异质性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企业战略和创新决策,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选取首次并购公告日在2007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间的73个跨界技术并购案例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高管团队职能背景异质性与企业跨界技术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管团队职能背景异质性对企业跨界技术并购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和可用冗余均正向调节上述作用。探索高管职能背景异质性对跨界技术并购绩效的作用机理,拓展信息决策理论应用情境,并为企业在跨界技术并购时进行高管团队配置和资源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 the first step,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different European wav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the restructuring market characteristics. It is followed by a study of such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methods as divestitures, spin-offs, split-ups, split-offs,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ESOPs), and equity carveouts,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their diversity of targets. The European situation regard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i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ay to do them are studied in the tables.  相似文献   

18.
掏空或支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关联并购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与其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331起关联并购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关联并购中的可能动机,并检验了发生关联并购的上市公司的长期财务绩效与短期股票市场表现。实证研究表明,大股东在与其控制的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关联并购中具有较强的掏空动机,而对于业绩一般和较差的公司,大股东为了“保壳”或保“配”,会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或转让部分盈利性的股权,表现为一种“支持”。此外,关联并购并没有真正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19.
刘伟 《经济与管理》2012,26(5):44-48
外资并购是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加入WTO后,外资在中国啤酒行业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并购浪潮.以中国啤酒行业2002-2006年间28起并购为研究对象,选取124家啤酒企业的财务数据,采用DEA-Tobit两阶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外资并购相对于国内并购对目标企业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资并购既没有提升目标企业的纯技术效率,也没有对目标企业的规模效率产生影响,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内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的纯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李胜旗  赵鑫钰 《技术经济》2023,42(4):147-159
本文基于新冠疫情爆发后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利用全球并购数据以及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将每家企业的跨国并购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企业跨国并购对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为了解决偏误性问题,本文还对其进行了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检验。进一步影响机制表明,跨国并购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以及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解决了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卡脖子”的问题,进而降低经营风险。从异质性上看,跨国并购对降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经营风险效果更强。同时,本文还发现人民币汇率大幅度波动会加大跨国企业经营风险。因此,研究跨国并购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对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与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