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季良 《技术经济》2020,39(10):38-44
制造企业的内部资源有效配置是关系到转型升级成效的内在问题,但资源配置的组态如何影响转型升级成效尚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文章将企业的资源要素分为研发投入、人才水平、发展潜力以及客户集中度四个方面,将企业规模设为调节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31家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到资源配置的四种有效组态形式为:高抗风险型、高创新投入型、高市场地位型以及紧密客户关系型。研究结论证实了转型升级资源配置组态效应的客观存在,既丰富了企业转型升级理论及方法,也为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有效性分析提供了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先进区域,承担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引领重任,如何有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难题,探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识别有效的组态路径是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以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fsQCA方法探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组态和多元路径。结果表明,高研发创新投入和高创新效率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条件,其中研发创新投入是基础,创新效率是关键;存在两种影响因素条件组态可以产生高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即研发创新投入—效率协同型和研发创新投入—效率—创新驱动能力支撑型;非高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有4条,均存在创新效率条件要素缺失。最后,从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创新要素协同、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等方面提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朴素式创新是企业应对资源稀缺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途径。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双元视角,采用fsQCA方法分析反应性市场导向、前瞻性市场导向、本地知识搜索、跨界知识搜索和失败学习5个前因条件的不同组态与朴素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探索驱动朴素式创新的多元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高朴素式创新的组态路径有3条,即由前瞻性市场导向、跨界知识搜索和失败学习构成的先动型,由反应性市场导向、本地知识搜索和跨界知识搜索构成的响应型,由反应性市场导向、前瞻性市场导向和失败学习构成的导向平衡型;导致低朴素式创新的组态路径也有3条,但它们并不是高朴素式创新组态的对立面,高、低朴素式创新组态具有因果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郭晶  余玲琳 《经济论坛》2023,(3):105-120
文章基于供应链上下游的纵向关系,从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和双向集中度三个维度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商业信用融资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供应链三个维度的集中度对企业创新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双向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最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最小;非国有企业创新受客户集中度和双向集中度的负向影响更强,而国有企业创新受供应商集中度的负向影响更强,但供应链三个维度的集中度对创新的负向影响只作用于强行业竞争性企业,对弱行业竞争性企业创新没有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商业信用融资是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路径,但不是双向集中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路径。供应商集中度通过减少源自上游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净融资来抑制企业创新,客户集中度通过减少源自下游客户的商业信用净融资来抑制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5.
以资源依赖为理论基础,以2009—2012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TOBIT分层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供应商集中度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企业并购次数、企业地区多元化和行业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供应商集中度存在路径依赖效应;企业采取外部并购和地区多元化等战略应对措施可以减弱供应商集中度的路径依赖效应;当行业竞争强度较高时,供应商集中度的路径依赖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6.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创新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环境-技术-组织”三重条件出发,用fsQCA方法对我国A股已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具有多因并发性,并且存在多条有效路径;(2)制造企业高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3条,根据核心条件的不同,将其归纳总结为“技术变革推动型”“环境因素驱动型”“全因素导向型”;(3)制造业企业非高绿色创新水平存在1条“被动求生型”路径。文章从组态视角进行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建峰  王莫愁  刘启雷 《技术经济》2022,41(10):138-148
数字技术应用融合叠加商业模式创新催生商业生态新业态,实现跃迁升级。本文结合扎根理论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阐释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的机理,探究多重组态路径。从生态视角揭示了数字资源通过与传统要素资源融合释放数据价值,并驱动形成价值循环体系、实现价值共创、塑造商业群落,最终实现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基于fsQCA的多组态分析发现,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历经两个阶段分别为价值共创和商业群落生成。其中,价值共创实现有两条组态路径,即产品创新与要素融合相组合,技术融合同低产品创新、低数据资产相组合,且产品创新构成了价值共创的核心条件。商业群落生成的组态路径表现出以下特征:价值共创和价值链接协同下分别和网络组织、数据赋能相组合,网络组织和数据赋能互为替代,即在一方缺失时,分别与价值共创或价值链接组合实现商业群落构建。研究结论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持续优化,实现数字商业生态资源的充分共享及最优利用,提供了关键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企业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转型升级往往伴随着创新生态圈成长,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的耦合关系,但关于二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较为匮乏。通过对多个典型案例的扎根分析,研究发现,贸—工—技是资源条件受限型企业转型升级的理想路径。在此过程中,企业作为创新个体,通过对外合作创新、创新群落培育、企业资源整合、创新群落架构优化,使生产型、零件型、主导型和互补型4种异质性企业创新群落通过联动效应产生聚合化创新,在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形成稳定的创新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5-2020年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化转型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从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和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两方面探析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呈倒U型。进一步地,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呈倒U型;数字化转型与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创新绩效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绩效,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动力、能力、市场、政策和企业家精神五大基本条件来看,大多数的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并不具备升级转型的条件,因而不能对所有企业一刀切的都要求升级转型,应该针对不同企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措施,以局部升级转型促进整体升级转型。淘汰关闭、产业转移、升级转型,是企业整体升级转型的三大基本路径;价值链攀升、整合集群、腾笼换鸟、资源替代和改制内销则是推进升级转型的五种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1.
智能制造通过数字化集成对制造资源进行优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是我国制造业克服“低端锁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以海尔、华为、吉利3家本土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驱动-转变-绩效”的智能制造发展机理模型,明确智能制造从起步到“生态化”不同阶段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与服务的双元驱动引发企业运行机制转变进而形成智能制造绩效,制造过程变革与资源集成、服务拓展与理念更新促进智能制造转变,智能制造不同阶段在方向、作用条件、关键环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数据科学发展为制造企业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在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背景下,研究数据赋能如何驱动制造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总结数据赋能的主要形式和对象,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长期竞争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升级等5个方面,分析数据赋能路径和机制,构建系统研究框架,为打开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创新机制的“黑箱”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展望,以期对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创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领域的路径依赖理论、路径突破理论和区域产业演化路径模型,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模型,结合TOE理论框架,从组态视角构建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收集汇总的27份先进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模型,从路径依赖视角探讨组态路径检验结果。研究表明,各维度任意单一前因条件均不能单独促成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关联度和环境适应度在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其它类型路径相比,突破型组态路径更有可能实现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依赖型组态路径并不能促进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必须率先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以支撑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扎根理论,对11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得到具体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联合体视角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熵权组合赋权模型对2016-2020年中国1827家A股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数整体较低,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东中西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呈现扩大趋势;南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制造业为主的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较高;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受研发创新协同的影响较大,后者是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鉴于此,国家层面应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示范区企业支持政策体系;示范区层面应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培育高精尖人才科研团队、搭建智能化研究联合体为发力点;企业层面以示范区企业研究联合体作为新引擎,聚焦示范区企业核心技术难题,促进示范区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关研究尚未饱和。基于内、外驱动视角,加入企业社会网络和企业组织学习两个过程驱动因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机制。通过剖析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组态,发现存在顺势而为型、运筹帷幄型和高瞻远瞩型3类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通过分析每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的典型企业,为制造企业探索和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的“双向挤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产业融合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下降趋势,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何如此困难?现有相关研究仅仅从市场、技术或单一制造产业视角展开,陷入市场失灵升级悖论。随着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对制造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设计驱动创新为视角,提出设计驱动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设想,藉由设计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和演化,构筑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分析其内在机理并进行案例研究,以此寻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和新路径,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与数字经济融合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如何激发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内生动能日益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基于组态视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172家机械制造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传统制造业和数字经济融合的多重并发和非对称复杂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新战略、获取补贴、降低人工成本、数字普惠金融、数字人才集聚、数字基础设施均不是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必要条件;(2)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高融合动力存在政府补贴驱动型和外生因素齐备条件下创新引领型两个有效组态;(3)非高融合动力组态的数量、案例覆盖度都远远高于高融合动力组态。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制造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带来的颠覆性创新效应,既能把握市场先机,也易于实现“创新逆袭”。智能制造如何赋能企业颠覆性创新?围绕这一问题,以海尔集团深度访谈质性数据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对一手数据与二手数据进行编码,结果发现,生产模式变革、组织结构演化、合作网络创新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构建智能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理论模型,解析智能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实现与演化机理,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更好地激发自身智能制造潜能,推动颠覆性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